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咱就关心一件事剪了辫能当官不?(1/1)

好书推荐:

“引蛇出洞。” 阿桂在船上就想好了,大战之前先整肃内部。 负责城防的将官,挨个接到了命令。 若见城中拼杀起火,不要惊慌更不许调兵,那是在剿杀白莲教匪。 4更天,武胜门附近突然起火。 喊杀声四起! 一群百姓模样打扮的人高喊着白莲口号,进攻官兵。 顺手把周围的房子也给点了,制造声势。 1里外,一家铺子后院。 几十条汉子肃立,在倾听着动静。 “帐主,我们要支援吗” “再等等,明明事先约好了的,怎么会有人提前行动呢” “也许是其他潜伏的弟兄们暴露了,被迫仓促起事了” …… 武昌城共有九门,西3东2南3北1。 武胜门,是北面城墙的唯一一个城门。 阿桂也是在赌,赌教匪会抢武胜门。 见没有动静,武胜门守将下令朝着城外开炮。 并且模仿白莲前几次攻城的行为,打出了几颗焰火,增加可信度。 帐主是白莲老人,站在院墙上观察战况。 他的手心全是汗,因为决定一旦失误,就会坏了大事。 潜入武昌城的教徒接近300人。 各自之间也没有归属。 约定的信号是,城外一旦高呼万岁,又放出信号弹,就全体杀出。 抢武胜门! …… 阿桂不愧是乾隆朝的军事全才,猜的非常准。 洪大昌那点军事方面的小九九,在他面前如同小学生一般幼稚。 没过一会,城中民宅、铺子、城隍庙、大车店纷纷冒出扎着白毛巾的彪悍汉子。 他们手持利刃,沉默不语。 一路纵火,见人就杀。 直冲到武胜门下,才爆发出吼声。 “武昌城破,白莲入城,投降不杀。” 沿着台阶,仰攻城墙。 在城中制高点,蛇山观战的阿桂,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笑道: “这下可以睡个好觉了。二位大人,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说罢,下山去歇息了。 这种名将风度,让众人钦佩不已。 …… 阿桂是真的累了,除了疲惫,还有精神上的紧张。 他酣然大睡,城中的厮杀声也影响不了他半分。 战场老兵都有这个本领。 随时随地的歇息、入睡。 只有保存好体力,才能活的比别人更久。 吃不好睡不好的人,纵然不死于厮杀,也会死于疾病、过劳。 北面城墙上,清兵抵挡了一会,见冲上台阶的教匪越来越多。 一位千总大喊:“撤。” 清兵们扔了刀矛呼啦啦的往后逃。 白莲教徒大喜,以为大功得手。 冲到城门楼子前,突然遭遇了整齐的火枪射击。 三层的城门楼子,布满了鸟枪手。 每一个窗户后都站着人。 而且打完一枪,后面的人就递上装填好的,咱就想知道,剪辫好不好” “在下只能讲,可能不是坏事。” 顾先生背过手,幽幽的分析道: “若李大帅要求所有人剪辫,那一定是坏事。” “如今他反其道而行之,剪辫罚银,说明他不希望所有人都剪辫。为何剪辫可能有利。” …… 胖乎乎的陆老爷瞪大了眼睛,问道: “利在何处” “在下不知。”顾先生又解释道,“在下若有那番高屋建瓴的眼光,又何必蜗在这小小私塾度日呢” “也是哦。” 陆老爷眉头紧锁,走了。 。” “怎么说” “咱和几位同僚推测,这是一种信号。” “什么信号” “尊卑有别。有辫子为贱,无辫子为尊。” “啊” “我这是看在肘啊不是,同乡的份上才告诉你的。这辫子,以后可能是区分身份的象征。就好比是大清的满人和汉人之分。” 陆老爷连忙抓起酒壶,帮着小心的斟满,问道: “有辫子就是草民,没辫子就是老爷。是这意思伐” “大约是吧。” “那您说,我剪了辫子能当官不” 书吏夹起一筷糟鹅,皮笑肉不笑道: “我要是知道,我还坐这和你闲聊道前街的巡抚衙门,早有我一张桌子啦。” “是啊,是啊。” …… 陆老爷越想越不甘心, 他总觉得自己距离真相已经不远了,可就是隔着一层纱。 一咬牙,一跺脚,不回家了。 雇了辆马车进城,进苏州城打探消息。 主要是科举太难考,他爹一辈子没考个秀才,被爷爷骂了半辈子,郁郁而终。 到了他,又是半辈子蹉跎。 儿子十岁了,看着也不太聪明的样子。 天赋, 在人出生的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孙子虽还没出世,大约也堪忧。 三代出不了一个读书种子,陆氏的社会地位肉眼可见的一路下滑。 走出去,已经被人视为土财主。 众所周知,在大清没有士绅光环,却略有薄财的人是很危险的。 好比一个怀揣剪刀的小脚貌美女子,独自走在山路上,路两侧的坡上蹲满了面容狰狞的大汉。 用后世时髦的话讲,就是中产阶层的老陆死心了,放弃了卷娃,准备卷一卷自己。 为了保住阶层,不再下滑而努力。 既然教育之道走不通,就走走歪门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