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十三粒粮食(2/2)

好书推荐:

又赶上元廷横征暴敛,朱五四直接给当地收税的官吏给逼得上吊自杀,他的妻子也紧随而去。</p>

留给朱重八和他二哥只有十三颗稻种!</p>

这些稻种曾经是他们一家子的希望。</p>

直到今天朱元璋都忘不了,当时他二哥和他讲的话。</p>

“这是咱家最后剩的一点稻种了,八弟,你把它做粥喝了吧。”</p>

十三颗米粒,只有十三颗啊。</p>

只有朱元璋自个儿明白,那年月,要是他们家能吃上一口饱饭,他也断然不会造反。</p>

正是这十三颗米粒,让朱元璋一步一步最后走到了今天。</p>

因此建国之后,他就把安农、兴农、养农放在开国后的第一要务。</p>

朱元璋不想在他的大明朝,再见到一个自己诞生。</p>

“好,好,杨宪干的好啊!”朱元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成为上位者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在人前流露出这样激动的神情了,即便是在他的儿子们面前。</p>

朱标则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p>

他想到了当日在扬州时,与杨宪讨论的有关开中法的各种弊端。</p>

这个新稻种如果产量真能达到五倍的话,可以直接在边地种田,日后产出的粮食将完全够边军自给自足。</p>

那么他一直担心的开中法便可以随之废止。</p>

一想到这,他双眼便是放光。</p>

朱元璋对朱慡这一次的表现非常满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月悯人呢,这次扬州之行,你和她相处的如何?”</p>

“王月悯现在人应该在母后那边。”</p>

对于突如其来的父爱,说实话朱慡显得有些受宠若惊,事实上,他打小就有些害怕自己的这个父亲。</p>

在这一点上,他就十分佩服四弟朱棣。</p>

朱慡随即又将王月悯要与杨宪合伙在京城开甜品铺子一事,报告给了朱元璋。</p>

“准了。”朱元璋笑道。</p>

“儿臣想要在京城也试着修一段沥青路。”朱慡抬头看着朱元璋,立马接着开口道。“当然只会在城中偏僻的路道巷道修建,不会影响百姓们日常生活。”</p>

“也准了。”</p>

此时他心情大好,自是无不应允。</p>

“谢父皇!”</p>

“杨宪这家伙,真是一天也闲不住。不过比起制盐之法,新稻种,沥青路这些国家大事,甜点美食一事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这玩意儿就算再好吃,又能卖几个钱。”朱元璋笑道。</p>

在这一点上,他的看法倒是与朱慡出奇的一致。</p>

不愧是父子。</p>

坤宁宫。</p>

王月悯此时已经恢复女儿身,只见其身姿绰约,容色艳丽不可方物。</p>

身上自带着一股儿贵气与英气。</p>

可即便如此,王月悯身上的气场此刻依旧被她身旁的一个妇人给压了下去。</p>

那妇人只是坐在那儿,伸手拉着王月悯的小手,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p>

喜欢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请大家收藏:()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