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夜鱼龙舞(1/1)

太子李承乾听到杜如晦出声的询问,摇头苦笑了一下。 快速的将眼睛里面的那一抹隐晦的情绪,收了起来,抬起头来开始为众人解释起来。 杜如晦等一众大佬在知道,李泰在一众学子面前提及李恪在甘露殿写的那首“躺平赋”,引起的争论后。 顿时哑然失笑。 要知道杜如晦、李纲、孔颖达、虞世南等几人,都是从乱世里走出来的人杰。 尤其是李纲,更是官历北周、隋、唐三朝,并且都能在三朝之中担任高官,哪一个不是人精。 落一叶而知秋。 听到太子李承乾优化、修缮过的事情起因来源。 便知道这肯定是其中一些才子,在听到李泰说起李恪在甘露殿,做的那首打油诗之后,生出了争胜之心,或者轻视之意。 出言不逊,激怒了与之交好的长孙娉婷。 而好巧不巧的,李恪不知何时做出过一首诗词赠送给长孙娉婷。 要知道,自古以来,文人的嘴,武人的刀,可是最伤人不过。 武人杀起人来,没有手软。 可文人骂起人来,也是没有一个脏字,却又能让人愤怒欲狂。 其中,最经典的就莫过于诸葛亮北伐时,在阵前,将王朗骂的一时气愤,而自马背上摔落而死。 而长孙娉婷一个小娘子,在一群文人面前,杜如晦不用猜也知道,恐怕很难落得好处。 就算他们这群年轻气盛的后起之秀,在流觞诗会上,又在一群女眷面前,刻意保持风度,没有波及到长孙娉婷。 但既然长孙娉婷身上有李恪赠送的诗词,自然也可以轻易看出,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 在李恪被轻视,羞辱的情况下。 一怒冲冠为情郎。 在众人沉浸在批评李恪的那首打油诗时,忍无可忍,将一首李恪赠送给她的诗词,拿了出来。 誓死扞卫谈不上,但要为李恪重振名声的举措却实至名归。 而杜如晦,也不愧是贞观名相。 仅凭太子李承乾的一段话,就将整个事件完完全全的还原了过来。 只是暂且不说李恪与长孙娉婷这一对丽人,是怎么相识的。 毕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单说长孙无忌,真是好厚重的气运,妹妹长孙本就已经是贵为一国皇后了。 他又身为礼部尚书,真正实权在握的外戚。 原本以为已经是一个做臣子的巅峰,没有想到,现在竟然又要与陛下的关系亲近一分,真是好生让人羡慕 而对于李恪在甘露殿所作的那首“躺平赋”,虽然现在还没有四处传播开来。 但是在一些大臣之间,已经悄悄流传。 加之杜如晦最近没事的时候,总会去棋馆与之手谈两局,对这个聪明果毅的蜀王殿下,其实也是心生好感。 突然间,听闻他又作出一首诗词,若说不好奇,那便有些自欺欺人了。 在听到太子李承乾说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他便伸手接过了太子手上递过来的绢布。 仔细的看了起来。 绢布上的字迹,笔酣墨饱,娟秀自然,一看就是女子所写。 杜如晦作为现在的宰相,帮着皇帝李世民处理政务,面对繁重的奏折,他养成了快速阅读的习惯。 只是当他低头看着绢布扫了一眼,口中低喃,却半晌也没抬起头来。 脸上稠密浓郁的眉毛,一会紧皱,一会舒展,似乎沉浸在诗词当中。 坐在旁边的李纲、虞世南、孔颖达等一众老友,尽管对杜如晦可谓知之甚深。 这时候,一时之间,竟然也不知道杜如晦这是卖的什么关子。 “克明,若是蜀王殿下写出了什么好诗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让我等也欣赏一番,你这吊人胃口的做法,实在有些不厚道。” 看到杜如晦的发呆的样子,结果还是,年纪最大,耐心最好的李纲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杜如晦本身就温文儒雅,脾气极好。 听到李纲的调侃后,顿时也回过神来,冲着大伙歉意的笑了一下后,重新恢复了一如既往稳重,更是从容不迫的说道。 “是一首元夕词,对今天来说最是应景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那我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等到李恪抄袭“词中之龙”辛弃疾的那首《玉案·元夕》词的声音,在流觞诗会中响起。 上半阙刚刚读完,在场的所有人,就全都自然而然的安静了下来。 这首元夕词,才上半阕,便将将元宵节这天,满城灯火通明,全城百姓尽情狂欢的景象,描写的淋漓尽致。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刚才他们坐着马车而来,一路看到的景象。 简直将自己心底看到的情景,一比一复制了下来。 等到上半阙读完,众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为什么我看到了,想到了,就是写不出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一团团烟花冲天而起,又似星辰般洒落。一开场便将人们带入了“火树银花”的狂欢节中。 “宝马雕车香满路”,他们这些达官显贵,携带家眷出门赏灯, 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震撼场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这不就是他们现在进行的活动吗?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等到杜如晦念完最后一句,靠近这边的女眷,几乎都下意识的跟着读了出来。 一时间,竟然集体痴立在那里,眼神柔情似水,不知道想起了哪家儿郎 杜如晦看了看沉浸在诗词中的众人,片刻后,方才苦笑道。 “李公,现在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毕竟在座的都是文化人,自然能够感受到这首传唱千年的诗词魅力。 问题是这首诗词现在的演唱者,没有来,若是将他评为第一,确实有失公允。 可若是不是第一,以后怕不是这流觞诗会,也就没有举办下去的必要了。 所以,一时间众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过,不管他们如何下定论,这首词注定要名扬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