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天道昭彰恩怨浮现(1/1)
楚风心中对这位大人满是钦佩。他总觉得王大人的举动不仅仅是忠诚于国,更是在扞卫某种真理与公道。 “人心所向,天道昭彰。”王大人说道,略显沉醉于自己的理想,手轻轻抚摸着胸前的黑袍,仿佛在抚平那些岁月留下的风霜。 楚风微微一愣,心中感慨万千,王大人不仅智慧过人,更似乎怀有一种未被世俗浸染的理想。他暗忖,朝堂之上的局势变化,确实需要这样的清流。 “对了,”王大人突然转过身,眼神犀利,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觉得这勾结倭寇的幕后黑手真的是费聚与陆仲亨吗?” 楚风心中猛然一震,暗自思量片刻,不由望向不远处胡大人渐行渐远的背影,语气微微低沉:“那封信是在丞相胡大人的府邸小院发现的,而在那儿,还藏着一批杀手。”他没有直接点出怀疑胡大人的想法,却在字里行间潜藏着警示。 王大人眉头一皱,似有所觉,心中暗道:胡大人一向深得皇上宠信,楚风这番话可不能不重视。二人之间的默契在此刻悄然生根,楚风已为楚家辩明清白,便无意再插手权谋之争,只愿将江湖的暗流悄然捋顺。 “你可要小心,”王大人语重心长,微微俯下身体,目光如炬,逼视着楚风,“权斗之中,谁人都是刀锋上的舞者,稍不留神便会万劫不复。” 楚风点了点头,心中虽然紧张,却丝毫未曾动摇,坚持道:“我自会谨慎。王大人在朝堂中的举动,必能为民请命,保我大明安定。”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皆明。这朝堂和江湖一样,千丝万缕,既有刀光剑影,亦有兄弟情谊,人心所向,似乎依旧能找到那一丝光明。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皇宫外的告示栏上,犹如一层金色的薄纱,为那冷冰冰的板壁增添了几分温暖。然而,告示栏上贴出的消息却如寒冬般刺骨,关于当年楚家、吴大人与李大人被费聚和陆仲亨冤屈的冤案,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平静的氛围。众人围拢在告示前,低声议论,个个神情凝重,心中满是愤懑与震惊。 “当年我就说吴大人和李大人是被冤枉的,他们都是好官,做了那么多好事,怎么可能与倭寇勾结呢?”一个年长的商人愤慨地说道,他的手中还握着一根点燃的烟卷,烟雾在晨光中缥缈升腾,仿佛在为他的激昂情绪助势。 “是啊,他们为民请命,哪个官没有点苦心!可惜了,如今……”中年男子喉中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仿佛携带着无尽的往事与沉痛的回忆。 而眼前的结果,令他愈发愤怒,愤怒如熊熊烈火,直逼心头。“没想到竟是姓费的和姓陆的暗中与倭寇勾结,陷害了他们!”他怒吼着,声音如同轰雷。那股愤恨,宛如一位受了伤的猛兽,在心中咆哮求饶。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的愤怒不断升级。有人开始细数那些年里楚家的善举,“我记得当年楚家在水灾时,支援了多少银两,真是大善人啊!” 说话之人是曾与楚家情谊深厚的商人,他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复杂的情感。楚家那时如同拨云见日的明月,照耀着他孤独的商旅生涯。回忆涌来,仿佛那股温暖依然在胸中蔓延。他长长地叹息,却只能感受到无际的寒冷,心如刀绞。他自知,此生若无楚家相助,自己的生意恐怕早已沦为黄土一抔,随风化为尘埃。 随着几声小声的指责打断了讨论。一个尖叫声突然从众人中传出:“你们看那是什么?”一个矮小的老妇人指着城楼前的高处。众人齐齐仰头,目光随之聚焦,发现城楼上竟挂着两个作呕的物件。 “那是什么东西?”人群中有个中年男子双眉紧皱,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声音,。 “好像是人头……”一个眼神犀利的年轻人小声道,刚说完,便有人用力捂住了他的嘴,不敢再说。 “没错,就是人头!”外围人群中的一个壮汉面色狰狞,“而且是费大人与陆大人的人头!” 话音刚落,周围人群仿佛被点燃的火药桶,一片哗然。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应,这样的情景令所有人都陷入惊讶的困境当中。 此时,有人已忍不住低声惊叹:“皇上这是在为吴大人、李大人还有楚家平反啊。” “真乃天道昭彰,冤有头债有主,惟愿这些罪魁祸首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一个看似壮汉,实则一内侍的年轻人浑身颤抖,眼神中带着兴奋的光泽,旋即跪下,双手合十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这句话的呼喊,其他人纷纷仿效,世俗对权威的信仰让他们如潮水般跪倒在街道上,似乎将满腔的愤怒与期待化作了呼喊,以此表露对皇上处置结果的欣慰。 在城楼高处的朱元璋,如同一位默默守望的经历者,他的目光透过城墙,凝视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心中深知,正义之路如同刀锋行走,铮铮作响却布满荆棘。他看着那些为生计苦恼的百姓,心中清楚,他们所渴求的不过是那一碗饱饭,一片安宁。这简单的需求,在权谋与利益交织的权力斗争中,犹如细微的雪花,随时可能被卷入风暴之中。 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寒意,令朱元璋不禁打了个寒战。他的内心深处,涌动着权力的冰冷与治国的无奈。世人皆说帝王富贵,但却不知这金帐之内,日日夜夜承受的,是那无尽的纷争与徘徊。他的叹息,宛如深渊中的回音,空灵却又充满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