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风云再起(1/2)

随着沈清言的改革措施逐步实施,朝廷的财政状况逐渐改善,朝中气氛也悄然变化。光绪帝在朝堂上的威信愈发稳固,文武百官也愈发敬重这位年轻的皇帝。但平静之下,隐藏的波涛似乎悄悄涌动着。</p>

这一日,光绪帝例行在御书房中召见几位重要大臣,商讨边疆的动向与贸易的推进。沈清言站在一旁,记录并归纳各方的建议,而在她的身旁,立着几位近来逐渐崭露头角的年轻大臣。对于这些人,沈清言一向谨慎观察。她明白,光绪帝正在逐步培养新生代力量,而她肩负重任,要在这其中协助皇上挑选真正的栋梁之才。</p>

会议期间,一位新晋大臣张文旭站出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陛下,既然我们在贸易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不如进一步扩展,与西洋各国加强合作,使更多商品流入我国,丰富民间生活的同时,也能为国库充盈添砖加瓦。”</p>

张文旭的话让在场的众人议论纷纷,一些保守派的老臣眉头微皱,似乎对这种大胆的开放政策并不十分赞同。而光绪帝却没有急于表态,他看了看沈清言,显然在等待她的意见。</p>

沈清言微微一笑,出列道:“陛下,臣认为张大人所言有其合理之处。不过,过度开放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若我方无法掌控进口商品的质量和种类,反而会引发民生问题。因此,不妨逐步试行,在稳定中推进,确保每一步都能有所把握。”</p>

光绪帝点头赞同,叮嘱张文旭:“张爱卿,你的想法值得肯定,但需按清言的建议,步步为营,切不可操之过急。”</p>

张文旭也谦逊地拱手道:“陛下,臣领旨。”</p>

会议结束后,沈清言被光绪帝单独召见。光绪帝望着她,目光中多了一丝深邃的探究之意。</p>

“清言,最近这些新晋的年轻大臣中,你看好谁?”光绪帝问道。</p>

沈清言微微一愣,思索片刻,答道:“陛下,臣认为张文旭虽年轻,却有胆识和智慧,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实属难得。而另有一人——杨子平,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思维敏捷,善于解决问题,正是朝堂的栋梁之才。”</p>

光绪帝满意地点头,露出一丝笑意:“你说的没错。这些人若能与我共同努力,国家大事必定顺利推进。”</p>

正当二人交谈时,突然一位太监匆匆而来,低声禀报道:“陛下,皇后娘娘……突感不适,太医正在诊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