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许攸(1/1)
许攸在奔逃,此时的他同样与逃亡众人分开了。 接连奔了一天一夜,他水米未尽,这会正靠在溪水边休息。 刚刚他好不容易在山谷中找到一处野田,胡乱拔了些粟,用石头舂了舂就走到溪水清洗。 许攸是想煮点粥的,但奈何手头上也没什么器皿,所以只能将生粟米送进嘴里咀嚼。 幸亏他平日将牙齿保养得很好,不然这样干嚼还嚼不动呢。 生米的口感非常粗粝,但许攸还是努力咀嚼着,不浪费一粒,甚至他表情还有些享受。 许攸有着坚强的信念,他不想死在这荒山野岭里,他从一个南阳策士一步步走到现在,是为了享富贵的,可不是这么一死了之的。 虽然这会他不知道袁绍他们的情况,但许攸知道,不论如何,众人的目的地都是汝南。 袁氏在汝南根基深厚,还有袁绍的两个儿子在,所以只要能坚持到汝南,就还有一线机会。 而且许攸比旁人看得更深,他看出虽然这一次泰山军取得了胜利,但其南下攻势也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 所以许攸估计,泰山军大概率并不会顺势南下中原,而是会在京畿地区休整。 如是,便也给了陈公国一方喘息的机会。 许攸倒不是认为袁氏能翻盘,而是只有让他缓过劲,他才能尽可能从袁氏的尸骸上汲取养分另寻机会。 而在他看来,袁绍倒了后,能抗衡泰山军的也就是青州的曹操了。 至于关西那边是凉州人的天下,他许攸过去也是可有可无。 正是怀有强烈的求生意志,许攸嚼着生米都甘之若饴。 但信念总归是信念,肉体却有着自身的规律。 此前许攸就有很严重的胃病,那是追随袁绍南征北战中伤出来的。 行军作战可比不上在后方,饥一顿饱一顿是常有的事情,毕竟敌人也不会专门留出时间来给你吃饭。 严重的胃病困扰着许攸,又因这一顿劳累,就更是让许攸煎熬倍加。 再加上,他现在还嚼着生米,他的胃就更疼了。 某一个时间,许攸是想过死的。 每当现实困苦难熬的时候,死亡总是一件诱惑的事情,一了百了,再无烦恼。 但每每起这念头,许攸就打断了,甚至为了刺激自己的求生意志,他还用指甲死命地恰着小臂,直将小臂刺得血淋淋的。 但这种自残行为却只会让许攸更为恍惚,他甚至无意识得吮吸着伤口处的鲜血。 这一行为对一个善纵横的策士来说,无疑是疯狂的。 也许是吸了血液中的盐分,又或者疯狂本身就带有力量,总之许攸的身体渐渐暖了起来。 他开始摸着溪水,向着下游走去。 之后的时间,他就沿着水道边游荡,饿了就吃一点不知名的野果,渴了就直接喝溪水。 陡峭的山岳,将天空缩得巴掌大,茂名的林木又让山谷潮湿湿的,几不知道岁月流逝。 等许攸终于走出这片山林的时候,他已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踉踉跄跄的寻到了一处里社。 而等他走进这里社的时候,他才惊奇的发现,这里社竟然是他认识的。 悯忠里。 此里原先叫玉泉里,因附近有一山泉而得名。 而此里之所以叫悯忠里,正是与他许攸有点渊源。 袁绍当年三伐陈国的时候,在第二次战役中曾为陈王刘宠穷追,甚至一度追击到距离袁绍只有一箭之地的距离。 后来袁绍的侧近陈钦主动接过袁绍的大氅,扮作袁绍的样子才引走了追兵。 最后袁绍活了下来,而陈钦则被追兵追上,并泄愤残杀了。 袁绍死里逃生当然对陈钦的忠义有所表示,不仅将陈钦的儿子放在自己儿子身边作了伴读,还许了陈钦一个弟弟做了官。 但当时许攸则建议袁绍得为陈钦的家乡赐名造碑。 他告诉袁绍,对于陈钦兄弟、儿子的赏赐固然是应该的,但这并不能宣扬陈钦的忠义,也不能使人记住。 而如果将陈钦的家乡改名,还为其立碑记传,那往来人才能看到这忠义之举,那精神才能被宣扬。 正是许攸的这份建议,袁绍专门将陈钦的家乡玉泉里改名为了悯忠里,还在道左交通道上专门为陈钦立下神道碑,宣扬陈钦的忠义事迹。 不仅如此,袁绍还免除了悯忠里上下三年的徭役和赋税,好让陈钦的家乡都受他的恩泽。 所以当许攸看到这里竟然就是悯忠里的时候,简直大喜过望。 在他想来,此里上下因他建议而被豁免了三年徭役,那得是多大的恩情啊。 所以,三年粟税换你一碗米粥,不过分吧。 于是,勉强拖着疲惫的身体,许攸走进了悯忠里。 但等他走进里社后,眼前的场景却让许攸大为吃惊。 不说家家户户挂上白幡吧,那也是三步一面,五步一幡,走在其间,直如鬼蜮。 这一变故让许攸大为警惕,难道泰山军已经杀入豫州了? 正是这份警惕,让他没有冒然去敲里户门,而是走到了深处的一处神庙。 此庙里正是供奉了陈钦,甚至还有一庙祝做日常打扫。 这处庙倒是洁净不少,但许攸心中的警惕却丝毫不见少的,反而硬生生忍着饿,一直在角落里躲到了天黑。 然后趁着夜色,许攸敲开了庙门。 一个垂垂老者打开了门扉,他在看到许攸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他引入了偏厢。 他看着饥肠辘辘的许攸,问道: “寺里也并没有多少吃食,但许你一碗米粥还是可以的。” 说完,也不理会许攸,就去淘洗粟米,准备熬粥了。 许攸盘在木地板上休息,看着老叟在院中忙碌,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老汉,我以前也来过这悯忠里,原先这里不说殷实饶富吧,但也人丁兴旺。后来不还听说陈公开恩,免了你们里三年税赋吗?按理说这日子应该是越过越好的。但我今天故地重游,却没想到这里萧条至此。这是何原因呀?” 那庙祝正在淘米,还顺手洗了一把韭菜准备放进陶瓮中,可听到许攸问这话的时候,却直接将韭菜倒掉了,他扭头就怒骂: “什么开恩,你这娃子晓得什么?” 说完,那庙祝击将这些年来悯忠里发生的事情一一说来。 原来上面是免了悯忠里三年劳役和税赋不假,但先是让里社在道边修建了神道碑,然后又起了一处神庙,这些都是让里社自己出人出力。 这两事其实也能接受,毕竟这也是他们全里人的骄傲,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被立碑供奉的。 但后面的事却越来越离谱了。 先是在里社外六里的地方,郡里说要建一处驿站。 悯忠里的道路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它就靠近颍川到大谷关的官道上,是颍川进入京都的必经之地。 所以修驿站是好事,而且悯忠社的人也会因此受益,毕竟商旅来的多了,他们这些人就是租赁一些空地做货场,也能挣到钱。 但偏偏离谱的是,这驿站被建好后,这一应供给却全部都是由悯忠社来负担的。 而且上头还说了,这些并不是原先的劳役和税赋,陈公是免了之前的,但这些车马税却是新的。 没办法,悯忠社都是一群黔首,最有势力的人家就是当年陈钦的家族,算是土豪了。 但陈钦自己死了,他弟弟和儿子都被迁到了汝南做了贵人,整个悯忠里就这样没了强力人物。 于是郡里的胥吏们如何说,他们就只能接受了。 就这样,在负担了神庙、驿站两项公共工程后,原先被减免的劳役和税赋丝毫没有减少,甚至还隐隐变多了。 如是,负担就没有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转移了。 如果只有这些事的话,那悯忠社还不会如此,因为最差也就是和以前一样。但偏偏后来陈公大典兵,开始北伐了。 悯忠里没有武士,所以自然没有甲兵随军出征,但里中的男丁却几乎一个不落的被强征了,就用来转输物资。 大谷道虽然是官道,但道路却并不好走,再加上这些日子天气太热,上头催逼又急,每一日都有人倒毙路边。 可以说伊水大营的袁军能补给不断,正是这些人用命驮出来的。 但就是这般卖力卖命,悯忠里还是没能逃过悲惨的命运。 在一次转输中,悯忠里的里民们终于不堪忍受,逃进了深山中,那一次逃亡引起效仿,大量的征夫都开始逃亡。 也正是这个原因,袁军开始下发了连坐令,其中首犯的悯忠里,凡涉事家人子女者一律充奴。 正是这些连番打击,原先还算富足的悯忠里就这样破败下来了。 而一直受里社供奉的神庙也就难以为继了,其实庙祝现在煮掉的粟米正是庙里仅剩的口粮了。 听完这些事后,许攸有点恍惚。 他多少有些明白这里面的道道,没准悯忠里的乱祸之源真的是因为那免掉的三年税赋。 他对地方的情况也是清楚的,实际上郡县上每一笔钱粮都是有数的,他这边短了一个里的钱粮,那另外一边就少了这一笔钱。 对于地方上来说,从来不是要多少钱,才收多少税。而是能收多少税,就用多少钱,所以地方上的钱粮都一直是偏紧的。 而该县少了一个里的钱粮,那就打破了原先的紧平衡,不从你其他地方刮出来,他这事就做不了。 再加上,许攸多半还想到,这是颍川士族自己弄了些手段。 毕竟这些人是自己的政敌,而陈钦这件事又是他起意的,而陈钦又是一个低贱的土豪,却受封世家们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悯忠”,那不是打他们颍川世家们的脸吗? 实际上,许攸,不,更准确来说是袁绍,确实是借着这事敲打颍川的世家们。 袁绍在用这件事来为这些颍川世家子弟们树立忠义的标准。 看,能为我死,才是忠! 所以悯忠里被郡县上这般打压也就不足奇怪了。 只是,许攸没想到这一次伊洛决战,竟然会在地上上造成这样大的骚乱。 在他看来,他们这些人已经很为地方上的黔首着想了。 原先从颍川发往伊水大营的粮秣是直发的,可许攸觉得这样苦,效率又慢。 所以就在大谷关设立了一道粮台,好让颍川粮先集中在大谷关,然后再从大谷关转输北上。 所以按道理这劳役应该是不累的,怎么会死成这样? 但看着老叟愤怒的样子,许攸并没有敢继续问,而是帮着腔,感叹了一句: “真的是苦啊!” 果然,那庙祝听了这话好受了不少,点了点头,又补了一句: “不过这苦日子也快要到头了,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回来了。大谷关、广成关,那边已经投降了泰山军,现在听说泰山军的王师已经打到了轮氏、邟乡了。” 听了这话,许攸脸色就变了。 大谷关、广成关都降了?哎,也能理解,毕竟十万大军都败了,谁又能苛求凭借两关就能堵住泰山军呢? 但庙祝的下一句话直接让许攸破防了。 只听庙祝又悠然然的说了一句: “哎,听说陈公的首级送到广成关的时候,关内的守军直接哗变,杀了守将献关投降了。哦,对了,听说送陈公首级的还是陈公的弟弟,哎,看来贵人们也和咱们一样,朝不保夕呀。” 此刻,许攸的脑子嗡嗡嗡的,他这会只有一个念头: “陈公死了?不可能,我们分开走时,他身边防护的力量最多,走的也比我早,我都能逃出来,主公怎么没能逃出?” 但他又知道庙祝没必要骗他,一时间整个人都在出神。 那庙祝早就老成精了,看到许攸这个样子像是想起了什么,但却什么都没说,留下许攸一个人在这恍惚,他就去照料米粥了。 很快,许攸就闻到了一股米香味,他的肚子再也忍不住,开始揪痛起来。 他蜷缩在地上,看见庙祝拿着一碗米粥递了过来。 许攸顾不得烫,端起米粥就喝了起来。 此时的他只觉得这一碗米粥是他这辈子吃的最美味的一顿。 甚至在食物的满足下,袁绍的死,以及他死后可能造成的影响都被许攸抛到了脑后。 这些事情等他先吃饱了再说。 等他将满满一碗粥都喝完后,许攸才满足的嘘了一口气,而这个时候,他就听到庙祝悠悠叹了一口气: “许君,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进这悯忠里。” 许攸骇得手上的碗都跌落在木板上,再然后他就惊骇地看到,外面冲进来一群黔首。 他们举着草叉、锄子,一拥而上,将许攸按倒在地。 许攸扭着头想说什么,但一麻袋直接套在了他的头上,接着是一次重击,他就陷入了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