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坎坷的一生(1/1)
到了建炎三年,金兵再次渡过长江,继续南侵。宋高宗率领群臣仓皇南逃,陆宰则改变方向,投奔东阳。经过一番颠沛流离,陆家的生活才渐渐稳定下来。而此时的陆游,年仅四岁,尚在懵懂之中。 绍兴二十三年,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年轻气盛的陆游意气风发地踏上了前往京城临安的路途。这座繁华的都市,如今正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陆游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参加那场备受瞩目的锁厅考试。这是专门为现任官员以及那些承蒙皇恩庇佑的子弟们所设立的进士考试,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然而,陆游却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才华,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主考官陈子茂阅卷之后,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 原本一切都进展得十分顺利,但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原来,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这场考试,而且名次竟然排在了陆游之下!这让秦桧勃然大怒,他无法容忍有人超越他的孙子,于是便动起了心思,想要给主考官降下罪责。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次年。陆游再次参加礼部考试,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一展宏图。可惜事与愿违,秦桧得知消息后,立刻指使主考官不要录取陆游。就这样,陆游的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只能黯然神伤。自那以后,陆游便成为了秦桧的眼中钉、肉中刺。秦桧对他充满了嫉妒和怨恨,使得陆游的仕途变得异常艰难。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奸相秦桧因病去世,这对于南宋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此时,年轻的陆游刚刚踏入仕途,担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一职。没多久,他就被调往京城,出任敕令所删定官。 来到京城后的陆游,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积极向皇帝进言献策。当时,宋高宗赵构十分喜爱珍稀玩物,对此陆游深感忧虑。他认为皇帝这样做会有损自己的圣德形象,于是便劝谏皇帝要严于律己,不要过分沉迷于这些东西。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陆游发现杨存中掌管禁军时间过长,其权力日益膨胀,已经给朝廷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他挺身而出,向皇帝直言进谏,请求罢免杨存中的职务。高宗赵构听取了陆游的建议,将杨存中贬为太傅、醴泉观使,同时提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让他负责司法方面的工作。 陆游的这一系列举动充分展现了他的正直与忠诚。然而,在那个政治昏暗、奸臣辈出的时代,他的正义之举往往会引来无数的阻力和困难。但即便如此,陆游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毫不退缩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隆兴元年(公元 1163 年),南宋皇帝宋孝宗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任命张浚为都督,并由他来负责领导北伐战争。此时,作为一名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爱国诗人,陆游深知战争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上书给张浚,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尽早制定出全面而长远的战略计划,切勿轻率地发兵出征。 张浚听取了陆游的部分意见后,派遣手下大将李显忠和邵宏渊率领军队出击。他们成功地收复了灵壁和虹县,并进一步占领了符离地区。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李显忠和邵宏渊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和与矛盾,这导致了宋军在战场上的混乱和失利。最终,这场被称为“符离之战”的战役以宋军的惨败告终。 这场战败对南宋朝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时间,各种主张偏安一隅、妥协求和的论调开始盛行起来。面对这样的局面,张浚主动向皇帝上疏请罪,表示愿意承担责任。最终,他被贬为江淮宣抚使,失去了原有的权力和地位。 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濒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一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骑驴入川,颇不得志。次年,改任蜀州通判;五月,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陆游又改调嘉州通判。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陆游自号“放翁”,进行反击。六月,陆游奉命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以“祠禄”维持家人生计。淳熙四年(1177年)六月,范成大奉召还京,陆游送至眉州,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七月,陆游任满,朝廷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再次进入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