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威慑蕃戎——刘澭(1/1)
刘澭,幽州昌平人,唐朝中期将领,尚书右仆射刘怦次子,中书令刘济异母弟。喜读书,擅武艺,因帮助刘济袭任卢龙节度使,被授为瀛州刺史,后在继承人问题上与刘济不和,遂率所部军民一万余口归顺朝廷,受唐德宗嘉许,被授为陇右经略使、秦州经略使、秦州刺史。刘澭治军严整,轻财爱士,颇得人心,为外族所畏惧,刘澭病重辞官,于入朝途中去世,年四十九,获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景”。 刘澭,卢龙节度使刘怦次子,他喜欢读书,擅长武艺,轻财爱士,颇得人心,侍奉幽州节度使朱滔时,常为朱滔陈述逆与顺的道理、君臣间的名分,抑止其反叛之心。刘怦接替朱滔担任卢龙节度使,但他在不久后便病重,在此期间,刘澭在父亲身旁侍奉汤药,未曾离开。刘怦去世,刘澭的异母兄长刘济正在莫州,来不及赶回,刘澭便以父亲的名义召回刘济,将幽州军府交给他,刘济得以继任卢龙节度使,刘澭于其中起重要作用。 刘济感激刘澭帮助自己袭位,因而任命他为卢龙军辖下的涿州刺史,之后转为瀛州刺史。瀛洲“东负沧海,南驰诸夏,地饶俗杂”,以难以治理闻名,刘澭以身作则,为政平允,使瀛洲治安大为改善,百姓的生产得以恢复。不久后,刘澭被加授御史中丞、本道节度瀛州兵马留后之官,其后又兼任御史大夫、行军司马,后因其母越国夫人逝世,刘澭离职服丧,服丧期满后,被加授为银青光禄大夫。 在刘济刚刚袭任卢龙节度使时,曾答应将来由刘澭接任节度使,但不久后,刘济任命自己的长子刘绲为卢龙节度副大使,刘澭大感怨愤,便擅自向朝廷上表,请求派兵一千人参加防御吐蕃,刘济闻讯后大怒,派兵击破刘澭所部。刘澭为刘济所逼迫,便向朝廷请求到西边去保卫陇坻地区,他率领部下士兵一千五百人,以及男女家眷一万余口前往京城,由于号令严明整肃,沿途秋毫不犯,没有一个人强夺百姓的家畜,德宗对此颇为嘉许。 朝廷割凤翔府的普润、麟游等县为行秦州,特授刘澭为陇右经略使、秦州经略使、秦州刺史,以普润县为治所,后徙镇泾原。刘澭不让人敲着木梆在军中巡夜,也不设置音乐,士兵患病,刘澭总是亲自前往看望,士兵死后,刘澭也亲自去前往哀哭。 唐顺宗李诵即位,加刘澭检校工部尚书之职,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发动政变,迫使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顺宗被尊为太上皇。此事发生后不久,有一位山人罗令则从长安前往普润县,诈称太上皇的诰命,向刘澭征调兵马,并劝说他再行废立之事,刘澭并不听信,而是将罗令则捉送长安,朝廷最终将罗令则连同他的同伙一并杖杀。 朝廷记录刘澭的功劳,升秦州为保义军,特授刘澭为首任保义军节度使,并加检校兵部尚书,封彭城郡公,食邑两千户。保义军,为西北外族所畏惧,外族不敢入侵,刘澭常生喟叹,有收复河湟地区的志向,他屡次向朝廷进言此事,但都未被采纳。 刘澭患病,他登记所部士兵,并请朝廷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获准入朝后,于归途中在岐山县去世,享年四十九岁,朝廷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谥号“景”,朝廷下诏,葬刘澭于京兆万年县的少陵原。 刘澭,早年在瀛州任刺史时,宽大为政,革除旧弊,改善民生,统领秦州期间,他既能“推诚待下,爱士如身”,又敦尚儒学,喜爱贤才,使得秦州防卫稳固、风俗一变。 在秦州十余年,安民练兵,使“十五年间,烽燧无警,数千里内,兵防倚重”,西北吐蕃等外族颇为畏惧,不敢进犯,他两次向朝廷进献收复河湟之策,但阻于朝廷和战不定,无意西进,始终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