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诸侯讨董(1/2)

军阀董卓以铁血手段把持了朝政,这在大汉立国以来是前所未有的情况。</p>

朝堂之上,董卓的跋扈和专权令所有的权贵都感到惊恐不安。他们曾经是朝政的主导者,如今却面临着失去一切的可能。这种巨大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接受,内心的恐惧和愤怒如同火山般蓄势待发。</p>

关东的各路势力也陷入了极度的动荡。这些势力原本就在朝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却面临着被董卓彻底边缘化的危险。他们无法坐视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纷纷跳出来,准备联合起来对抗董卓。</p>

同一时期,许多不愿与其合作的官员纷纷逃离了洛阳。他们中包括了袁绍、曹操以及袁术等一批高官。</p>

东郡太守桥瑁的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他那焦虑而又决绝的脸上。他紧握着手中刚完成的伪造书信,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p>

“桥太守,这封书信一旦传出,便是点燃天下烽火的引线。” 桥瑁的主薄一脸愁容。</p>

桥瑁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回应:“董卓暴虐,朝廷危矣。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国家沦丧?此番伪造书信,虽非光明磊落,但为救国,不得已而为之。”</p>

主薄眉头紧锁,继续道:“太守,此书信以三公名义发出,一旦事泄,恐有杀身之祸。”</p>

桥瑁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已做好最坏打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便牺牲我一人,能唤起天下英雄,共同反抗董卓,也是值得。”</p>

主薄眼中闪过一丝敬意,他明白桥瑁的决心已定,遂不再多言,只低声问道:“太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p>

桥瑁将书信递给李进,道:“你速将此书信抄写多份,秘密送往东部各州郡。务必小心,切不可走漏风声。一旦书信传出,便是天下动荡的开始。”</p>

主薄接过书信,慎重地点头,随后转身离去,消失在书房外的夜色中。</p>

桥瑁独自站在书房内,望着摇曳的烛火,心中暗暗祈祷:愿此书信能如我所愿,激发天下英豪,共同推翻董卓,拯救汉室于水深火热之中。</p>

</p>

在冀州牧韩馥的府邸内,气氛紧张而压抑。韩馥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桥瑁伪造的书信,脸色阴晴不定。他的谋士刘子慧站在一旁,</p>

使君,桥瑁此举无疑是在干草堆上扔下火种,如今东部各州郡已是群情激愤,纷纷响应。” 刘子慧语气平静,但话中的分量却重如千钧。</p>

韩馥紧皱眉头,心中矛盾重重。他深知董卓的暴虐,但又惧怕其权势,一直犹豫不决。如今,桥瑁的这封书信,仿佛一把火,烧尽了他的犹豫。</p>

“子慧,你如何看待此事?” 韩馥沉声问道,目光中带着一丝求助之意。</p>

刘子慧微微一顿,直言不讳:“牧君,此乃天赐良机。桥瑁虽假借三公之名,但其心意昭然若揭,便是要推翻董卓,恢复汉室。如今东部各州郡已有响应,我冀州若不加入,恐将错失良机。”</p>

韩馥沉默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你说得对,董卓不除,国无宁日。我冀州必须加入讨伐董卓的行列。传令下去,准备起兵,与袁绍联合,共讨董卓!”</p>

刘子慧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躬身道:“牧君英明,此举必能振奋人心,我冀州百姓也会因此得救。”</p>

随着韩馥的命令传出,冀州的大军开始集结,准备与袁绍的军队会合。</p>

长沙太守府内,士徽手持袁绍的书信,神色凝重。府内大厅,荀攸、郭家、黄忠和黄盖等谋士和武将齐聚,气氛紧张而庄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