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要留清白在人间(2/2)
石亨本是于谦推荐提拔起来的将军。当年,他违犯军规被削职,是于谦爱惜他的才能,奏请明代宗特赦重用,使其有机会在北京保卫战中立功,获封世袭侯爵。</p>
对此,石亨最开始是感恩的。他上书推荐于谦之子于冕进京任职,明代宗也批准了,但是于谦坚决不同意。他说:“国家多事之秋,臣子不应顾及个人恩德。石亨身为大将,不举荐将士能人以补益国家却只推荐我的儿子,这能得到民众认可吗?我绝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p>
石亨羞愤交加,从此也恨上了于谦。</p>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当于谦始终保持品行的高洁时,他渐渐没有了朋友。</p>
幸好还有一个人关心他。</p>
于谦勤勉政事,经常通宵上班不回家,由此引发比较严重的痰症。明代宗于是派太监兴安等人轮流前去探望,并赐予他衣服、用品,甚至包括开胃用的醋菜。</p>
有人诟病明代宗太过宠信于谦,太监兴安却看得明白,他说于谦日夜为国分忧,不问家产,朝廷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p>
但明代宗现在已自身难保了,明英宗复辟以后,他被软禁起来。</p>
于谦则当庭被捕入狱。对于如何处理于谦,明英宗犹豫不定:他不是自己人,杀了才无后顾之忧,但他又是大功臣,杀之无名。</p>
对于明英宗的犹豫,徐有贞只用九个字就坚定了他的决心:“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无故诛杀于谦确实没有道理。但如果不杀于谦,明英宗复辟登基的举动更没有道理。</p>
于谦被判斩立决。这是一个类似岳飞的莫须有之罪,史载:天下冤之!</p>
他的政敌甚至上书说于谦罪该灭族,且他推荐的所有文武官员都应该被处死。刑部官员顶住压力,坚持要求维持原判,这才没有酿成更大的冤案。</p>
据说行刑当天,天空阴云密布,于是天下人都说于谦是冤枉的。</p>
宦官曹吉祥是于谦的政敌,他手下有个名叫朵儿的人在处死于谦的地方,痛哭酾酒祭奠。曹吉祥大怒,用鞭子把他抽得皮开肉绽,但是这个朵儿第二天一瘸一拐地继续来洒酒祭奠。</p>
于谦死后,官兵按惯例抄家,发现家无余财,唯一奇怪的地方,是正屋被锁得严严实实。官兵撬开门锁,发现里面只有明代宗赐予的蟒袍和剑器。</p>
孙太后获悉于谦死讯后,为之叹息好几天,搞得明英宗也后悔起来。</p>
都督同知陈逵这才有机会,悄悄收敛了于谦的尸体。一年后,由其养子于康归葬于杭州西湖南岸三台山。</p>
明英宗复辟以后,因为担心朝臣结党营私,于是起用锦衣卫为耳目,结果把石亨、石彪叔侄的罪行一点点揭发出来。石亨的亲信陈汝言继任兵部尚书一职后贪赃枉法,大肆收受贿赂。事发之后,明英宗召集大臣,黑着脸质问石亨:“于谦死时身无余财,陈汝言为何这么多?”石亨无言以对。</p>
不久边疆再起战事,明英宗放眼朝堂,忽然发现无人可用。恭顺侯吴瑾轻声说道:“如果于谦在,定不会如此。”明英宗也为之无言以对。</p>
这一年,徐有贞被充军流放。几年后,石亨被捕入狱,死于狱中。宦官曹吉祥谋反未遂,被灭族。他们死有余辜。</p>
于谦则永垂青史。若干年后,《明史》为其立传,赞曰“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p>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20)跟着姓名学国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