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地震粮价疯涨(1/1)
九月十六日卯时。 谢昭昭和顾少羽像两只冬眠的熊,抱着一起酣睡几个时辰。 因为素了七八天,两人一夜折腾好几次,谢昭昭累得有些迷糊。 但是卯时要上朝的时间,两人准时醒来。 圆圆满满已经把灯都点亮,青朴院一片光明。 “小乖,你再睡一会儿,不必去请安。”顾少羽这两天不在,但是家里的事他都知道。 他只是暂时顾不上处理某些人。 就在他起身时,忽然看见头顶的帐子,好像在晃? 两人身子都在震动,有眩晕的恶心感。 谢昭昭惊慌地说:“开始了!” 顾少羽迅速把衣服穿好,给她把衣服带子系上,两人迅速往院子里小木屋那边跑。 走出门,脚下已经晃得厉害,木窗棂“哗啦啦”作响。 青朴院从上到下都知道要地动。 因为谢昭昭给圆圆满满说过天气异常,南星和北尘都从太史局那边得到消息,知道中州一带可能地动,会波及京城。 只是地动来了,大家依旧有些惊慌,毕竟,长这么大是第一次经历地动。 中州距离京城两千多里,但是这里震感依旧很强烈。 显然这场地动严重程度超出顾少羽预估,他没想到京都也这么大的震感。 迅速吩咐南星、墨砚、许立和观言几个人:“你们几个,分头喊府里、街上各门各户,让所有人立即离开房屋,到宽敞的室外。” 几人听令,奔出青朴院,边跑边大喊:“地动了,快到空阔的院子里。” “地动了!” “地龙翻身,速速离开房屋!” 卯时,西城贵人区当官的人家,大都已经起床,黑夜里这些呼声,尖利刺耳,让人极度不安。 尤其他们还“咣咣”敲大锣。 没有人会想到地动,有些人还在睡梦中,被惊醒后,连衣服鞋子来不及穿就拼命往屋外跑。 整座京城,充斥着惊惶失措。 大家已经感受到地动,只是很多人没往这上面想。 不一会儿,整个大街上站满了人。 大家惊慌失措,小孩子都惊恐地缩在大人的怀里。 “怎么回事?” “地动了。” “我听见窗户哗哗响了。” “我走路都歪歪斜斜。” 地动不是连续摇动,刚才一波过去,大地好似恢复正常,但是鸡狗躁动。 “汪汪汪” “咯咯咯” 这些动物的躁动,让整个京都的气氛更加紧张。 又过了一刻钟,大地再次摇动震颤。 “墨砚,你去谢府那条街敲锣。骑马去。”谢昭昭着急地说,“提醒他们。” 墨砚骑马就跑。 顾少羽紧紧攥住她的手,说:“我要进宫陪着陛下!小乖,你哪里都不要去,在木屋里待着就好。” “好。” 因为谢昭昭说过那个梦,顾少羽早几天就叫南星和北尘、墨砚他们一群人,在院子里开阔的地方搭建了几座结实牢固的木屋。 第二波地动比第一波要严重得多,整个大地都在轰轰作响。 从第一次侯府的人在大街呼喊“地动了”,官府也立即派人敲锣警示各家各户逃生。 全城能从屋子里跑出来的人,都跑出来了,跑不动的也抬出来了。 大街上到处是裹着床单的人。 伤亡没有,但都吓得不轻。 早上,米铺一开门,就挂出牌价:每斤五十文。 人就是这样,原先三文的时候根本没人急着买,现在五十文了,追涨杀跌,贵了十七倍的米粮,疯抢。 据说,地动一般都要持续至少一个月,久的,几十年都有,囤米粮和盐等生活物资,很有必要。 谢昭昭把观言叫来,说:“你们拿米袋也去米铺买一些粮食,注意打听各家米铺的价格。一百文以下就买几袋,超过一百文就别买了。” 墨砚和观言直吐舌头:“我的老天,一百文?这也太离谱了!” “有粮就赶紧买,只怕以后一百文都买不到一斤米。” 墨砚和观言去买粮,圆圆不吭气,她知道主子的安排,所以一言不发。 地动一直不断地发生,谢昭昭迅速写了一封信,对圆圆说:“你去一趟谢府,把这封信交给我祖母。” 圆圆把信塞到怀里,骑马去了谢府。 谢府也是一片紧张,老秦看到圆圆过来,忙问:“大小姐还好吧?阁老还好吧?” 圆圆道了谢,说都很好,就是有急事要见一见老夫人。 老秦赶紧带路,领圆圆去见谢老夫人。 谢老夫人已经和家人躲进全木制的绣楼里,一辈子经历大事的她,很是淡定,看到圆圆到来,脸上才变了颜色。 “大小姐还好吧?顾阁老还好吧?” 圆圆立即行礼,说顾阁老和大小姐都很好,就是叫奴婢着急送一封信来。 谢老夫人拿了信,看到谢昭昭写的内容,愣了一下,对圆圆说:“好孩子,你回去给大小姐说,祖母都记住了,叫她多保重。” 圆圆离去,谢老夫人又看了看信,对许嬷嬷说:“你给采买的人说,庄子上的米粮已经足够谢府吃用,外面的米粮无须采买。” 许嬷嬷应了一声是。 朝堂上。 惠帝率众臣在皇宫里的全木质大殿上朝,今日地动,特事特办。 顾阁老、陛下、太子等人,把各路消息汇集,已经确定中州郡是地动的中心区,受灾极其严重,到底多严重,因为目前地动依旧持续,无法统计。 只知道,中州郡的衙门倒塌,郡守失踪了。 百姓的房屋倒塌无数,人畜失踪无数。 “必须尽快派人赈灾,”惠帝看着众臣,“大家议一议,派谁去合适?” 承恩公第一个站出来:“中州百姓受灾严重,哀鸿遍野,正需要朝廷的安抚。臣以为此人身份不可太低。” 柳阁老点头:“臣觉得从皇子中选派一人最能体现皇家爱民之心。” 许多大臣都站出来“臣附议”。 确实这个时候是皇家彰显天恩的时候,也是最能拉拢人心的时候。 皇子去,不仅能代表皇家天恩,更重要的是,皇子去了,开仓放粮,紧急救援,效率都会很高。 “好,那就定朕的皇儿去,谁愿意替朕分忧?”惠帝看着朝堂上几个皇子。 最小的儿子周景逸只有十二岁,不做考虑,其余三个成年皇子,太子、祁王、晋王,可任选其一去赈灾。 太子:“父皇,儿臣愿往。” 祁王:“儿臣愿往。” 晋王:“儿臣愿往。” 承恩公走上前:“陛下,臣推荐太子前往,太子是储君,最能体现圣恩,与百姓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太子一派的所有官员,立即“臣附议,太子殿下最能体现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