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流涌动(1/1)
严党倒台,大明朝进入清流一家独大的局面。 然而,看似平静如水的朝局,实际上仍有暗流在水下涌动。 只要涉及到权力,围绕权力而展开的争夺就永远不会停止,毕竟权力决定了资源与利益的优先获取。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 高拱想要内阁首辅的位置,觉得徐阶昏聩,纵容其家族疯狂的侵占土地,为国抢利,而徐阶觉得高拱莽撞,不知礼数。 在每个团队特定的时期内,总会有一种矛盾占主导地位,或是外部矛盾,或是内部矛盾…… 每当外部矛盾消失,内部矛盾往往就会逐渐占据主导,反之亦然。 而此时的朝局亦是如此,严党倒后,清流的矛盾从一致对外,转向了内部的权力纷争。 党争再次重新开始了。 大臣们再次开始拉帮结派,继续新一场的明争暗斗。 在严党坐朝,掌握大权的时候,他们同仇敌忾,可此时为了争夺更多的权力和利益,早已是离心离德了。 此时,徐阶,高拱就是两方势力的代表人物。 以前,严嵩在时,高拱的一些问题,徐阶视而不见,而徐阶的一些问题,高拱也是处处忍让。 可此时,他们的对抗之势已经形成。 在上一次的党争中,严嵩是贪官,徐阶,高拱是清流代表,但在陷入权力旋涡中后,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无法自拔。 当然,这个清流,并不清澈………… 不一会儿,风风火火的高拱便来到了徐阶的面前。 而徐阶在客套之后,便将裕王上呈的奏章给了高拱,而后,略显浑浊的眼睛,紧紧的盯着高拱,想从高拱的脸上,看到一些他想知道的讯息。 不过,他并没有察觉到异样, 高拱是个火爆脾气,若真是他的指使,断然不会是现在惊讶的表情。 看完奏章之后,高拱立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向徐阶开口说道:“裕王,裕王这是何意, 我们好不容易才拿住了胡宗宪,他为何要求情,不,我现在就去找他。” 说着,转身便要离开。 “高大人,慢着……” 高拱闻言停顿,而后转头看向徐阶。 “裕王对严党之人,恨之入骨,怎会在不得到授意之时,为胡宗宪上书求情呢,本官猜想,应该是受到了陛下的旨意,现在有人盯着裕王府呢,奏章刚转送内阁,你高大人后脚便去寻裕王,不妥,不妥……” “怎么可能,陛下是不可能下这个旨意的。在嘉靖四十一年,陛下便保了胡宗宪一次,这次为何 还要……”说到这里,高拱停止了言语。 对啊,陛下在嘉靖四十一年,就曾保过胡宗宪一次,那就证明,皇帝陛下是不想胡宗宪死,即便放在两年后今天,陛下依然不希望胡宗宪死。 清流占据整个朝廷,陛下不能在这个时候,再次赦免胡宗宪,也可以说,缺少一个由头赦免胡宗宪。 而这个由头,就是朝中重要人物的求情奏章,让陛下顺水推舟。 虽然没有人敢说,但在满朝文武的心中,都知道,当今陛下已是日落西山,而在东方,裕王殿下的朝霞呼之欲出。 只要裕王殿下上书求情,整个“清流”都会默默忍受的,包括徐阶,高拱这两位大佬。 “这样吧,等晚上,我去见一下张居正,这封奏章既然是他写的,他应该知道的多一些。” \"徐阁老,现在重要的事情,不是裕王殿下为何要写这封求情的奏章,而是,我们该怎么办,押送胡宗宪的牢车还没有到京师呢,就,就得到了赦免,这朝廷还有何脸面,您是阁老,您说,我们该怎么办,我听您的……” 高拱的算盘打的太响,目的性太强了。 让自己无视裕王殿下的求情奏章,依旧给胡宗宪定罪,会让此时的皇帝陛下不喜,当然,最重要的是,也会让未来的皇帝陛下不喜。 高拱不想放过胡宗宪,却不愿自己挺身而出。 “此事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多番商议为好,不能擅做决定,朝廷法度定不容轻视,可,若是皇帝陛下真的下旨赦免,此事,本官只能作罢。” “不过,高大人,你是裕王殿下的老师,此次他的上书,你可在御前反驳与他,再怎么说,老师反驳学生,无伤大雅,事后,裕王殿下也不会怪罪于你。” 高拱听完徐阶的话,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哼, 徐阁老,莫要忘了,您是内阁首辅,这份担当在你身上,我身上可没有……更何况,裕王殿下是君,我只是臣子,老师称呼,也只是私下称谓,在内阁之中,万万不能在说什么老师,弟子之类的话,我可承受不起啊……” 徐阶苦笑一声,连声应是……而后立即换了个话题:“陛下,今日给世子殿下赐下了名字,想来,传旨的冯保应该马上就要到裕王府了……” “陛下赐名了。” “对。” 高拱叹了口气,而后,连称三声好,喜笑颜开。 裕王殿下在十五六岁的时候,高拱就已经在他身旁当讲官了,那个眼神中藏着懦弱的少年,终于熬出头了…… …………………… 裕王府内,众人肃穆而立,裕王,裕王妃陈氏,李氏,以及小世子都站在殿中,中堂前,香烛香案一应俱全。 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手持圣旨,缓步走入殿中。 他的神情庄重,目光专注,仿佛手中的圣旨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使命。 他环视了一圈,裕王府的主要人员都在后,才高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爱孙,降世殊祥,当赐嘉名,今赐孙名曰朱翊钧,以彰朕恩。且赐金宝若干、绫罗数匹、珍玩若干,以示朕之厚爱。朕愿吾孙茁壮成长,聪慧睿智,他日可为国之栋梁,辅弼社稷,使国祚昌盛,岁时安康。钦此!” 每一个字都清晰可闻,带着皇权的威严。 裕王一家子跪地谢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而裕王府的小世子在这一天终于有了名字,受到了官方承认。 “儿臣朱载坖,叩谢皇恩。”说着,双手高高举起。 而冯保快步上前,将圣旨恭恭敬敬的放在了朱载坖的手中,随后,便立即弯腰将裕王扶了起来。 “裕王殿下,恭喜殿下了……” 朱载坖看了冯保一眼,点了点头,并未对冯保说话,而是转过头看向李彩凤:“为冯公公,以及随行的公公们,都准备一些赏银……” 李彩凤闻言点头应是,而后看向冯保:“冯公公,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