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顾月白要进谢家私塾开蒙(必读)(1/1)
顾承彦早就想把顾月白抱回侯府,他一直想着儿子应该认祖归宗。 终于得到管莹莹的允许,他兴奋地抱着顾月白,没去芳华苑,去了屠氏的院子。 屠氏看到顾月白,吓了一大跳。 眼前的小男孩,虎头虎脑,白白嫩嫩,一双眼睛看着很是机灵。 她上上下下打量顾月白,热泪盈眶。 像,真像!与顾承彦小时候的样子至少七分像。 她立即眼含热泪地一把抱住:“我的小乖乖,祖母的心肝宝贝,你终于来了……” 王婶含泪轻推顾月白,说:“少爷,这是祖母,你要喊祖母。” “祖母。”顾月白马上四周岁,有点懂事了,看着屠氏对他很亲热,咧开小嘴甜甜地喊道。 “哎,乖孩子。” 这一抱就再也不撒手了,心肝宝贝喊个不停。 “她怎么舍得把孩子送回来了?不是不肯吗?” “母亲,月白马上四周岁,要开蒙了,她再不舍得,也不想耽误侯府血脉的未来。”顾承彦一直给管莹莹刷好感。 “算她懂事。”屠氏抱着顾月白爱不释手地说,“这孩子看着比你小时候还机灵。” “母亲,他已经会背很多的古诗词。”顾承彦想到这里就有些尴尬,想起来那本该死的诗词,害他名声全无。 屠氏也想到这个事,所以啊,学问半点都不能来虚的,假货迟早有露馅的那一天。 “那就叫他从小好好读书。”屠氏说,“你三叔小时候是在谢氏的私塾里开蒙。要不,也叫他去谢府的私塾读书?” 顾承彦嫉妒三叔,但是他也羡慕三叔学识渊博。 既然三叔是在谢府开蒙的,后来被大儒看上收徒,那他就把顾月白也送到谢府的私塾去启蒙。 顾家人读书的运气都给了三叔,他们这些爷们读书都拉稀,管莹莹一直说月白聪明,说不定像三叔那样会读书,将来高中状元。 莹莹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么机灵的娃儿,他可不能只满足他继承个侯爵,说不定将来就是顾家第二个阁老。 想到这里,他马上热切地说:“那我叫湘湘去和谢府联系一下,把月白送到谢氏的启蒙班去。” 府里多了一个孩子,尽管屠氏和顾承彦想方设法保持低调,还对外说这是亲戚家寄养在府里的孩子,这事儿瞒不住,谢昭昭当天就知道了。 谢昭昭忍不住笑了。 这么早送到侯府了? 和前世里一样,表妹屠浅月的孩子,是吧? 名字叫屠月白,是吧? 想送到谢氏的私塾里去,是吧? …… 好啊,送去! 必须送去! 谢昭昭对满满说:“你去谢府一趟,把信交给祖母。就说我想念梦溪书院的夫子了,想去看看书院秋季开蒙典礼。” 满满也很开心,说:“是啊,小姐,奴婢也想去看看,清秋夫子要是看到您去,一定开心坏了,您可是书院的老第一呢!” 满满很快地跑到谢府,看门的老秦看到满满拎着一篓子肥蟹回来,高兴地说:“大小姐要回来了吗?” “没有,小姐叫我给府里送几只螃蟹。” 满满熟门熟路地去了梧桐苑,谢老夫人看满满回来,自然是无比开心,问谢昭昭好不好。 满满行了礼,把信递给谢老夫人,笑嘻嘻地说:“老夫人,大小姐好着呢,她说想看看秋季的开蒙仪式。” 谢老夫人接了信,仔细看两遍,慈祥地笑着说:“你回去告诉大小姐,府里同意二小姐进门,不会阻拦她,那个亲戚的孩子想来读书就来吧。” 谢湘湘是次日知道顾月白进府的。 听到顾月白这个名字,眼睛顿时亮了。 月白?顾月白? 这不是前世里谢昭昭的那个养子吗? 未来,这可是新科状元! “春玲,你快去买一些幼儿用的小玩意儿,还有各种小孩子爱吃的点心,糖果……凡是小孩子喜欢的,都买来。” 她激动地吩咐丫鬟春玲,她要给未来儿子最好的第一印象。 春玲、夏花都是她去人伢子那边新买的丫鬟,也很忠心,只是想不通她为什么巴结一个陌生的孩子。 谢湘湘有自己的打算,顾承彦对她太好,千金易得,情郎难寻,即便他不能人道,她也不想与他分开。 再说他未来还是国公爷,承诺一生一世不再有第二个女人,若再养个有出息的孩子,这,就是人生圆满。 她带着春玲、夏花,捧着小玩意儿和果子去了屠氏的院子。 屠氏顿时莫名紧张,笑着问:“你怎么得空过来了?” “我听闻表妹的孩子在家里玩,便想着都是亲戚,过来看看。” 屠氏说这是亲戚家的孩子,家里出了变故,暂时寄养在侯府。 谢湘湘心说,我都知道。 前世里长姐养过,这孩子是个孤儿。 她把手里的小鼓给顾月白,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顾月白按照管莹莹教他的,说:“我叫屠月白。” 谢湘湘心里欢喜地说,现在叫屠月白,以后你会叫顾月白! “这些玩意儿你喜欢哪个?” 谢湘湘叫春玲拿给他看,顾月白看着那些小玩意儿,撇撇小嘴,他一个男孩子喜欢什么布偶! 屠氏看顾月白与谢湘湘亲近,趁机说:“月白今年四岁了,十分聪明,我想着让他去谢府的梦溪书院开蒙,你能给那边夫子打个招呼吗?” 谢湘湘的手一顿,谢府? 回门那日,她被逐出谢府,“未接谢家邀请,不得回谢府”,她如何进得谢家门? 屠氏看她不吭,心里有些忐忑,问道:“梦溪书院不是也收其他府里的孩子吗?你和夫子打声招呼不行?” 谢湘湘握了握拳,这可是她未来的儿子,怎么能不行?她就算跪三天三夜,也要求祖母给月白去谢府的私塾读书。 想到这里,她笑了笑说:“怎么会不行,我这两天就回去给夫子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