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底层百姓的悲惨现状(1/2)
在汲县破败的县衙安顿下来后,孙专员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士绅送的礼物登记造册,交给随行而来的监察司专员。</p>
处理好士绅们的礼物,孙专员找来老吴和王工头。</p>
一路上,孙专员和两人的关系已经非常好好了,所以他也不避讳,问道:“老吴、老王,刚刚进城的时候,我发现你们的情绪不对。”</p>
“你们的仇人,是不是就在士绅中间?”</p>
老吴点点头,道:“对,就在他们中间,就是那个尖嘴猴腮,眼睛上有黑眼圈的家伙。”</p>
“对,就是这家伙。”王工头也附和道,“别看他人模狗样的,他们家就是吴家庄的土皇帝,残害良民,无恶不作。”</p>
孙专员道:“说说他的事。”</p>
“他叫吴良!”</p>
老吴介绍道:“往上数十几代,我和他还算是本家,自从他们家祖上出了一个进士后,他们就发达起来了,后代儿孙中,最差也有秀才功名。”</p>
“孙专员,你也知道,只要有功名在身,在大明发家的速度那是很快的,吴良祖上一开始不过是个小地主,只有一百多亩土地,日子也就比普通人家过得好一点。”</p>
“自从吴家出了一个进士后,吴家庄方圆五百里的土地,都成了他们家的地,周遭的百姓也一步一步沦为他们家的佃户。”</p>
“有了钱之后,吴家又开始涉足县城中的产业,这汲县县城中,有五分之一的产业都被吴良家掌控。”</p>
孙专员冷笑一声,问:“你和老王以前都是吴家的佃农吧?”</p>
“我家是!”</p>
王工头点点头,道:“老吴不是,毕竟他们算是本家,而且地也不多,吴家倒是没有对他们家下手。”</p>
“没有下手个屁!”老吴恨声道,“祖辈上那点香火情早就没有了,吴良的老子还在世的时候,不是提议修祠堂,就是提议修族谱。”</p>
“他们家那么多地,那么有钱,修祠堂修族谱这种事情他们自己干不就好了,非得让大家一起捐资。”</p>
“他们是大户人家捐一点钱也不会伤筋动骨,可是我们小门小户,一年收获的粮食养活一家老小都是奢望,哪有闲钱搞这些有的没的。”</p>
“吴良的老子不止一次上门逼迫我父亲,让我父亲把土地投献到吴家的名下。”</p>
“他老子倒是说得好,说什么土地投献到他们家名下,就可以不用缴纳皇粮国税,而且他还可以帮我们家出修祠堂和修族谱的钱。”</p>
“我呸!说得冠冕堂皇,不就是看上了我们家那几十亩地吗?”</p>
孙专员从老吴的讲述中发现一个重点,他笑着问:“也就是说,吴良家已经好多代人没有纳税是吧?”</p>
“这个我不知道。”王工头摇摇头,“我们家给吴家当佃农的时候,佃租是三七开,我们家拿三成,其余七成都被吴家收走了。”</p>
“据吴家的管家说,吴家虽然收了我们七成,但是吴家最多能得两成,其余五成是要交给朝廷的。”</p>
“吴家的管家经常给我们说,不是吴家非要收七成,而是朝廷收得实在太多,他也没办法,有时候年成不好的时候,吴老爷还要替我们垫交税赋。”</p>
“吴家的管家还说,若不是吴老爷在上面护着我们,朝廷非得把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剥皮抽筋不可。”</p>
“所以我们要感谢吴老爷给我们一条活路。”</p>
王工头的讲述让孙专员目瞪口呆,在吕宋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厚颜无耻的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