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非常规巨船到港(1/2)

好书推荐:

现在的海区全域,除了港口地区还保留了部分老建筑,用于办公之余安置从巫兰拉过来的各种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外,从10月份开始,除了少部分符合规划而暂时让人临时集中居住的,其余的大部分建筑开始按规划方案进行分段拆除,现在整个海区最多的是临时工棚,最多的也是从内地紧急调集过来的工人以及并不先进的有限的一些设备。</p>

而施工设备现在哪家强?在凤龙重工还没投产之前,肯定是和马龙处于关系融洽期的东芝集团呀,先购买大批挖机、铲车等过来,还从他们那里贷款,让他们赚上两份钱。</p>

然后把这些机械设备,以及凤龙汽车生产的重卡,以预付款的形式交给这几家大的建筑单位使用,至少加快了进度,提升了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能力。</p>

可能有些人会奇怪:要说生产机械设备,凤龙集团汽车飞机轮船都能研发生产,还不能生产这相对简单的施工机械?</p>

当然能生产了,不过产品方向不一致,人家施工设备作为专用设备,已经在此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成熟经验,尤其在精密件及液压系统上,有很多先进的技术。</p>

自己研发可能需要好几年,还要在使用中不停试错、改进,而若直接引进消化吸收后,可能一两年就成避开很多坑,甚至反向研制出更为先进的东西,同时研究成果还能应用在其他行业中。</p>

毕竟老鹅的东西,以前讲究一个傻大黑粗,结实抗造,若是能结合人家小日子的精密细致,岂不两全其美,互相促进?</p>

再有,前文说过,凤龙集团已经有了凤龙重工,只不过还没正式投产而已,工程进度需要,先买点儿又能花多少钱?趁着没上冻,先多干点儿他不香么?</p>

这下子,从南边海参湾开始,往北到勃利,然后到庙街,以及库页岛上的城镇,都开始了大拆大建工作,凤龙航空的运输机就跟上战场一样,运送一批批的人员装备从内地到海参湾、海岛。别说,这里的机场建设的还是比较多的,倒是方便了凤龙这个能调动众多飞机的所有者。</p>

为了便于监督以及统一调配,马龙把置业袁世强也给按在这儿待了一阵儿,然后紧急从东大、同大以及自己母校招聘了几名规划、建筑、土木的研究生过来,先培养,再使用。</p>

到了10月中旬,非常规巨船在几艘护卫舰的陪伴下,抵达海参湾的一处专用维修码头(军用),至此,两艘巨船以及其他的配套船只全部就位,再加上用民船运过来的攻防设备,巨船可以继续建造至正常使用状态。</p>

就在巨船入港的第二天,乌兰和凤龙集团公开了买卖协议,就是现在已经交付的某些遮挡不了的东西,之余暗箱操作部分肯定不会公布。这下某些人想要阻拦也做不到了。</p>

而最早用飞机接过来的那些原来就是这两艘船的工程师及船厂工人及家属已经正式入籍海区,而且就近安排在维修码头附近居住,等巨船一到,这班人马,以及马龙从内地“借调”过来的相关人员就开始了建造及部分改造施工。</p>

与此同时,船厂的另外两条大型船坞,同比例的另外两艘巨船也开始了分别对这两条巨船的模仿复刻,或许等这两艘巨船正式完工时,复刻的两艘船也应该建的差不多了</p>

这是一个抄作业的过程,不过抄作业还有“原版老师”指导着抄,还能带着你分析哪里因为成本或是其他原因做的不好,可以改进,请问这种机会除了这里,哪儿还能碰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