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唐隆政变与先天政变(1/1)
上九:王用出征,用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君王领兵出征,奖励杀死敌人的将士,抓获很多俘虏,没有灾殃。 公元710年7月21日,唐中宗驾崩不足一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瞒着相王李旦发动唐隆政变。这是一代帝王李隆基第一次领军厮杀,但他仿佛已经历无数沙场征战一般,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一举诛杀韦太后、安乐公主,彻底覆灭韦氏集团。着名女官上官婉儿也死于乱军之中。 次日凌晨,李隆基出宫拜见李旦,禀明政变经过并叩头谢罪。李旦流泪抱着他说:“大唐宗庙社稷得以保全,全是你的功劳!” 安国相王李旦来到宫中,与唐殇帝李重茂登上城楼安抚百姓,并免去全城百姓一半赋税。不日,唐殇帝下诏传位于叔叔李旦。李旦坚辞无果后,第二次登基为帝。 禅位仪式颇为戏剧。 其时尚处国丧期间,皇帝龙椅座东朝西,正对着唐中宗的梓宫,旁边则恭站着相王李旦。 太平公待群臣就位,当即宣布:皇帝为稳定国家局势,决定禅位于相王李旦。 唐殇帝李重茂闻言,一时百感交集,不知所措。于是传位诏书已宣读完毕,新帝等着登基,故帝却依然呆坐龙椅不动。这就颇为尴尬了。 幸好太平公主反应快,赶紧抢到御座前说:“孩子,这个位置不属于你了!”一把把他拉下来,又走到棺材边拉着李旦坐上龙椅,然后走下去率领群臣山呼万岁。 唐隆政变的最终结果是,唐殇帝李重茂即位不足一月即禅位,唐睿宗李旦复辟,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也变得更大了。 皆大欢喜,除了唐中宗一脉。 太平公主(665年-713年)也是一个传奇女性。她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亲妹妹。 她身体丰腴,方额广颐,而且“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的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因此非常宠爱她,经常和她商议政事,但要求她保密。她先后参与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连续拥立唐中宗和唐睿宗复位。 唐中宗李显复位以后,太平公主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因此与安乐公主的矛盾激化。她拥立唐睿宗复位以后,权势达到顶峰。 凡遇朝政大事,唐睿宗必征询她的意见。 一般来说,凡是太平公主同意的,唐睿宗也会同意。但并非没有例外,因为唐睿宗还有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人。 于是每当宰相奏事,唐睿宗总有经典两问。第一问,这事和太平公主商量过吗?第二问,这事和三郎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的肯定答复后,唐睿宗才会签字画敕,表示同意。 所谓三郎,就是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皇太子李隆基。 唐睿宗的原意,也许是想给予两位从龙功臣充分的尊重,但结果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人出现矛盾,引起权争。 率先出手的人当然是太平公主,因为她年纪更大,且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是李隆基而不是她。 为保住权势地位,太平公主开始散布流言,声称李隆基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为此,唐睿宗不得不诏告天下臣民,以平息流言蜚语。 太平公主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派人监视李隆基,并事无巨细报知唐睿宗,这让李隆基越来越感到不安。 不久,太平公主自觉时机已成熟,开始联络朋党准备劝谏唐睿宗废黜太子。她打算拉拢宰相韦安石参与,却被拒绝。 太平公主的作为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唐睿宗曾为此秘密召见韦安石,询问他朝廷百官是否大多已归附太子。 韦安石的回答是:这种亡国之言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迷惑。 很不幸,太平公主当时正在隔间偷听君臣对话,她开始散布各种流言,试图将他陷害下狱。很幸运,另一位宰相郭元振舍命相救,两人一起被贬谪外放。 太平公主着急了,开始不按套路出牌。 公元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在宣政殿光范门前,公然拦住各位宰相,劝说他们改立太子。宰相们大惊失色,宋璟更是大声质问: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莫大的功劳,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眼见太平公主与皇太子的矛盾愈演愈烈,唐睿宗颁布诏书命太子监国。 公元712年9月,天现彗星。太平公主趁机向唐睿宗进言说,彗星出现意味着着除旧布新,预示皇太子将要成为天子。 她的本意是暗指太子篡位,借此引起李旦猜忌,但不料弄巧成拙。 经历过无数权争的唐睿宗早已心灰意懒,竟然顺水推舟决定传德避灾。他禅位于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以及军政大事的决定权,并且每五日在太极殿接受群臣朝贺。 唐睿宗的让位,竟然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 其时的太平公主拥有强大势力,七位宰相有五人出自她门下,文武百官也大都依附于她。她再度公然提出废掉皇帝,但因宰相陆象先强烈反对而未果。 太平公主想要权力,李隆基也想要权力,于是武则天之后的大唐宫廷爆发了第四次宫廷政变。 太平公主和窦怀贞、崔湜、太子少保薛稷等人合谋,计划在李隆基饮食中下毒,并准备以御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 公元713年7月29日,李隆基抢在太平公主之前发动了先天政变。他亲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只以武装家兵三百余人骑马便将太平公主党羽诛杀殆尽,太平公主则被赐死。 唐睿宗自此正式归政,李隆基终于彻底掌握皇权,改年号开元。 我们拭目以待吧!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的最鼎盛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