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王匡战败(1/1)

天志盟地字三号镇户,奉王服之令在云台殿观望多日,他也是眼睁睁的看着汉少帝饮鸠而亡,又见唐姬被人勒死,虽说于心不忍,但自己却不能从中干预,因为首领王服的命令就观望,而后再将详细情况传给王服便可。 当然就算地字三号镇户想救刘辩,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李儒带来了数百侍卫,云台殿还有数百禁卫,全是董卓的人,而地字三号镇户此时手里仅有十几名暗探,多数乔装成了禁卫,虽有安全撤离通道,但根本无力救汉少帝,而且还会暴露身份。 不过李儒在追杀阁上人员时,地字三号镇户还是找到了机会,趁乱来到了唐姬身旁,他用手探了探唐姬的鼻息,发现竟然还有微弱的呼息,立刻拿出珍贵的华佗再造丸,喂到唐姬嘴中。 然后趁乱与属下将唐姬,带到云台殿唯一的古井处,为唐姬缚上绳索悬于水井内,好在有几名禁卫打扮的手下打掩护,一切行动皆不叫人怀疑,遇上董卓的侍卫,也以为他们是趁乱奸淫宫女的禁卫。 地字三号镇户的一名手下,偷偷问地字三号说道“大人你为何如此大方,再丸造可是极其稀罕,怎么舍得给那小姑娘食用,莫非大人是看上她了?” 地字三号白了那人一眼说道“刚才你也在场,弘农王说过什么你没听见?再者说了王妃还仅是十四岁的小姑娘,我等为天志侠客,在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锯子是允许我们行侠仗义的,你小子怎么老是乱想!” 那人想了想说道“也是弘农王死前,说过不允许唐姬嫁给普通人为妻妾,大人是为锯子准备的吧!” 地字三号终于忍不住敲了一下那人的脑门骂道“笨蛋!给我闭嘴,你怎么如此啰嗦了?刚刚从阳德过来,你就应该知晓规矩,小心本镇户给你个差评,将你送回阳德回炉。还有从今往后没有唐姬这个人,绝对不可再提及,你知道钜子夫人是什么人吗?武州妇女的头领,小心将来掀了你我的后院,救下唐姬仅仅是行侠仗义,你给我好记住!” 那暗探揉了揉自己的脑门,便不敢再多废话一句,之后李儒带人点燃了阁上,烧了半个时辰后,地字三号镇户也带参与了救火,并且将唐姬从井中拉了上来,见其已经开始清醒,便又给她喂了一枚迷药,随之将人连夜送出了洛阳城。 正月十三日,在酸枣大营联军,就已经收到了消息,盟主袁绍、副盟主赵云在酸枣县为汉少帝设灵堂,讨董联军全员皆是白衣素服祭奠汉少帝,在祭奠仪式上,袁绍带领众诸侯哀哭汉少帝,并且歃血为盟誓死董卓为汉少帝刘辩报仇雪恨。 可是联军这边还没有动作,董卓却先派其胞弟左将军董旻,率三万人马北渡黄河袭击河内郡。 河内太守王匡也马上做出反应,命令部将韩浩率领兵马三千驻守孟津,又派遣泰山兵三千驻守河阳津,同时向酸枣大营发信求援。 不过董旻虚张声势,使王匡误以为董军会从平阴登岸,王匡亲领四千人马驻守平阴县,欲在死守河岸阻止董军上岸。 然而董旻却派部将樊稠率一万精兵,从小平津渡过黄河,绕道王匡后部对其发起了袭击,王匡瞬间被樊稠与董旻夹击,所带人马几乎损失殆尽,仅似亲兵数十逃回怀县。 之后驻孟津的韩浩所部,也是因为王匡战败,所部退兵不及时,被董旻部将李定追击,韩浩也是损失过半。 只有在河阳津的泰山兵都尉方悦,反应及时仅损失数百人,便退至怀县与王匡会合,至此王匡所部折损过半,仅以五千之数固守怀县。 二月初,镇东将军赵云与奋武将军公孙瓒及济北相鲍信,率领两万五千人马驰援河内郡。 董旻见联军来援,便率兵退守平皋城,此至董军占据了河内郡的八县十几余城,与联军均分河内郡,双方在河内战场各有三万人马,以怀县和平皋为前线互相对峙。 赵云见到了后世历史上传说中河内名将方悦,方悦此人并非泛泛之辈,在怀县四军将领友好切磋时,赵云看出方悦的武艺可比肩徐荣,不是后世人所嘲笑议论的匹夫。 在己军不利的情况,主将王匡战败几乎是全军覆没,韩浩也是折损过半,方悦则能面对强兵全身而退,其武艺与指挥才能定然不凡,只是时运不济,刚登上历史舞台,就碰上了无双上将吕布,并且能与吕布交战五合,说明方悦还是有点能力的。 可是讨董联军首战不利,河内郡被占去大半,王匡损失惨重,盟主袁绍为了挽回颜面,马上派孙坚先锋攻打原武城,自己率联军主力攻打武阳城。 董卓派胡轸驰援不及时,两城皆落入联军之,华雄所部十几万人马,不得不退守荥阳城,与联军东西对峙。 同月董卓为弘农王发丧,指责众诸侯兵伐司隶,弘农王早已久病在床,却被众诸侯的兵威所恫吓而亡。 赵云得知消息后十分的后悔,因为联军马上就会兵临荥阳城,江东猛虎孙坚将阵斩名将华雄,从而威名天下。 此来赵云便是为了刷声望,与及为众将领刷更多的名望,华雄早以被赵云分配给了关羽,赵云在怀县用书信向袁绍建议,由赵云率领镇东军所部骑兵人马,从怀县南下与联军共击夹击荥阳城,公孙瓒则、王匡、鲍信及黄忠等三千步卒,则留在怀县牵制董旻。 未待盟主袁绍回复,赵云便与聂辽、关羽、周仓亲率七千人马,由怀县南下攻打荥阳。 二月初五,董卓见联军已危及荥阳城,便在朝会上重提迁都,太尉杨彪与司徒黄琬一再劝阻,惹恼了董卓,两人皆被董卓免去三公职务。 随后联军果然兵至荥阳城下,并且扎下了营寨,而赵云也是日夜兼程的赶来,生怕叫孙坚抢去了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