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炎莲剑典(1/1)

李九龄在送别赵师姐之后,步入洞府之中,开启了那属于炼气四层修士的储物袋,其中有十几块下品灵石,一瓶回气丹,一瓶凝气丹,几本低阶法术书籍和几张中品攻击符箓和防御符箓,炼气中期的散修家底也不是很厚么。 李九龄再次盘膝而坐,让意识进入自身灵魂识海。 他将【青玉古镜】召唤至手中,细致观察镜面,这时,镜面呈现出四个大字【炎莲剑典】。接着显现出剑招名称【火神拔剑】以及剑法口诀与催动真气的方法。 李九龄见此内心激动万分,这【青玉古镜】究竟是何等神物,竟能记录赵红菱施展过的【炎莲剑典】,从而形成相对应的秘籍。当他往后翻阅时,却发现后面空空如也。 看来只能记录自己所见过的剑招,后续剑招无法凭空衍生出来。 【火神拔剑】乃是剑典的第一招,按剑法口诀和介绍,唯有修为达到炼气期九层才可勉强施展。 待李九龄看完【火神拔剑】的所有内容后,一道青芒闪现,只见【炎莲剑典】四个字缓缓变成【青莲剑典】。 “具备风属性的剑典,这镜子竟能将其他属性功法转化为风属性功法,这也太逆天了。” 李九龄继续翻阅【青莲剑典】,第一招赫然是【火神拔剑】的变异版【风神拔剑】,剑法口诀与运转路径均已改变,更为适宜风属性修士修炼。 李九龄将五行灵根转化为风灵根,开始依照风神拔剑的口诀与运转路径进行修炼,然而,他的真气量却无法催动丝毫的【风神拔剑】。这炼气九层才能勉强施展的招式,果然有着硬性要求。 不知自己何时才能达到炼气九层,寻常五灵根修士穷其一生,也只能勉强到达炼气五层左右。而炼气修士的寿命通常在八十到一百二十岁之间。 赵红菱曾说,她自己八岁开始修炼,九岁达到炼气四层,十岁达到炼气六层,十三岁达到炼气九层,十七岁达到筑基初期,二十三岁达到筑基后期。 像赵师姐这般修炼速度天赋异禀之人达到炼气九层都需五年,不知在【青玉古镜】的帮助下,自己是否能比师姐更快。 最为重要的是,自己不能在宗门面前展露风灵根的资质以及与风灵根相关的法术和剑术,李九龄想着要不自己去宗门接个外出的任务,在外历练反而不用在宗门里束手束脚。 李九龄虽有风灵根的天赋却无法展现,他觉得自己的心开始乱了。 他需要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心平复下来,他想到了一个好去处。 藏经阁 李九龄在一楼书架前翻阅着书籍,从人物传记看到灵药种植,涵盖所有内容的知识此刻全都铭记于他脑海。 藏经阁一天可供使用四个时辰,他将这四个时辰利用得淋漓尽致,这十天每天都来藏经阁,藏经阁长老见他都不用看令牌,直接招手让他进去。 “这小子在招进宗门之前,莫非是个秀才么,如此喜欢看书,只可惜是五行灵根。”当藏经阁长老用神识仔细观察李九龄时,突然发现“咦?是我的感知出错了么,五种属性都达到了炼气一层” 李九龄正在看书的时候,旁边一老头突然闪现而至,单手抓住他的一只手。 “长老,你干什么?”李九龄不明白藏经阁长老这一举动的用意。 长老眼露精芒说道:“你怎么做到的?” 李九龄不解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长老继续道:“为何你的五行灵根都达到了炼气一层,正常五行灵根修士起码需一年才能做到,你这才入门多少天。” 藏经阁长老催动功法,将两人的声音都屏蔽掉。 李九龄心想自己已足够低调了,这十多天都不敢修炼,也未外放真气。这长老没事干观察我一个炼气一层弟子,他该如何解释。 李九龄定了定神,说道:“长老,也许是我运气好,这段时间在藏经阁看书有所感悟,不知不觉就达到了。” 长老冷哼一声:“哼,你当老夫是三岁孩童?看书能有如此成效,简直是闻所未闻。” 李九龄面露难色,沉思片刻后说道:“长老,实不相瞒,前段时间我在宗门坊市之外被人跟踪,对方准备杀人越货,幸亏赵红菱师叔赶到,击杀了两人,赵红菱师姐将贼人的储物袋赠予我,储物袋里面有一枚灵果,服下之后似乎对修炼有所助益。但具体如何,我也说不清楚。后来我的五行灵根皆达到了炼气一层。” 长老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似在判断他言语的真假,片刻后说道:“若真是如此,倒也算是你的机缘。不过,你五行灵根皆达炼气一层之事,切不可声张,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九龄连忙点头应是:“多谢长老提点,弟子明白。” 长老松开了手,说道:“好好修炼,莫要辜负了这等机遇。”说罢,身形一闪,坐回了藏经阁入口处的座位上。 李九龄长舒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总算应付过去了。 就算长老去跟赵红菱对质,自己也不怕,因为赵红菱也不知道那个储物袋里面究竟有什么。 李九龄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继续埋头看书。 经过这几天的频繁看书,一些他所需要的知识此刻都深深印在脑海里。 他拿出从坊市淘来的青色玉石,摆放在桌面上,将【青玉古镜】呼唤出来幻化成之前玉佩的样子。桌子上摆放好雕琢玉石的工具,将真气注入刀具之中,将玉石切割成五份。他拿出一份先试试手,熟练之后,再根据玉佩形状大小进行精雕细琢。 三个时辰后,四块差不多的玉佩静静躺在石桌的绸布上。 李九龄开心道:“终于完成了,”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拿起玉佩跟原来的比了比,选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那块出来,剩下三块李九龄直接销毁掉。 李九龄将刚做好的玉佩戴在脖子上,之后找个机会赠予李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