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战争来临》(2/2)

好书推荐:

在双方大军交汇的边界,袁绍身着锦袍,头戴金冠,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显得格外威严;曹操则是一身黑色战甲,手持长剑,眼神锐利如鹰,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两人并肩而立,共同迎接袁术的到来。</p>

袁术见状,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袁绍与曹操的威望与实力。他缓缓走出军阵,身边簇拥着众多将领与谋士,一脸傲慢地走向袁绍与曹操。双方一番寒暄之后,便直奔主题。</p>

“袁公此番兴师动众,所为何来?”袁绍率先发问,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p>

袁术冷哼一声,道:“自然是为了讨伐兖州那六十万黄巾贼寇,还天下一个太平!”</p>

曹操微微一笑,道:“袁公高义,令人敬佩。不过,我等虽有心助战,却也有一番顾虑。兖州黄巾势大,若我军贸然进攻,恐难速胜。不知袁公可有良策?”</p>

袁术闻言,眉头微皱,显然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沉吟片刻,道:“吾意已决,欲与二位贤弟合兵一处,共讨黄巾。如此,则兵力倍增,胜算大增。”</p>

袁绍与曹操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许之意。袁绍点头道:“袁公所言极是。然则,兵法云:‘合则力强,分则力弱。’若我军合兵一处,虽兵力雄厚,但指挥调度恐有不便。不若我等分兵两路,各自为战,以奇兵制胜。”</p>

曹操补充道:“正是如此。我等可分兵两路,一路由袁公率领,正面吸引黄巾主力;另一路则由我与本初兄率领,绕道偷袭其后方,如此则黄巾必败无疑。”</p>

袁术闻言,眼前一亮,拍案叫绝道:“妙计!妙计!就依二位贤弟之计行事!”</p>

于是,三方达成了共识,决定分兵两路讨伐兖州黄巾。袁术率领大军正面进攻,以强大的兵力压制黄巾;而袁绍与曹操则率领精锐之师,绕道而行,寻找战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在中原大地上拉开序幕。</p>

此时,张宝与张梁二兄弟坐在简陋的营帐之中,面色凝重,如临大敌。帐外,风声呼啸,似乎连天地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颤抖。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二人紧锁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p>

张宝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有力:“兄长,袁绍、袁术、曹操三人联手,纠集了八十二万大军,誓要剿灭我黄巾军。此战若败,我等多年心血将毁于一旦,百姓也将再陷水深火热之中。”</p>

张梁闻言,拳头紧握,眼中闪过一抹不屈的光芒:“宝弟,我黄巾军自起义以来,为的就是解救苍生,推翻暴政。如今虽面临强敌,但我等岂能轻言放弃?必须召集麾下将领,共商对策,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p>

说罢,张梁起身,大步走出营帐,传令召集所有将领前来议事。不久,营帐内便聚集了黄巾军的众多将领,他们或坐或立,神色各异,但眼中都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忧虑与决心。</p>

张梁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将领,袁绍、袁术、曹操三人已纠集八十二万大军,向我黄巾军杀来。此战关乎我黄巾军的生死存亡,更关乎天下苍生的命运。我等必须齐心协力,共谋破敌之策!”</p>

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挺身而出,大声说道:“将军,我愿领兵出战,与敌军决一死战!我黄巾军英勇善战,何惧他八十二万大军?”</p>

张梁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勇气可嘉,但不可鲁莽行事。敌军势大,我等需智取而非力敌。我意,可派遣精锐斥候,潜入敌后,探查敌情,寻找破敌之机。”</p>

另一位将领闻言,点头赞同道:“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可依托地形,设下伏兵,待敌军深入我境,再一举歼灭之。”</p>

张宝也补充道:“此外,还需加强营寨防御,确保粮草供应。同时,可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联络其他义军,共同抵御敌军。”</p>

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时间,营帐内气氛热烈,众人纷纷献计献策,共同商讨应对之策。</p>

最终,张宝与张梁综合众人意见,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采取守势为主、攻势为辅的策略,依托地形设伏、加强防御、确保后勤供应,并积极联络其他义军共同作战。同时,他们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战事不利,就率领残部撤退至深山老林之中,继续坚持斗争。</p>

随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黄巾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地投入到了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之中。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p>

喜欢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请大家收藏:()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