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喋血阴山(终)(1/1)
战场时此时步度根的优势其实很大,他完全打了徐荣一个措手不及。 徐荣以为步度根会跟他摆开阵势来上一场比拼军阵的正面较量,为了取得优势,他还十分不要脸的用床弩进行了消耗。 哪曾想步度根的战术竟然是这样,根本不跟徐荣拼战阵理解,靠人数打乱了他的布局并成功取得了优势。 经典战例都是被逼出来的,就在徐荣准备动用骑兵的时候,退回来的麹义献出了一条计策。 这条计策让徐荣暂时放弃了出动骑兵的打算,看着双方进行残酷的消耗。 战况其实对徐荣非常不利,双方士卒的战力基本持平,士气也差不多。一方养精蓄锐,另一方则是含恨出击。 汉军刀盾的防线被压缩的越来越小,无耻的鲜卑人凭借人数优势展开了上下攻击。 这样的招式真的很阴损,一个刀盾兵需要面对三个鲜卑枪盾兵,一人负责盾牌相抵,一人使长矛戳头顶,一人使长矛刺下盘。 汉军刀盾减员非常严重,长枪兵也因为拉不开阵线导致难以发挥实力。 太史慈非常焦急,长戟用出的招式刚猛无比,试图带人杀出一条通路,将鲜卑的阵型进行分割。 可是鲜卑的人太多了,往往他能够杀出去,但是他身后的士卒却不行。没办法的太史慈只能再杀回去,指挥部队进行反抗。 步度根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大手一挥,传令兵飞驰而去。 不多时,鲜卑的弓箭手阵型开始移动,并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射击。 上万枚羽箭遮天蔽日的场景实在是震撼,呼啸着形成了一片移动的乌云,遮蔽了天边的太阳。 所剩无几的汉军刀盾见状,恨得咬牙切齿。最终他们却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个动作,高举盾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试图为更多的袍泽挡下这轮攻击。 可是这个举动让他们的身躯完全暴露在敌人眼前,运气好的会被身后的长枪兵救下,运气不好的只能被数支长枪洞穿身体。 运气好的……极为有限…… 这一击让原本已经有些疲惫,士气倦怠的长枪兵瞬间愤怒,双眼充血,不顾自身安危跳进了鲜卑枪盾兵的阵型中,想尽一切办法对鲜卑人发动着攻击。 徐荣也在等这一刻,他在鲜卑弓箭手动的时候就已经下令了,张合率领着骑兵倾巢而出,狠狠撞向了鲜卑弓箭手的部队,并且由南向北斜着将弓箭手的阵型一分为二! 打乱地方阵型的张合并不满足,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再次发起冲锋,准备将对方的阵型进行进一步切割。 张合的进攻十分犀利,让鲜卑的弓箭手部队发生了骚乱。 但这并不是麹义设想的杀招,真正的杀招要他自己完成才行。 两千名连弩手化身原始空降兵,他们藏在了张合的骑兵队伍中,被骑兵带到了鲜卑弓箭手的阵型里。 在骑兵第一次冲击弓箭手阵型时短暂的停滞阶段,连弩手纷纷下马,使用连弩进行着近距离屠杀。 连弩强大的火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鲜卑的弓箭手犹如秋天那被收取的麦子,成片成片的倒下。 铁蹄蹋阵、长枪如龙,雪亮的马刀划过一个又一个弓箭手的身躯。 伴随着张合的第二次冲锋,鲜卑弓箭手士气彻底崩溃,开始了无法抑制的溃逃。 事情发生的极快,步度根下令让弓箭手防守的时候张合的骑兵就已经到了。等他想让弓箭手撤退的时候,弓箭手确实推了,不过是溃退。 趁着后军大乱的时候张合瞅准时机,率领骑兵冲入鲜卑中军,直奔步度根而来。 步度根发现后想也没想就跑了,然而他跑的聊和尚跑不了庙,王旗最终被张合砍倒,并且宣高了这场战斗的结局。 汉军赢了,毫无疑问的赢了,代价惨痛的赢了。 王旗倒下后鲜卑枪盾兵的士气一泻千里,他们以为步度根已经死了,有的放下武器就地投降,有的丢掉武器漫无目的的败逃,有的则在一些将领的带领下往龙城的方向跑去,希望回到族地。 这一战从上午打到了下午,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 汉军砍到王旗一面,各色令旗、号旗无数,缴获物资多如牛毛,还俘虏了一大批鲜卑贵族。 然而徐荣却并不开心,汉军刀盾兵几乎全军覆没,枪兵也损失惨重,步军折损了一半有余。 而且经过审讯得知有人在鲜卑溃败前带走了相当多的一批物资和重要贵族不知去向。 徐荣意识到他还是失败了,他胜了这次战斗,却没有终结这场战争。 徐荣将战报和自己的请罪信同时送往了邺城后,一面整理着缴获来的物资,一面等待着王弋的判罚。 事实证明徐荣没有猜错,五天后,斥候在距离受降城数百里的一条大河尽头的湖泊处发现了鲜卑残兵在那里驻扎,足有两万人马。 徐荣再次将这份情报送往了邺城,而邺城却因为徐荣的战报吵翻了天。 争吵的人一共分为三派,一派以田丰为首要求追究徐荣督战不利的责任,即便不抓起来问罪也要夺去官职,贬为庶民。 一派是以荀彧为首,希望王弋能低调处理徐荣,并大肆宣扬这次成功的战斗,向民众展示俘虏和缴获,安定民心。 最后一派是刘晔、戏志才等五军军务府的那些人,他们认为徐荣有功无过,已经完成了既定的策略,将鲜卑人赶离了边境。这些人觉得光展示俘虏是不行的,必须举行献俘仪式,表彰徐荣的功劳,提升军队的士气,安定军心。 每一派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每一派看似都在为王弋着想,不过王弋却知道,内部真正的派系斗争已经开始了。 王弋不想偏袒任何一方,他准备看看,到底哪一方势力最终会做大,未来动刀子的时候也好有个方向。 “行了!就按文若说的办。”王弋喝止住争吵的群臣,给这场争画下了休止符,“不过徐荣确实有功,而且功大于过。你们要记住,赏罚一定要分明。令:徐荣调任五军军务府参事,立即回邺城述职。受降城诸事暂由张合代理,公达负责辅佐张合。” 刘晔等人闻言心中同时一沉,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五军军务府参事,所以明白这虽然是个很高的官职,俸禄比徐荣那个将军高了非常多,但这却是个闲职。 五军军务府的权力说大也大,拥有直接为王弋出主意的权力,可以随时会见王弋,而且在关键时刻拥有调动军队的决定权。 可是说小也小,他们只有决定权,也就是是否出兵,却没有调动权。 徐荣最终还是被剥夺了兵权,这对于五军军务府来说是个极大的损失。 尽管徐荣是隶属于典军府的将军,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典军府和五军军务府属于军事上的一文一武,同气连枝。 由于王弋创造了很多新的官名和职责,刘晔等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和典军府其实是两个对立的衙门,将来会有很多冲突。 不过王弋这一手政治手段却真的让所有人侧目,整条决定就突出了两个字——平衡。 敲打了田丰等文臣派,让他注意时间,不要在如今的时局下搞政治倾轧。 使用了荀彧的计划却将文臣之首的荀彧推向了文臣的对立面。 认同了军方意见的同时却削弱了非直系将领的权力。 不少人错愕的发现此时他们的主公已经不是那个少年热血,四六不懂的青年了,他不在会用是非观来判定一件事的正确与错误。 如今整个河北的行事准则只有一个——利益。 一切都要符合王弋的利益,一切都要符合河北的利益。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意味着河北将迎来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在政治立场上完全站在王弋这边的人来说,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是他们获得收益的最佳时期。 这也不是一件好事,对于政治立场站在世家那面的人来说就要好好考虑自身的前景了。 当王弋开始将自己的利益独立出来,君权和世家的权力必然会有所冲突,真正的站队开始了…… 王弋能有这样的转变,一方面跟荀彧等人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则是亮亮向他提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他不得不阅读大量书籍来补充知识储备量。 而让王弋这么早做决定的并不是徐荣,徐荣这件事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打外族终究是大功劳,这样多少有些难以服众。 真正让王弋下定决心的是国渊,国渊听说王弋对一些奇怪的现象很有见地,他在为王弋忙碌他的百科全书时找到了一本特别的书——《论衡》 国渊希望王弋能抽时间校正一下《论衡》中记载知识的正确性,王弋在看到第六卷的时候差点疯了! 无论如何王弋都很难相信,竟然有人在东汉的时候就发现了电的一些原理,这种知识的先进性简直让他匪夷所思! 字数以够六千,以下为知识扩展: 《论衡》第六卷部分 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须发烧燋,中身则皮肤灼焚,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道术之家,以为雷烧石,色赤,投於井中,石燋井寒,激声大鸣,若雷之状,二验也。人伤於寒,寒气入腹,腹中素温,温寒分争,激气雷鸣,三验也。当雷之时,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四验也。当雷之击,时或燔人室屋,及地草木,五验也。夫论雷之为火有五验,言雷为天怒无一效。然则雷为天怒,虚妄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