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洪灾危机(2/2)
……</p>
一切如常,直到五天后。</p>
一封染血的奏章通过京兆尹府,递到了御书房。</p>
徐温书看后大怒。</p>
“一群贪官污吏,竟敢欺上瞒下!”</p>
徐温书愤怒的将奏章砸在桌案上。</p>
奏章来自靖朝南方。</p>
三月前,南方通州,建州,锦州三大州遭遇暴雨,连绵二十天。</p>
洪水决堤,三州百姓流离失所,共计有七万多人死于此次洪灾之中。</p>
而今三月过去,更有十多万百姓在这场洪灾之中,饿死,病死……</p>
而造成这一切罪魁祸首居然是因为各地官员惧怕朝廷降罪,下令封锁了消息。</p>
更是封锁了各州的必经之路,严禁流氓流传别的大州!</p>
这导致了更多的灾民因为没有吃的而饿死,病死……</p>
好在三州之地有一个名为红衣寨的江湖势力。</p>
她们见不得三州之地的官员们不作为,于是就替难民们打通了离开三大州的通道。</p>
三大州遭遇洪灾的事情这才传到了御书房中。</p>
徐温书恨不得立刻来一场官场大屠杀。</p>
把那些贪官污吏通通杀个遍!</p>
赵知命急忙说道:“陛下,当务之急不是惩治这些贪官污吏,而是南方数十万灾民的安置问题啊!”</p>
惩治那些个无能的官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p>
而且南方的那些官员,哪个没有沈家的背景。</p>
皇帝想要惩治南方的官员,想想就可以了。</p>
徐温书有压下心里愤怒,变得理智下来。</p>
他虽然年少,但很多道理他还是懂的。</p>
这次洪灾,首要之急还是在于处置好流窜到京城的灾民。</p>
“只是南方流民足足有数十万,朝廷又该怎么去安置他们呢?”徐温书皱眉问道。</p>
赵知命道:“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开仓放粮食,让流民们渡过这段艰难的时间。等洪灾过去了,又再把他们送回原地。”</p>
徐温书满脸愁苦之色。</p>
“可是赵爱卿,国库内已经没有多少银两了。北戎之战势在必行,朕还在思考怎么筹备军粮呢。”</p>
“要是把这次银两用在赈灾上,那一旦北戎战事开启,那几十万大军的粮草怎么解决?”</p>
这一刻,徐温书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