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创颜体书——颜真卿(1/1)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琅琊临沂人,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出身琅琊颜氏,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颜氏家族本籍琅玡临沂,但自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起,颜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长安。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殷夫人非常孝顺,随殷夫人南下,寄居苏州外祖父家,就读于京师长安的福山寺。 颜真卿因殷夫人病逝,赴洛阳丁忧三年,回到长安后,并中博学文词秀逸科,被任命为醴泉县尉,迁长安县尉。经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在巡视过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狱,受百姓称赞,巡查河东时,劾罢不孝的朔方县令郑延祚,使其被朝廷下诏终身禁止录用。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因受宰相杨国忠厌恶,被外调为东都采访判官。次年,再任殿中侍御史,转任武部员外郎,因杨国忠的排挤,被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 平原郡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当时安禄山谋反的迹象已显露出来,颜真卿便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安禄山果真认为他是个书生,不足忧虑。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骑快马到长安向玄宗报告。玄宗初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到京,玄宗大喜,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当时,平原郡有三千静塞兵,他又增招士兵一万人,派录事参军李择交统领,任用刁万岁、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等人为将领,分别统领军队,在城西门盛大地犒劳士兵,颜真卿慷慨陈词,泪水直流,全军都感奋。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长史王怀忠、景城司马李、邺郡太守王焘各领军来归附他,朝廷命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渡河援助。 叛军攻下洛阳,派段子光送李憕、卢奕、蒋清的头到河北示众,颜真卿担心大家害怕,哄各位将领说:“我一向认识李憕等人,这些头都不是他们的。”于是,杀了段子光,把三颗头藏起来,过了些时候,用草编做人身,接上首级,装殓后祭奠,设灵位哭祭他们。此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杀了叛军将领李钦凑等人,清除了土门的敌人,十七个郡同一天自动归顺朝廷,推举颜真卿为盟主,有二十万兵力,截断了燕赵的交通联络。朝廷任命颜真卿为户部侍郎,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讨伐叛军,颜真卿任李晖为自己的副手,而任李铣、贾载、沈震为判官。不久,被加拜为河北招讨采访使。 清河太守派郡人李萼来向颜真卿求援,李萼建议颜真卿联结清河郡,利用其钱粮,颜真卿便派出六千援兵,又向李萼求计,李萼说:“朝廷派程千里统帅十万军队,自太行山向东进发,准备兵出山郭口,限制叛军前进。您如果攻打魏郡,杀掉叛将袁知泰,用精兵打下山郭口。迎接朝廷的军队出山郭口攻打邺城、幽陵,平原、清河两郡共十万军队攻向洛阳,分出精锐部队控制要冲。您坚守不与敌人交战,不超过几十天,叛贼必然溃败,自相残杀而死。”颜真卿同意,就传送文告给清河等郡,派大将李择交、副将范冬馥、和琳、徐浩与清河郡、博平郡的五千军队驻扎在堂邑。袁知泰派白嗣深、乙舒蒙等领兵二万交战,叛军战败,被斩了一万多颗首级,袁知泰败逃到汲郡。 叛军大将史思明围攻饶阳,派游军截断了平原郡的救兵,颜真卿担心不敌叛军,便写信请贺兰进明同来,许诺把河北招讨使之职让给他。贺兰进明在信都作战失败,恰逢平卢将领刘正臣据渔阳起义,颜真卿想坚定他的信心,派贾载渡海送去十多万军费,并用自己十岁的儿子颜颇做为人质,众人坚决请求将颜颇留下,颜真卿不听。 唐肃宗在灵武登基,颜真卿多次派使者带着用蜡丸封的信向李亨汇报军政事务,李亨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复任河北招讨使。当时军费困难,李萼劝颜真卿收取景城的盐资源,让各郡之间互相调济,保证了军费供给,理财家,慰勉说:“朕的儿子每次外出,朕都谆谆教育他,所以不敢失礼。管崇嗣年老腿跛,你暂且宽容他。”百官由此都严肃守礼起来。长安收复后,李亨派左司郎中李选祭宗庙,在祝词上署名“嗣皇帝”,颜真卿对礼仪使崔器说:“太上皇还在川蜀,这样行吗?”崔器立即报告李亨更改,李亨因此赞赏颜真卿的才识,颜真卿又建议在长安郊野筑坛,由李亨向着东方哭祭,然后再派出礼仪使,李亨未采用此建议。宰相厌恶颜真卿直言劝谏,调他出京任冯翊太守。转任蒲州刺史,封丹阳县子,又被御史唐旻诬陷,降为饶州刺史。 颜真卿任浙西节度使,淮西节度副使刘展将要反叛,颜真卿指示预先做好战备,都统李峘认为他无事生非,反而攻击他,李亨因此召颜真卿为刑部侍郎。刘展后起兵反叛,渡过淮河,李峘逃奔江西。权宦李辅国将太上皇李隆基迁居西宫,颜真卿率百官问安,此举招致李辅国的厌恶,致仕其被降为蓬州长史。 太子李豫即位,起用颜真卿为利州刺史,没有下任命书,改任吏部侍郎,又授荆南节度使,还未赴任,改拜尚书右丞。为躲避吐蕃入侵,李豫避难陕州,颜真卿请求让自己奉诏召仆固怀恩回朝,但李豫不同意。李豫回京,颜真卿请李豫先参拜陵墓宗庙,后在正殿即位,宰相元载认为他迂腐,颜真卿生气地说:“这意见用不用在您,进言的人有什么罪过?但朝廷规章哪能经受您两次破坏呢?”元载记恨在心。 李豫命颜真卿以检校刑部尚书的职务任朔方行营宣慰使,劝说仆固怀恩入朝,颜真卿回答说:“陛下在陕州时,臣去用忠义的道理质问他,让他前来奔赴国难,他还有可来的道理。如今陛下已经回宫,他进不是勤王赴难,退则无法向大家解释,这时去召见他,他怎么肯前来呢!再说,告仆固怀恩谋反的人,仅有辛云京、骆奉仙、李抱玉、鱼朝恩四人而已,其余大臣都说他冤枉。陛下不如用郭子仪取代仆固怀恩,这样可以不战而使其臣服。”李豫同意,颜真卿因而留在京城主持尚书省事务,改封鲁郡公。 元载结党营私,怕群臣奏报李豫,因而让他下诏,让群臣进言时,都经自己审查才能上奏,颜真卿上奏劝阻,于是宦官在朝廷内外传播此事。怀素返回故乡,绕道东都洛阳南下,拜会颜真卿,颜真卿是位爱才之人,他把“十二笔意”即“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等传授给了怀素。颜真卿并为怀素作《怀素上人草书歌序》,极称怀素草书的精绝,从怀素晚年写的《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中可以看出,怀素后期草书也得力于颜真卿传授的笔法,他们的这次相遇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段千古美谈。 颜真卿掌管太庙的事务,说祭器没有整治,元载认为他诽谤朝廷,将其贬为峡州别驾,后改任吉州司马。颜真卿改任抚州刺史,后任湖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颜真卿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他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颜真卿,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元载被杀,经宰相杨绾、常衮举荐,颜真卿获召入朝,担任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李豫驾崩,颜真卿重任礼仪使,他上奏说前几朝皇帝追加谥号的礼节繁复,请按初定的礼节为准,颜真卿的意见遭袁傪排斥,往往无法上报朝廷。时值战乱之后,典章法令废弛,颜真卿虽然博古通今,但他的建议多被权臣阻扰,难以实施。 颜真卿因刚正而得罪宰相杨炎,被改为太子少师,仍兼礼仪使,到奸相卢杞掌权后,更加厌恶颜真卿的刚正,改授他为太子太师,罢免其礼仪使一职。卢杞还多次派人探听哪一个方镇方便些,准备把他排挤出京都,颜真卿去见卢杞,告诉他说:“你先父卢中丞(卢奕)的头颅送到平原郡,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您忍心不容忍我吗?”卢杞表面惊惶地下拜,但内心却恨之入骨。 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 颜真卿到后,李希烈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时,李希烈让自己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开始宣读圣旨,那些人就冲上来,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他又是谩骂,又是威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才用身子护着他,命众将退下,让颜真卿住进驿馆。李希烈逼他写信给朝廷,来洗刷自己的罪行,颜真卿不听,李希烈就借他的名义派他的侄子颜岘,与几个随从到朝廷继续请求,李适没有答复。颜真卿每次给儿子写信,只告诫他们严谨地敬奉祖宗,抚养孤儿,从未有其他的话。 李希烈派李元平劝说他,颜真卿斥责李元平说:“你受国家委任为官,不能报答国家,想我没有兵杀你,还来诱说我吗?”李希烈请来他的同党,设盛会,唤来颜真卿,并指使戏子们借唱戏攻击和侮辱朝廷。颜真卿愤怒地说:“您是皇帝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起身拂衣离去。李希烈非常惭愧。当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藩镇的使者都在座,对李希烈说:“很早就听说太师的名望高,品德好,您想当皇帝,太师来了,选人当宰相谁能超过太师?”颜真卿斥责说:“你们听说颜常山没有?那是我的兄长,安禄山反叛时,首先起义兵抵抗,后来即使被俘了,也不住口地骂叛贼。我将近八十岁了,官做到太师,我至死保持我的名节,怎么会屈服于你们的胁迫!”众人面尽失色。 李希烈最终将颜真卿逮捕,用甲士看守着,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传言说要活埋他,颜真卿约见李希烈说:“死生有命,何必搞那些鬼把戏!”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兵败时,李希烈命令把张伯仪的旌节以及被俘士兵的左耳送给颜真卿看,他痛哭扑地,气绝后又苏醒,从此不再与人说话。恰逢李希烈同伙中的周曾、康秀林想偷袭杀掉李希烈,尊颜真卿为帅,事情泄露,周曾被杀死,李希烈就把颜真卿押送到蔡州的龙兴寺。 颜真卿估计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写了给德宗的遗书、自己的墓志和祭文,指着寝室西墙下说:“这是放我尸体的地方啊!”李希烈称帝时,派使者问登帝位的仪式,颜真卿回答说:“老夫年近八十,曾掌管国家礼仪,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元人胡三省评此语“辞不迫切而义甚严正”。 后来,唐军攻势渐强,形势发生转变。李希烈派部将辛景臻、安华到颜真卿住所,在寺中堆起干柴说:“再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跳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与朱泚叛乱被杀,李希烈因而发怒,派宦官前往蔡州杀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宦官说:“应该赐你死。”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完成使命,有罪该死,但使者是哪一天从长安来的?”宦官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原来是叛贼,怎敢称诏!”随后他被叛军缢杀,终年七十六岁,嗣曹王李皋听到颜真卿死节的消息后,为他流下眼泪,三军都为之痛哭。 半年后,叛乱平定,淮西节度使陈仙奇派军将护送颜真卿的灵柩回京,颜真卿之子颜頵、颜硕至汝州襄城县迎丧,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另赠钱五十万、粟二百硕。朝廷录用颜真卿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朝廷授颜頵为河中户曹参军,“旌忠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