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立后晋——石敬瑭(1/2)

石敬瑭,沙陀族,太原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以善射被李嗣源倚为心腹,李嗣源讨赵在礼,至魏州,石敬瑭统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石敬瑭因此先后被任命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节度使。李嗣源死,子李从厚继位,为闵帝,加石敬瑭中书令,调任成德节度使,后又镇守太原。李从珂反,闵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挟留在卫州。不久,闵帝为李从珂所杀,李从珂即位,为末帝,末帝猜忌石敬瑭,命石敬瑭移镇天平军。</p>

石敬瑭遂与桑维翰、刘知远等谋反,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后晋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每年献帛三十万匹。后晋和契丹合兵攻克洛阳,后唐灭亡,石敬瑭迁都汴州,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改洛阳为西京。在位期间,连年发生兵乱,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吐谷浑活动于河东,对契丹造成威胁,石敬瑭因此受到责问,忧郁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p>

石敬瑭,父亲名叫臬捩[niè liè]鸡,西部少数民族,后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后,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因善骑射而投奔李克用,官至洺州刺史。石敬瑭生于太原汾阳里,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时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对他很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李存勖听说他善于骑射,把他提拔到自己身边,李嗣源请求将他调往军中,李存勖同意了。李嗣源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号称“三讨军”,视他为自己的心腹之将。</p>

此后,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成为李存勖的一员骁将,在和后梁大将刘鄩对阵交战时,刘鄩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军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事后李存勖称赞他勇猛威武,抚摩着他的背脊说:“大将门下出强将,这话不错啊”,并颁赐给他财物,又亲自送给他酥食,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p>

除了救李存勖之外,石敬瑭还多次救过他的岳父李嗣源。李存勖、李嗣源与刘鄩战于莘城,李嗣源与石敬瑭陷于阵中,石敬瑭挺身挥剑,来回辗转苦斗,奔跑数十里,大败刘鄩。晋军和后梁大将贺瑰激烈争夺黄河沿岸时,晋军先攻下了杨柳镇,李嗣源却中了刘鄩的埋伏,危急时刻又是他这个爱婿率军殿后,拼死掩护他撤退,才得以领兵突出重围。</p>

不久后,梁晋又大战于胡柳陂,由于李存勖的冒险出战,使大将周德威不幸战死,石敬瑭又率领他的左射军和李嗣源一起重整军队,将后梁军队杀得损失殆尽。石敬瑭跟随李嗣源在德胜渡击败后梁大将戴思远,斩首两万多人。在胡卢套作战,后唐军队逐渐败退,石敬瑭迎着敌军精锐,拔出长剑,杀开血道,用身体保护李嗣源撤退,敌人干望着他,无人敢上前阻击。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观察梁军阵地杨村寨,部下都没有披甲,突然敌军出其不意,用武器掩袭李嗣源,兵刃将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石敬瑭手持战戟冲上前,用力一击,几个凶悍的敌人从马上滚落下来,李嗣源才免于一死。</p>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派李嗣源越过黄河,孤军深入袭取郓州。郓人开始没有发觉他们,石敬瑭率领五十个骑兵跟随李嗣源渡过济水,突袭东门进到了城内,郓兵前来阻击,石敬瑭被刀刺中,仍像羽翼那样保护李嗣源,把士兵部署在大道上,坚守不移,等到后续骑兵接连不断地到来,才攻取了郓城的中心地带,而占据了郓城。接着平定汴水,灭掉了后梁宗室,成就了庄宗一统天下的局面,促成李嗣源建立不朽的功绩,其中石敬瑭与李从珂功劳最大,庄宗时石敬瑭官位不显赫是因为不喜欢自我夸赞的原因,这只有李嗣源心里明白。</p>

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救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难题时又是他为李嗣源分析局势,指点迷津。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劝李嗣源顺应时势,在兵乱时追求帝位。</p>

在赵在礼兵变魏博时,朝廷派遣元行钦去招降而未成功,大家议论纷纷,认为非李嗣源不能招降赵在礼,李存勖于是任李嗣源为统帅,派去镇压,但到了魏州时,自己的军队也发生了兵变,请求李嗣源在河北称帝。</p>

李嗣源对李存勖没有二心,接受了霍彦威的劝谏,这时就想只身回去向李存勖言明真情,石敬瑭极力反对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他说:“岂有在外领兵,军队发生兵变后,其主将却没事的道理?况且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势迅速南下。我愿领骑兵三百先去攻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李嗣源这才醒悟过来,立即派他领兵先行,自己随后跟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石敬瑭在黎阳渡过黄河,占领汴州,等到李嗣源进入汴城,庄宗也亲自率领军队到达离汴城五里路的西北部,庄宗登上高城叹息说:“我不能成就大事了!”因此跟随庄宗的士兵大量溃散,前来归顺李嗣源。李嗣源马上派遣石敬瑭率领士兵担任前锋,奔赴汜水关,庄宗遇内乱而亡。李嗣源进入了洛阳,嘉奖石敬瑭的功劳,由总管府都校提拔为陕州府兵马留后,最后李嗣源像石敬瑭预料的那样登上帝位,石敬瑭也因功被加封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还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p>

石敬瑭加封检校太傅兼六军诸卫副使,进爵位封为开国伯,任御营使,快速地平定汴州节度使朱守殷的叛乱。因功擢升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总指挥使兼六军诸卫副使,加封爵位为开国公,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名号。</p>

东川节度使董璋叛乱,石敬瑭任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兼理东川行府事务。因蜀道险要艰难,粮食运输不能供上,明宗下令班师回朝。</p>

秦王李从荣上奏北方契丹、吐浑、突厥犯边,需要一名大将统帅边军,众臣认为只有石敬瑭和康义诚能够担当。石敬瑭本来就不愿做禁军副帅,自愿北上,加封兼任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另兼职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地军队蕃汉马步军总管,改赐“竭忠匡运宁国功臣”名号,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p>

在中兴殿宴饮,石敬瑭捧杯为明宗祝寿,趁便上奏说:“我虽微小怯懦,想到边陲大事,岂能不竭力尽忠,只是我远离京都,长久见不到皇上,不能随时申报。”石敬瑭再拜告辞,明宗流泪打湿了衣襟,左右近臣奇怪明宗过度悲伤,后来果然从此与石敬瑭永诀,没能再度相见了。李嗣源病死后,石敬瑭听到消息,如丧考妣,悲痛不止。</p>

李从厚继位,为后唐闵帝,石敬瑭被加授中书令,调任镇州成德军节度使,让在陕西的李从珂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因此发动了岐阳兵变,最后用李从厚派去镇压他的将士归降于他,然后领兵杀向洛阳,李从珂又让石敬瑭去商议军国大事,石敬瑭在路上遇到从洛阳逃出来的李从厚,李从厚的随将嫌石敬瑭不保李从厚,短兵相接后,石敬瑭就将李从厚的随从全都杀死,然后将李从厚幽禁起来,去向李从珂请功,最后李从珂派人将李从厚杀死。</p>

李从珂继位以后,任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虽然石敬瑭帮他除掉了李从厚这个后患,但并没有信任他,反而将石敬瑭当成最大的威胁来对待,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根据地。</p>

在石敬瑭到首都参加完李嗣源的葬礼之后,也不敢提出要回去,害怕李从珂起疑心,所以整天愁眉不展,再加上他当时有病,最后竟瘦得皮包骨,不像个人样。妻子李氏赶忙向母亲曹太后求情,让李从珂放石敬瑭回去。李从珂虽然不是曹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曹太后从小对他如同亲生一样,又见石敬瑭病成这样,估计难以构成什么威胁,于是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让石敬瑭回到了河东,没想到这次竟是纵虎归山,后唐亡于他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