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两军汇至朝城(1/2)
在百无聊赖中,刘玄统领大军一路徐徐行进,直到跨过郓州,抵达北京大名府地界时,才遇到一座有官兵坚守的城池。</p>
那处城县毗邻郓州,亦是紧靠黄河东流,故在得知梁山有大军来袭时,县令早早便向梁中书求援了。</p>
童贯自逃到大名府,便一直在想着如何将功折罪。</p>
当时得知梁山有兴兵来犯之意,童贯是又惊又喜。</p>
惊的是梁山兵锋太盛,他有点担心大名府会守不住,可在知晓梁山只是来了四万军马后,他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来了。</p>
北京大名府是大宋重镇,墙高池深,兵甲无数,持枪披甲之士有数万之众,虽比不上久经战阵的西军精锐,但在大宋亦是数得上名号的。</p>
自古常言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p>
这句话说的是攻坚围城的打法,需要根据双方兵力有所变化,绝不能埋头硬干。</p>
大名府内有万军士,梁山若要攻打大名府,至少也得倍数于官军,不然就是徒劳一场。</p>
可童贯晓得梁山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梁山敢出兵四万来攻打大名府,其中一定是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p>
童贯想了又想,最后一脸肯定的表示梁山是来追击他的,前次高俅血淋淋的下场就是证据。</p>
梁山肆意妄为,明显干掉了一个太尉还不够,且自己的地位又比高俅重要许多,那么梁山这些胆大包天的强人很有可能是要专门来拿自己祭旗,好以此壮大梁山声威。</p>
童贯越是猜想,心中就越是五味杂陈。</p>
想他堂堂一朝太尉,怎得就会落得这般狼狈下场呢?</p>
眺望着梁山所在的方向,童贯只觉心中一阵烦闷,恨不得将领头的刘玄等人都放下大牢,好生折磨一番,才可解他心头闷气。</p>
梁中书是个贴心的,不用童贯明言,他就已经有为童贯报仇的想法了。</p>
童贯和蔡京的关系十分不错,甚至两家还一度险些结为儿女亲家,若不是中间出了点小意外,梁中书可能都要称童贯一声叔父。</p>
因此童贯来到大名府后,梁中书是早晚拜会,不曾有半点冷落。</p>
如今听闻梁山还敢追来,梁中书当即决定为童贯出一口恶气。</p>
虽说童贯十万大军都不是梁山敌手,但梁中书浑然不惧。</p>
只有见识过广阔天地,才能知晓天地间的浩瀚,以及自己那渺小的身影。</p>
梁中书没有来到大名府以前,他一度觉得东京城内的八十万禁军最是威风,但见识过大名府的一切的,他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精兵悍将。</p>
大名府守军和禁军一比,梁中书不敢直言,但他已是看不上禁军的。</p>
童贯在西军能闯出硕大名声,教赵官家都另看一眼,靠的是西军那群能打能杀的莽汉,而不是那劳什子的八十万禁军。</p>
现下好不容易有群不知死活的贼寇千里迢迢前来送死,梁中书是十分欣喜的。</p>
他尊敬童贯,可不代表他没有上进心。</p>
童贯能靠西军博得官家重视,那他同样也能靠着大名府军马在官家面前占据一席之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