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神毫小科普”(1/2)

这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的尼色日山下,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其后多有扩建修缮。</p>

扎什伦布寺占地15万平方米,僧侣房舍57间,所有殿宇房屋共3600间,其建筑融合了藏区传统建筑特色和佛教的特点,藏族传统工艺和建筑特点,将藏传佛教的佛法艺术,班禅灵塔的庄严、肃穆,表现得较好。</p>

而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三大寺”噶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在扎什伦布寺中,大经堂是与寺庙共生的最早建筑之一,是整个寺院僧人打坐诵经的主要场所。整个大殿面积达到600多平方米,大经堂内壁四周,在墙壁上密密麻麻地掏凿出上千壁龛,内部供奉如来佛祖,天王罗汉、各种飞天神女、菩萨造像。整座大殿内部矗立着48根红木圆柱,托举着巨大的房梁,房梁上垂挂着道道经幡,在室内随着窗外吹进的凉风徐徐飘动。</p>

大殿正中供奉着班禅在此讲经解惑时的宝座,数百年间一直在此停留。在大经堂左侧,有一大佛堂。走进殿中,一尊11米高的弥勒佛像坐卧其中,成为大佛殿最醒目的室内陈设。在大佛殿右侧供奉着两米多高铜制白度母佛像。</p>

大佛堂内部地面以雪山特有的片岩铺就。大经堂与大佛殿屋顶以传统藏式宫殿形式设计,从中掺杂了中原宫殿飞檐斗拱特征,屋顶瓦片以闪亮的金黄色鎏金覆盖。在扎什伦布寺内有一座专门供奉清朝皇帝赏赐物品的殿堂,甲纳拉康佛堂,其译注为汉佛堂。</p>

整座大殿内陈设考究,内部珍藏着历代皇帝向班禅赠送的各种佛教器物,经书手谕,册封官印和珠宝玉器。与汉佛堂紧紧相连的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偏殿,明清时期朝廷对班禅进行册封时,朝廷使臣与班禅进行秘密会晤就在此殿中进行。</p>

殿中现保存许多皇帝手谕和大幅画像。在正面墙上,悬挂着乾隆身穿袈裟,收转法轮的画像,下面是皇帝册封时供奉的牌位。</p>

然而强巴佛殿,是扎什伦布寺里比较宏大的殿宇建筑,因殿内有一尊高近30米的强巴大铜佛而着称。强巴佛殿上下分为莲花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五层,从大殿攀登到顶层,共有木梯105阶。</p>

整个建筑墙体以条石垒砌而成,条石之间搭配协调缝隙紧密,底部面积862米,随着层数而逐渐收拢。底下两层楼面内有回廊环绕,每层的四角各铸有铜狮一尊,整体硕大,威武雄壮有力。强巴佛自底层起,直至五层,面南、背北,以端庄姿态俯视整个殿宇,其高262米,肩宽115米,耳长22米,仅眉宇间镶饰的大小钻石就有32颗,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有1400多颗。</p>

整体结构和谐自然,造型优美生动,是巨型雕塑中难得的精品。此尊大佛耗时四年,共耗费黄金6700两,铜23万多斤,佛像面部以各种珍贵宝石镶嵌,因强巴佛为掌管未来生死之佛,所以在藏区,强巴佛在藏民心中地位尊贵。</p>

释颂南捷大殿总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度为3525米。这座大殿建筑格局与其他灵塔殿不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用花岗石砌成,殿墙厚度达183米,能防御八级地震。整体以藏族宗教风格为主题,借鉴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特色,大殿主体以红色棕色组成,塔顶以藏族屋顶与宗教佛塔形式组合而成,上面鎏金镀银。</p>

整个灵塔高1155米,整体表面镶金包银,灵塔共有三层结构,下层摆放着藏区农牧产品和各种珍贵玉器宝石。中层摆放着藏传佛教格鲁派佛经着作,以及历代班禅学法心得体会笔记。历史传承的古代贝叶经,金字经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