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丝袜风暴……南洋消息(1/2)

一个星期,全国总共卖出了一百万双丝袜,一双丝袜三块大洋,入账三百万,其实这其中大半的销量都是在前三天提供的。</p>

在全国很多销量高的报纸上,周易都买下了主要的版面,在丝袜销售之前就开始打广告,造势,而丝袜的火爆销售也引发了许多报纸争相报道,引起了巨大的轰动。</p>

丝袜的流行比任何人包括周易在内的所有人都要快的多,旗袍搭配丝袜,甚至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必需品。</p>

穿丝袜不止在上流社会和一些风月场所流行,它甚至象征着女性独立、开放、自由的思想。</p>

而在国外,丝袜的销售比起国内更加火爆,诸如美利坚,日不落这些国家比现在的华夏富裕太多,民众更舍得花钱。</p>

在纽约,到处都挂着广告牌,疯狂的宣传丝袜,在广告中,丝袜就意味着新生活,新希望。</p>

还有一些广告词赞美丝袜‘如钢丝一样坚韧’‘绢丝一样漂亮’‘蛛丝一样纤细’,上市第一天,美利坚各大城市就造成了大肆抢购的情况,情形一度十分混乱,最后出动了警察才恢复秩序。</p>

美利坚很多丝袜店铺外销售商请了舞女在店外展示丝袜,这些舞女各个面容姣好,身材窈窕,有一双大长腿,身穿紧身衣衫,将婀娜身材展示的淋漓尽致,脚踩高跟鞋。</p>

而她们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双包裹着半透明丝袜的修长美腿,那种似露非露的朦胧感,七分暴露夹杂着三分遐想,把女人的风情体现的恰到好处。</p>

路过的男人十个有九个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她们看,其中至少一半忍不住加入排队中想要为自己的妻子买一双丝袜。</p>

每个男人都是潜在的lsp,他们一看到丝袜就知道这玩意穿在女人身上自己的诱惑太大了。</p>

《纽约时报》也报导了这一现象,有一家商店前排起了千人长队,眼看袜子即将售罄,急切的女士们生生挤爆了橱窗,甚至有几位女士急得当场晕倒。</p>

实际上,排着长队的远远不止这家商店,只是《纽约时报》只报道了这一家而已,全美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p>

因为有了周易的提醒,周万虎给美利坚经销商的提议是准备一千万双丝袜,但他们觉得太多,第一批只要了五百万双。</p>

结果上市不到一个星期,400万双的库存几乎被扫荡一空,摩根家族连忙隔着太平洋发电报要周万虎发货。</p>

周万虎心想,老子之前提醒你不领情,现在急匆匆的催我发货了,排队等着吧。</p>

什么?</p>

为什么要排队?</p>

因为要催我发货的太多了,工厂生产不过来。</p>

什么?</p>

你想花钱插队?</p>

那可以考虑考虑。</p>

摩根家族不得不急啊,丝袜销售这般火爆,简直就是在抢钱,耽搁一天就少百万美刀的利润。</p>

百万美元对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了。</p>

于是花费五十万大洋插队之后,第二批周万虎往美利坚发过去了一千万双丝袜。</p>

但是估摸着这一千万双丝袜最多撑两个月,一年预计销量能达到四千万双。</p>

不止美利坚的丝袜销售火爆,日不落,法兰西的销售情况不遑多让,可以说全世界女性,就没有不喜欢丝袜的。</p>

丝袜所到之处,掀起了一阵风暴,后世历史,将其称之为丝袜风暴。</p>

日不落和法兰西的人口都不如美利坚,但两个国家加起来丝袜销售却基本和美利坚持平,一个星期就卖出了近四百万双丝袜,加上欧洲其他国家,一个星期卖出了八百万双丝袜。</p>

俄国和东瀛一个星期加起来卖出了三百万双丝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