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怂包南明引发历朝皇帝对儒家质疑(1/2)
【事实上,满清朝廷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做好拿下整个大明的心理准备。】</p>
在多尔衮进京后召开的第一场会议上,就有包括好几名八旗旗主在内的高级将领认为:</p>
“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燕京,再留置诸王镇守此地,大兵或还沈阳,或退守山海关,可无后患。”</p>
在这些满清大臣看来,只要能拿下山海关,方便满清时时可以南下劫掠,最多就如当年辽国那般占据京师附近的燕云十六州,便足以满意了。</p>
对此,多尔衮进行了严厉的驳斥。</p>
“若得北京,当即迁都,以图进取。”</p>
“尔等少断,不当妄言!”</p>
但鉴于满清控制的辽东人口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万,而大明总人口至少在四千万以上的现实,多尔衮也并没有觉得满清能顺利地征服大明。</p>
六月,就在满清派出大量官员招抚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时,多尔衮就曾经发布过一番诏书。</p>
“……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大臣、将吏及布衣豪杰之士……予皆不吝封爵。”</p>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勠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皆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共敦睦邻之谊。”</p>
【在六月的时间段,多尔衮仅仅将河北、河南、山东作为目标。】</p>
【但随着河北、河南、山东仅仅派出两万清军就一鼓而下,多尔衮的心思开始产生了变化。】</p>
等到顺治皇帝基本确定迁都启程,多尔衮又一次召开朝会,满清朝廷中的气氛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
一个少有人知的事实是,在这个阶段力主南征的并非是满族八旗将领、大臣,而是那些投降了满清的汉族大臣。</p>
兵部右侍郎金之俊站出来,对着多尔衮道:</p>
“摄政王,自闯贼乱民后,南方栗米不达京师,若不南征,待陛下迁都至此,则粮食无以为继。”</p>
清河道总督杨方兴随后也站出来道:</p>
“摄政王,不得江南,则漕运阻塞,何以成天下?”</p>
“辽东地贫瘠,无法供养京师,将来京师人口更多,又当如何?”</p>
洪承畴也开口道:</p>
“江南势弱,若大清王师南下,传檄可定,何须与之通好?但讲兵事就是了。”</p>
【这些汉族大臣久在大明政坛,深知江南士大夫集团的软弱可欺,同时也为了避免自己在南边史书上被列为汉奸,极力鼓动多尔衮南征。】</p>
多尔衮听完之后颇为心动,便让弘光朝廷派遣前来讲和的使者何拱薇、陈万春带了一封信回去给大明督师史可法。</p>
史可法接到这封信并看完之后,不由眉头大皱。</p>
“这些建奴,实在是太过分了!”</p>
这封信中,多尔衮直接否认了江南弘光朝廷的正统性,认为弘光朝廷在没有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承认的情况下属于“伪朝”,要求弘光朝廷即刻对满清投降,否则便是“大兵诛戮”的下场。</p>
史可法身边督师府幕僚们看完这封信之后都是怒形于色。</p>
“大人,绝对不能纵容建奴如此猖狂!”</p>
“大人,应当写信严厉驳斥,再派兵北伐!”</p>
史可法闻言,陷入长久沉默,最后叹息一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