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青岛(2/2)

对于那些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叛徒,刘卓从来都是绝不心慈手软。自打刘卓辞官归乡后,军中部分将领便受到朝廷的拉拢与蛊惑,欲要投效朝廷。</p>

</p>

当刘凡传信到济南后,刘卓便密令刘凡将他们狠狠地教训一顿,是死是活一概不论。</p>

“也不都是这方面原因。当年,我将吴俊派往大员数年,他能在那荒岛之上忍受数年,也足以证明其心性不凡,这等人物又岂会被朝廷的允诺的好处收买。”刘卓一脸得意,心情大好。</p>

“稍后,你命人快马传信陈大福,一定要把各地前往青岛的弟兄照顾好。”</p>

“属下明白。”</p>

古代的造反多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地方竖起反旗,拉起一帮人作乱;另一种则是在中央发动政变。</p>

相较而言,在中央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在地方发动起义。这也是刘卓身边人知道其要造反后坚决反对的直接原因,毕竟朝廷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来镇压叛乱。古往今来,也就明太宗朱棣一人成功了。</p>

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王朝末期,各地涌现许多人造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造反成功就必须得打败一个个的造反者,难度不是一般的大。</p>

若非提前知晓明末的历史走向,刘卓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走上这条路。</p>

唯一困扰刘卓的难题就是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县城后,由哪些人进行管理。</p>

打天下重要,可治理天下更重要。不然,就算打下再多的地盘也是给自己添堵、找麻烦。</p>

这个难题也就只能等到明年年初的会议上解决了。</p>

现今,山东六府中的登莱二州与青州、济南大部已是囊中之物,一众官员也都与刘氏异常亲近。至于东昌、兖州二府,虽布置了诸多后手,却非下手的真正时机。只能等到谋反之事被朝廷知晓后,再伺机下手。</p>

时间转眼即逝,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春节临近。每逢此时,刘宅就异常的忙碌,热闹不已。</p>

不过,能见上刘卓的人并不多,州府级别的官员都是幕僚代为接见。只有一省巡抚到访,刘卓才会抽出时间见一见。</p>

“侯爷的字大有长进啊。”苏若莹端着茶水糕点来到书房,随意看了一眼后,微笑道。</p>

“长进?”刘卓放下手中的毛笔,走到一旁,拿起棉帕擦了擦手,笑着看向苏若莹。</p>

“侯爷的字刚劲有力,龙飞凤舞,大气磅礴,给人一种气吞天下的感觉。这明显比前些进步多了。”苏若莹一本正经的将自己所能想到的词汇给说了出来。</p>

“你什么时候也学会献殷勤了?有话就直说。”刘卓看向苏若莹,一脸认真道。</p>

见自己的赞美夸奖之言无用,苏若莹索性也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p>

“侯爷,我们这一大家子要在青岛待多久啊?若是待的时间太久了,难免会生出不必要的事端。”苏若莹担忧道。</p>

“一年两年都是有可能的,你们要做好长期待在青岛的准备。身边的亲戚朋友若是想一块前往的,都可同去。”刘卓思索片刻后,便沉声道。</p>

青岛作为前世的大城市,人口超千万。就算如今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也能容下大量人口。</p>

“一年两年?”苏若莹有些难以相信。</p>

“是啊。归德那边与山东的关系被证实是迟早的事,一旦朝廷反应过来,归德的意义就无足轻重了。届时,朝廷必定会派出大批的人手前往济南。”</p>

“到那时,济南城便是风口浪尖,同样也是敌我双方的交战之所,你们身边的人也多半会受到池鱼之殃。”</p>

“本来想着上次告知你们的,但是事情一多就忘记了,你今天过来就是为你们的父母亲友询问的吧。”刘卓面露尴尬,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p>

“是的。张嫣姐姐与月悦妹妹见莹姐姐终日操劳,不忍打扰,所以就想让我前来询问。”苏若莹向刘卓坦言。</p>

“登州府也是一个好去处,不必扎堆都挤向一处。”刘卓好像想到了什么,遂提醒道。</p>

“若莹明白。”</p>

“孩子们呢?”</p>

“丰儿带着他们在花园玩呢。”</p>

“辛苦你们了。”</p>

“再辛苦也比不上莹姐姐,莹姐姐操持着宅内的一切,比我们几个辛苦多了。”</p>

……</p>

喜欢明末:大周太祖请大家收藏:()明末:大周太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