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回去贴贴(1/2)
六条赛道的比赛是同步开始的。
开始以后,六条赛道的场馆都进行了暂时性地封闭,防止有人进来打扰到选手比赛。
102小组的趣游项目,排在九支队伍的第三位。
105小组,也就是廖子航带领的队伍,则排在第一位。
所有评委老师都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将在路演结束之后对每一支队伍进行综合评分。
由于还只是初赛,所以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来宾,礼堂内也就只有观众、评委以及各个参赛队伍。
可以说简单地不能再简单。
“老大,我上去了。”廖子航对周岩说。
他的队伍是第一个上台进行路演的,而负责演讲也是他这个队长本人。
作为寝室班子加逐浪工作室部委混合组成的创业班子,廖子航什么事都习惯了亲历亲为。
周岩点点头:“去吧。”
二号赛道,也就102和105组是洪大的队伍,而剩下的五支队伍周岩也看过,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稍微好一点的就是一支给自己老家山区带货助农的,项目做的不错,只不过做这个项目的学生显然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做出来的项目书并没有多少说服力。
而廖子航的项目,自己好歹也在盯着一些。
虽然不如范哲远的队伍来的实在一些,直接安排和张龙对接了电商的物流服务,甚至大有让他完全消化这块肥肉的架势,但廖子航的后劲儿其实也不弱。
如今借助逐浪给予的启动资金,廖子航成功在前湖大学城建立了一个加盟总部,复刻蜜雪冰城的模式,有模有样地做出了五家门店。
这五家门店只有一家是廖子航独立运营,其余四家都是商户主动加盟的形式。
其实也可以称得上实验性质。
在10年这会儿,奶茶店加盟可不会管你什么原材料,什么都需要走大厂商采购,成本高不说,原材料还容易因为长途运过来变质,而廖子航走的蜜雪模式,却是直接包了制作奶茶的原材料,他和范哲远的物流团队合作,每天即时更新网点内加盟商诸如珍珠之类的半成品材料,确保材料不会变质。
这种结合物流以网点形式辐射的高效率原材料配送,是后来奶茶店经过了长时间打磨探索出来的模式,如今却被周岩推荐用在奶茶店创业上面,而这其中省下的时间成本、材料成本,已经足以支撑起靠走量取胜的五家‘长岛冰茶’店的业绩。
说到这个名字,还是廖子航一拍脑袋想的,他原本想取的名字叫做冰茶饮,但名字有点廉价,如果以此为品牌也会大打折扣,最后廖子航干脆用了长岛冰茶这个鸡尾酒的名字,至于老外会不会告他名字侵权?
扯犊子,都翻译成中文了,你看看哪里侵权。
于是名字就被这么定下来了。
两个月的时间,长岛冰茶店以低价迅速打通了前湖大学城的市场,甚至还有大学城区域外的商户想要来寻求加盟合作,只不过网点没有铺开,如果贸然吸引加盟商,只会增加成本,并不划算。
因此廖子航也放慢了脚步,主要在打磨加盟模式上面,让这种新颖的原材料承包加盟形式,逐渐适应当下的市场主流。
拿这个项目参加创业大赛,其实也有些取巧的嫌疑。
但创业大赛本就是消费概念、消费梦想,有多少本质上是水货项目,但因为吹得天花乱坠,一路直通国赛。
虽然智创杯不会有这种离谱的事情发生,但在有些层面也不能免俗。
有些东西该吹还是得吹。
把你的模式吹成国内的第一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开拓,未来必定会征服全国市场,走向世界云云,这些可不是减分点,而是增分项。
看起来人家投资者被你忽悠瘸了,但实际上,自信本来就是一种投资。
比如应聘的时候,表现的自信一点,显然也能为面试官带来不少的印象加分。
创业融资也是一样,如果对自己的项目,就连你自己都表露出不自信,那投资者更不用说,又怎么可能看得到你项目的优势和前景。
而陈小乐的商业计划书上就欠缺这些,周岩也给他全部加了上去。
至于让暖暖在初赛上去路演,也算是给她一个发挥的机会。
虽然她并不太待见自己那个渣男老爹,但现在渣男老爹或者应该说是姐夫以后还有帮得上忙的地方,让他的闺女历练历练以后也好说得上话。
一号赛道财大的那个最优化模型项目,比下有余,比上不足,也就是因为多届的打磨让他的项目变得‘尽善尽美’一些,但真正的核心技术,其实还是有些粗糙,不然也不会是拿这个项目参加什么智创杯,而是早就被证券巨头收购,根本不会有再曝光的机会。
而现在出现在智创杯大赛上,也不过是旧瓶装新底,并没有多少新意。
周岩断定就算大侄女讲的不好,但有他商业计划书上吹得天花乱坠的内容,分数也不会走低,
谁让那些专家就好这口。
而在自己这边,廖子航大赛经验虽然不够丰富,但好歹也是参加过洪大校赛,经过创科班系统培训过的人,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因为蜜雪模式目前并没有火出圈,因此廖子航在路演环节上的‘夸夸其谈’还是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有很多专家被这种新颖的奶茶店加盟模式吸引住,并没有打瞌睡。
周岩这个时候也没闲着,桌前的笔记本电脑放着廖子航的商业计划书,遇到不完善的地方的时候,周岩也不吝写下了一些修改意见。
洪城这边套用了蜜雪冰城模式的廖子航队伍正打的火热,而在万里之外的沪市,一个有些敦厚老实的人,正在电话亭里和远在老家开蜜雪冰城饭馆的哥哥通着电话。
“哥,咱们做高端品牌吧,像dq冰激凌那样子,一支冰激凌可以卖十五元,这可是十五元啊。我这段时间在dq上班,发现他们冰激凌的做法也不难,咱们多买些贵点的机器,把店铺开在富人区,感觉不愁没市场啊。”张洪甫对张洪超这样说道。
声音里似乎带着一点点焦急和迫切。
张洪超听着电话,看着自家饭馆来往进出的人,又看了看一些从饭馆出来,拿着一元钱的冰激凌抵扣券,去对门的蜜雪门店买两元钱的冰激凌的人,感觉心里有根弦被绷得很紧。
现在已经到了冬天,买冰激凌的少了,但买他们蜜雪冰激凌的人可一点不少啊。
为了吃一元钱的冰激凌特意来餐馆消费的也不在少数。
他应该高兴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