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光复(1/2)
从来都不要忘了,当河东兵作为长安城内的渔翁时,在河东边之外的,还有一方也在时刻注视着局势,并且已经在行动了。</p>
这股力量就是于禁及其麾下的两万西征大军。</p>
当关西朝廷和河东兵上下都以为于禁还远着呢,殊不知于禁距离长安比他们想的还要近。</p>
而这都要归结于驻扎在骊山脚下的段煨。</p>
这个本被关西诸方势力一致认为是关中守门员的西州大帅,出乎所有人意料,甚至是于禁本人的意料,竟然带大兵向泰山军投降了。</p>
而促使段煨下定决心投降的,正是他的好友贾诩。</p>
其人只和段煨讲了这样一个道理:</p>
“泰山军名声好,从无有杀降之事,甚至泰山军中也不乏降将出身。将军忠良之后,因用在边事上,如泰山军不计前嫌,那将军日后自有一份富贵。纵是不然,也能做一富家翁啊。”</p>
段煨明白贾诩的意思,那就是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跳船到泰山军那边,那真的是想做富家翁都是难的。</p>
但段煨心里还是不甘,他能不知道泰山军那边的情况吗?像他这样身份的,又是大族出身,又有雄兵部下的,在泰山军那边肯定是没有前途的。</p>
但能怎么办?这个时候段煨还有的选吗?人家能给你这个跳船的机会,你就当是开恩了吧。</p>
也就是认了命了,所以段煨没什么纠结就决定投靠泰山军了。</p>
其实在东方,关西方面所寄予厚望的除了段煨之外,还有一人,正是前司空赵岐,与赵温、赵谦一起合称为三赵之一的存在。</p>
在董卓取消了三公,权柄归丞相府后,赵岐就被任命为了东道防御使,持节驻扎在华阴。</p>
但当时皇帝抽调潼关兵力回京城,在泰山军攻打潼关时候,赵岐和段煨都无力抵抗,只能退往了潼关以西。</p>
后来正是在骊山这边才得了地方上的支持,才稳住了阵脚。</p>
而这边段、赵二人一到骊山,刘协就令赵岐独自回京。</p>
本来赵岐以为是被要申斥处罚的,却没想到皇帝竟然问他如何看待董卓。</p>
当时赵岐心里就咯噔了。</p>
其实赵岐一直就属于温和派,和董卓的关系也是不错的,而且对现在形势看得很清,知道公武相斗只能两败俱伤。</p>
但赵岐又不愿意直接反对皇帝,因为他本来就属于戴罪之身嘛,所以他表达了很圆滑。</p>
当小皇帝问他:</p>
“卿认为朕该如何待丞相?”</p>
当时赵岐直接禀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