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卧薪尝胆李道贵(1/2)
大约十日时间,刘家已经将各支所有的储粮统计完毕,共得粮六万石。</p>
数字相当惊人,然而赵景却异常气愤。</p>
宋初时换算率为一石约等于百斤,六万石等同于六百万斤,就算一人一天吃两斤,刘家主干、旁支外加仆人共二百七十人,足够他们吃三十年了。</p>
尽管如此富裕,这刘家依旧是连零头都不愿意施舍给灾民,可恨!</p>
废话不多说,赵景责令李道贵督察,先调两万石到合河。虽有政令,但能在乱世中立足的商户也不是吃素的,估计还要相互扯皮一通,而赈灾迫在眉睫,拖延不得。</p>
另一方面,他也收到了潘美的急报,信上将购粮队遇害始末讲了一遍,又得粮秣近万石,现正在往这边赶。</p>
总得来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仅仅是对于灾民,也是对于李道贵。</p>
那一日下午,李道贵特请赵景来到府上,为他主持“换匾”。</p>
因为是入赘,李道贵家的匾额写的甚至都是“刘府”而不是“李府”,这件事当初可没少让岚州百姓嘲笑,“小肚鸡肠”的李道贵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p>
可在那一夜之后,不可一世的刘家陨落,整个岚州乃至附近县城都听说了刘望暨刺杀皇帝一事,为避免遭受牵连,手下店铺老板、伙计纷纷请辞,合作伙伴纷纷撤资跑路,里外不是人的刘家这辈子都很难再翻身了!</p>
先前受尽白眼的李道贵也受此益咸鱼翻身,日后不仅不用再看刘家脸色办事,甚至还能反过来督察所有刘家人,这感觉要多爽有多爽!</p>
“感谢官家愿意来帮臣做这件小事,臣不胜感激!”</p>
“无妨,正好朕也有空,也算四处走动走动吧。</p>
只是你这匾额看样子不像新做的,莫不成是蓄谋已久?”</p>
“官家厉害,什么都逃不过您的发言。”对此事,李道贵全然不避讳。“实不相瞒,这扁都做好两三年了,一直在匠人家中放着,就为了这一天的到来。”</p>
“嗯……你挺能忍辱负重的。”赵景眼前闪过越王勾践,李道贵此举何尝不是一种卧薪尝胆?</p>
“对了。”赵景往府内瞅了一眼。“刘望云今日来如何?”</p>
“老实多了,话也少了,臣与她已经商议完毕,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二人就会和离。”</p>
“和离”乃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一种离婚方式,特指夫妻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和平解除婚姻关系。</p>
古时,婚姻往往被视为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因此和离也需要双方家族的同意,通常会有一份书面协议,称为“和离书”或“放妻书”,以此正式宣布婚姻关系的结束。</p>
和离与后代的协议离婚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来解除婚姻。</p>
在古时,婚姻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因此离婚(包括和离)通常不被鼓励,甚至在某些时期受到严格限制,这也就是很多离异女子不受社会甚至是娘家待见的原因。</p>
不过于唐宋时期,和离在法律上是被承认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p>
李道贵父母双亡,全家独活他一个,刘家也彻底和他闹掰,想踢他出局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二人和离基本是板上钉钉。</p>
“想好了?”</p>
李道贵重重点头。“相处七年,婚姻生活淡如水,臣与刘氏宛如陌生人。膝下也无幼子,苟合这么多年,我们都累了,和离即是宽恕她,也是放过了臣。”</p>
“你我虽君臣,但朕说到底只是外人,不便掺和你的家事,既已决意,朕不再多言。</p>
朕受邀来此,不单单是为了帮你换扁,同样有事需交代。”</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