第165章 胆囊切除术(1/1)
相当顺利,病人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到了第三天,通关了,病人 在打了两个屁后,秦耕果断地拔掉了病人的胃管。 又过了几天,勐养医院首例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成功地渡过了肠瘘高发期。 在此期间,秦耕仍然有些担忧。 到了第五天,病人腹腔里的引流管也拔出了,这一点,昌岳西都很意外,因为,病人可是肠穿孔,腹腔严重污染了,竟然在第三天开始就没有了引流物,第五天,秦耕就把引流管拔了。 病人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 送往县医院的标本得出了正式的诊断报告,病理诊断显示为“中分化腺癌”,已突破肌层和浆膜层,临床分期为三期。 病人坚决拒绝接受化疗。 对此,秦耕并没有过多地去劝说。虽然化疗对于病情会有所帮助,但从临床上来看,许多未接受化疗的患者存活率也并不低。 他只是告诉病人:“回家以后,每半年要回来复查一次。” 说到复查, 秦耕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因为,此刻,就连b超这种技术都还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所谓的复查,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检查可以进行。 在前世,也就是几十年后的未来,复查变得相当简单和高效。 通过抽取血液检查癌胚抗原、进行b超、ct以及肠镜等检查,可以几乎毫无遗漏地检测到任何可能的转移情况。 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支持这些精确的检测方法。 这让秦耕不禁感叹,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医疗设备和技术将取得惊人的进步,发展速度可谓是突飞猛进!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秦耕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早期发现疾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无疑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后,这位病人终于痊愈并出院了。 为了表达对医生们的感激之情,病人家属在出院当天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面巨大的锦旗,并燃放了许多鞭炮以示庆祝。 锦旗上写着八个大字:“医术精湛,华佗再世!” 昌岳西站在c位,脸上洋溢着笑容,欣然接受了这份来自患者的感恩之情。 同时,勐养记者站的几位记者也赶到了现场。 郑少文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详细介绍了这次成功的结肠癌根治手术。 这些记者们纷纷在自己所属的报纸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其中,《滇省日报》更是在第二版以长篇形式报道了这一事件,标题为:“小医院,大手术!记勐养医院成功开展结肠癌根治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报道得以顺利发表得益于叶薇的帮助。 她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确保了这篇报道能够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树立榜样、创造典型,仅仅依靠房屋建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秦耕在勐养医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他成功完成了这项高难度的结肠癌根治手术,堪称医学领域的一次奇迹。 因此,这样的杰出成果自然应该得到广泛宣传。 叶薇果断指示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为勐养医院配备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短短一周时间内,一批援助器械便送达了医院。这批新装备将极大地提升勐养医院的医疗水平。 两张多功能手术床被运送到了勐养医院。 它们是由上海第三机械厂制造的,拥有四个关节,可以半自动地调节高度,是最先进的手术床之一,几乎可以与国际上的先进手术床媲美。 同时,无影灯也抵达了医院,共有七个孔,功率强大,能够实现360度无死角照明。 此外,还有两台高功率吸引器,一台呼吸机,以及一整套的手术器械,包括最新式的电刀。 这种电刀具备切割、凝固和止血等多种功能。 电刀的普及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但在70年代,已经有少数大型医院开始使用它。 电刀最大的优点在于止血能力强。 令人惊喜的是,勐养医院竟然也配备了一把电刀。虽然单独一把电刀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但从宣传角度来看,意义重大。毕竟,县医院和州医院都还没使用电刀,而勐养医院却拥有,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宣传效应。 这一天,昌岳西又接诊了一个病人,她腹腔里有一个大瘤子,足有一个排球大。 病人是一个50岁的女性,身体极度枯瘦,只有60多斤,倒是这瘤子有十几斤重。 昌岳西很想做这台手术。 当然,他只能做助手,不过,做助手也是不错了。因为,这台手术做下来,在报纸上一刊登,勐养医院又会名声大震。 上次那台手术做了之后,昌岳西的外科门诊就变得火热起来,有几个适合做手术的,他都筛选留下来了,他又和秦耕合作,做了5台手术。 这五台手术,都不是高难度的手术,秦耕没有做主刀,主刀都是昌岳西做的。 昌岳西第一次做了胆囊摘除术。 这台手术让昌岳西欢喜若狂。 因为,之前,他是绝对不敢涉及到肝胆疾病的。 这一次,在秦耕的鼓动下,他试着做胆囊切除。 在21世纪,因为腹腔镜技术发达,摘除胆囊就像玩儿似的,半个小时就摘除了,腹部两个,或者三个小孔,手术当天就可以下地活动。 可是,胆囊切除术在70年代是中型手术,县医院做胆囊切除术都非常谨慎,术前三天就要准备肠道,术后五天才能勉强下床。 一个外科医生,要是能够拿下这种手术,那这个外科医生就算是真正有水平的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昌岳西到现在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从今天开始,正式成为了一个掌握胆囊切除术的外科医生了,这意味着我的医术又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在景洪县,我可以骄傲地说,我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这样复杂而重要的手术,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作为一名医生,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之一,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最后,他在日记里写道:“当然,今天的成就,我也明白,离不开秦耕的现场指导。他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我技术上的指导者。没有他的帮助和支持,我可能无法取得如此显着的成果。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让我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他的耐心和细心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不辜负他的期望。感谢秦耕,因为有他的存在,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