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第八战区(2/2)
作为坦克支队的支队长,唐亮收到晋察冀军区转发的第8战区成立和司令长官的人选消息并没晚几天,甚至很快唐亮便被邀请列席晋察冀和120师的军事会议,除了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方案外,还顺便讨论对国府这个新任命对敌后各个根据地的变化和影响。</p>
“鬼子此次被教训一顿后,估计鬼子的北平驻军多半不敢再轻易出兵作战了,这是我们增援冀中根据地,将鬼子扫荡彻底击破的好机会。”</p>
冀中根据地虽然明面上也有超过2万主力团的兵力,以及号称10万的“河北游击军”的协助,但是唐亮可是在冀东亲身经历了冀东抗联的兴起和大撤退,对“河北游击军”的理解远胜以往。</p>
所以在得知冀中根据地在此次反扫荡中,“河北游击军”数万人轻易便被鬼子8000多人击溃的事情一点都不吃惊。</p>
而冀中根据地主力部队的旅级单位要打破鬼子扫荡兵力,经常啃不下鬼子一个加强中队,只能退而求其次,对鬼子小队级别的扫荡部队进行打击,因此对鬼子兵力的消耗很慢,以致于哪怕鬼子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围攻都已经失败,但是还保持在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一点都没看出有停止的迹象。</p>
“对‘河北游击军’的整编不能拖了,我们要尽快进行,这么多的兵力除了虚耗后勤和兵员外,对根据地来说作用并不大。”</p>
经历过冀东地区抗联事件的唐亮举双手双脚同意,这种部队历史上被算入“游杂武装”某种意义上并不算冤枉他们——打不出成绩,自然也别指望历史书能给留下啥好话!</p>
“冀中人口密集,粮食和棉花产量丰富,不管是我们还是鬼子,对于这块地区都是志在必得,谁得到这块地方,便能极大的扩充实力。”</p>
“就连国府对这儿也留下不少敌后部队。”</p>
“他们?哼!”</p>
在武汉会战已经明显要失败前的9月,国府才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慌慌忙忙提出:</p>
“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p>
甚至郑三发子在武汉沦陷前的10月,在武汉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并邀请了八路军总司令参加。双方达成协议,国共两党联合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建议。</p>
国共两党在南岳衡山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调训各战区军政干部。</p>
作为国共两党联手培养抗日游击干部的一次尝试,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最具体的行动之一。</p>
然而相对于仍有国府主力大军在周边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南岸地区,黄河北岸地区的国军很难从国府主力部队控制区域获得给养,尤其是在冀中等地,国府留在敌后的军队毫无政权组织能力,基本上后勤补给只能靠抢掠了——这就造成民愤极大。</p>
可以说唐亮只看一眼国府在冀中的敌后游击力量的作为,就知道这些武装自我消亡或不得不投靠鬼子只是时间问题。</p>
——没有巩固而富有成效的根据地建设,缺乏情报和给养的军队就算原本战斗力再强又能坚持几天?</p>
毕竟老祖宗早有名言:</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p>
喜欢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请大家收藏:(20)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