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诗歌的盛唐(一)(1/1)

唐朝留给我们的,不只有一个让人无限向往的极盛帝国,还有无数脍炙人口的唐诗。 疆域面积超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唐朝,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帝国,也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文明。其物质之富庶繁华,民族之自强自信,文化之丰美繁荣,均臻至中华两千年封建帝制之顶峰。而诗歌,是唐朝文化艺术的不二代表,一如先秦文章、汉赋与宋词。 据全唐诗统计,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涌现出两千三百多位有名有姓的诗人,创造出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个数字,超出自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间留存的诗歌总数近三倍! 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座巍峨耸立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鲁迅先生甚至认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但是,唐诗不仅是艺术的丰碑,也是历史的鸿章。它既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无可取代无可超越的绝世瑰宝,也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唐朝历史、经济、文化、风俗、民情的绝佳窗口。 唐诗的兴起,也许要从初唐四杰说起,要从沈佺期、宋之问说起,要从杜审言、陈子昂说起。 出生于公元645年的杜审言是唐高宗年间进士,武则天时期曾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这位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极其狂傲,他曾毫不客气地自诩“比起我的文章,屈原、宋玉只能做衙官,比起我的书法,王羲之只能做学生。” 他的孙子杜甫也不客气地作诗称“吾祖诗冠古”。 大约出生于公元659年的陈子昂,在唐睿宗年间进士及却已年逾不惑。 李白出生三年后,散骑常侍、渤海侯高适出生了。 十一年后诗圣杜甫出生了。这一年,唐睿宗退位让贤,李隆基登基为帝,改元先天。 再过三年,大唐四大边塞诗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岑参出生。 他们撑起了诗歌的盛唐。 李白也许出生于四川江油,但也许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碎叶城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这座由唐朝在西域设置的重镇,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它建置于公元679年唐高宗年间,公元719年,唐玄宗将它割让予西突厥的突骑施汗国。 如今,它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时至今日,我们登临这座已废弃的古城遗址,仍然可以清晰看到当年唐军修建的残壁断垣,长达二十六公里。 沧海桑田,一直如斯。 令人欣慰的是,无论碎叶城现于何处,李白生于大唐,长于大唐,名盛于大唐,死于大唐。终其一生,他都生活在大唐境内,他是如假包换、不折不扣的唐朝人。 所以,诗仙只能是中国的。 公元718年,李白十八岁。此时的碎叶城还未割让予西突厥,李白已来到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市境内)读书游学。 因为是商人之子,李白无缘科举考试。为当官他用尽了法子,包括先后娶故宰相许圉师、宗楚客之孙女为妻,包括干谒献赋谋仕等等,只可惜也只得一个闲职翰林待诏。 相比起来,王维的仕途顺利太多。 公元715年,少年王维来到长安,很快以诗画之名动京城。寓居长安两年,王维作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年后,王维高中状元而入仕,历经仕途起伏、安史之乱,最终官至尚书右丞。 李白和王维,这盛唐诗名最盛的两位大诗人出生于同一年。他们有共同的知己玉真公主,也有共同的好友孟浩然。 他们的名字甚至极有渊源。 诗仙李白号青莲居士,源出《维摩诘经》之青莲佛典。李白崇道亦喜佛,他最尊崇的佛家人物之一,便是在家菩萨维摩诘。 诗佛王维,字摩诘,更是以维摩诘为佛学偶像。 然而奇异的是,这两位盖世诗才似乎从未有过人生交集。 盛唐诗人最伟大的风云际会,发生在公元744年,此时已是唐玄宗天宝年间。 这一年盛夏,李白来到东都洛阳,遇到了同样求仕无门的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颗诗星相会,碰撞出辉耀千古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