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来一场日本战国武将大乱斗(1/1)
“虽然我一生仇敌常伴左右,但是手下忠臣良将也有不少,即使是现在他们也可以为我所用。”原来织田信长的能力也是驱使鬼魂作战,只是仅限于自己的家臣。 眼看明智光秀处于劣势,周喜缘心急如焚。她知道,如果放任丰臣秀吉碾压明智光秀,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她必须想办法召唤出更强大的武将,才能与之抗衡。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取出了二十万日元,将它们烧成灰烬。随着日元的燃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周喜缘闭上眼睛,默念德川家康的名字。德川家康的鬼魂出现在了战场上。他身穿华丽的铠甲,手持一把锋利的长枪,眼神坚毅。 德川家康的鬼魂加入了战斗,明智光秀和丰臣秀吉的立场顿时反了过来,两名鬼仆一起冲向丰臣秀吉。织田信长看到德川家康的鬼魂出现,心知不妙。德川家康曾是自己的最信赖的盟友,在自己离世之后,虽然暂时屈居丰臣秀吉之下,但是最后还是取代丰臣家,成为天下霸主。此人最为可怕之处便是极能隐忍,是克制丰臣秀吉的不二之选。 织田信长心知丰臣秀吉即将不敌,他决定召唤出更多的家臣,与德川家康和明智光秀一决高下。他取出了三块传令牌,令牌上分别写着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泷川一益的名字。他将传令牌掷出,大声呼唤着家臣的名字。片刻之后,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泷川一益的鬼魂出现在了战场上。他们都是织田信长手下的得力战将,曾经跟随织田信长征服了无数的城池。织田信长命令家臣们冲向德川家康和明智光秀,势必要将他们击败。 明智光秀和德川家康,看到织田信长召唤出了这么多强大的家臣,便已经知道自己处于劣势,很难再战胜织田信长。但是,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周喜缘的鬼仆,不可以违背主人的命令擅自放弃,于是二人决定拼尽全力,与织田信长的四位家臣决战到底。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德川家康和明智光秀奋力抵抗着织田信长的家臣。虽然他们没有退缩,但是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以二对四实在勉强,不久便被对方围剿消灭。就在这时,在一旁观察许久的周喜缘又取出了一百万日元,分成两份分别烧掉。她已经想到可以召唤的更强大的武将,于是决定召唤他们扭转战局。随着日元的燃烧,空气中再次弥漫着神秘的气息。这次,周喜缘召唤出了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和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他们已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顶级武将,曾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这一龙一虎的出现,让织田信长暗中倍感惊讶。他深知道,这两位武将都是最为强大的存在,只要他们二人能够联手,战胜自己现在这四位家臣,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没有让织田信长失望。他们立刻冲向织田信长的家臣,一招之间便将信长的四位家臣逼退。织田信长的家臣们感受到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强大,心中生出一丝的惊慌。他们知道这两位武将的强大实力,仅凭他们几个很难战胜龙虎二将,最多只能与对方相持一段时间。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他们的攻击犹如雷霆万钧,让织田信长的家臣们根本无法抵挡。眼见自己的得力干将被对方压制,织田信长岂能善罢甘休,只见织田信长又拿出数枚传令牌,高高举向天空大声呼唤令牌上的名字,从织田信长的身后不断走出生前跟随自己的名将,前田利家、佐佐成政、林通胜、森可成、森兰丸、九鬼嘉隆、河尻秀隆等等,顷刻间,十几名武将围住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一时间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不分高下。 眼看着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周喜缘心急如焚。她知道织田信长绝不会就此罢休,一定会不断派上自己的武将,而自己现在的召唤上限,是同时召唤三名鬼仆。她意识到必须召唤一位能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神级别的武将,才能扭转局面。于是,周喜缘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日本战国时代的倾奇者——花之庆次。他是那个时代的传奇武将,以其勇猛无畏和行事诡秘而闻名于世。庆次的战斗风格独具一格,他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攻击敌人,使敌人防不胜防。 前田庆次,织田信长家臣前田利家的侄子,一个连织田信长都自叹不如的怪奇之人。据说前田庆次有两件宝物:一是宝枪朱枪,二是宝马松风。庆次将宝马当作人类一样平等对待,视松风为好友是人尽皆知的一段佳话,而庆次在两军阵前和歌、跳舞、甚至脱裤子的事迹传说更是屡见不鲜。他的行为乖张,让人难以捉摸,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他的形象,就像是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战国时代的夜空,留下了一道奇异的轨迹。 长庆五年,在对阵伊达家、最上家联军的战役中,前田庆次与挚友直江兼续负责殿后。当时战况已经恶劣到,直江兼续准备切腹自杀的地步。前田庆次义无反顾决定为挚友舍身,手提朱枪,胯下松风,仅率领七人(五名朱枪众和两名随从),合计八人冲入敌军三万大军阵营。当时敌军毫无防备,又从未见过如此视死如归的豪气,一时间慌乱不已,被前田庆次趁虚而入,直冲本阵大营,敌军统帅最上义光被吓得慌乱逃跑,最终逼得伊达、最上联军退兵,而闯阵八人无一死伤。从此,前田庆次留下了“万人敌”的传说,后世歌曰:“长枪一横花飘零,松风追月伴我行。无双人间世如梦,倾奇万世永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