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田七郎(三)(1/1)

好书推荐:

过了两三天,才知道林儿投靠到某御史家中。 这位御史在京城任职,家中事务都由弟弟处理。 武承休以同事的情谊,写信索要林儿,御史的弟弟竟然置之不理。 武承休更加愤恨,向县令告状。 虽然发出了公文,但差役却不去逮捕,官府也不过问。 武承休得知林儿逃跑后,非常生气,正生气时恰好七郎来了。 武承休说: “您之前说的话果然应验了。” 于是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七郎听后脸色大变,但始终没有说一句话,随后就直接离开了。 武承休嘱咐干练的仆人四处探查林儿的下落。 一天夜里,林儿回来时被巡查的人抓住,押来见武承休。 武承休严刑拷打他,林儿不断辱骂武承休。 武承休的叔叔武恒是个忠厚老实的长者,担心侄子因为愤怒而惹出祸端,劝说武承休不如将此事交由官府处理。 武承休听从了叔叔的建议,将林儿捆绑起来送到了公堂。 此时御史家中的信件也寄到了县衙,县令释放了林儿,并交给了御史家的差役带走。 林儿因此变得更加放肆,在人群中造谣污蔑武承休的妻子与人通奸。 武承休无可奈何,气得几乎要死。 他急忙赶到御史家门口,大声叫骂,邻居们纷纷赶来安慰并劝他回家。 过了一夜,忽然有家人报告说: “林儿被人碎尸万段,扔在了荒野之间。” 武承休又惊又喜,觉得自己的冤屈终于得到了伸张。 不久之后,听说御史家状告他们叔侄二人,于是武承休和叔叔一同前往县衙对质。 县令不听他们的辩解,想要鞭笞武恒。 武承休大声地说道: “他没有杀人!至于辱骂绅士,确实是我干的,跟叔父没关系。” 县令置之不理。 武承休怒目圆睁想要冲上去,被众多差役拦住了。 那些执杖的差役都是御史家的走狗,而且叔叔年老体弱,打了不到一半,就已经气绝身亡。 县令看到武承休的叔叔死了,也不再追究。 武承休边哭边骂,县令却像没听见一样。 于是他们把武承休的叔叔抬回家,武承休悲愤交加,却无计可施。 想到要找田七郎帮忙,但田七郎始终不来探望。 武承休暗自思忖自己对他不薄,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无情? 甚至怀疑杀死林儿的一定是田七郎。 再一想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不商量一下呢? 于是派人去探寻他家的情况,到了才发现门紧闭着,邻居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一天,御史的弟弟正在县衙内院,和县令谈论盘通关节,正值早上送水的时候,忽然一个樵夫走到面前,放下担子抽出利刃径直冲向他。 御史的弟弟惊慌失措用手格挡,刀刃落下斩断了手腕,又一刀才砍掉了他的头。 县令大惊失色,狼狈逃窜。 砍柴人还在惶恐地四处张望。 众差役急忙关上县衙大门,手持棍棒大声呼喊。 砍柴人这才自刎而死。 人们纷纷赶来辨认,认识他的人才知道他就是田七郎。 县令惊魂稍定后,战战兢兢地从藏身之处爬出来,想要查验一下七郎的尸首。 当他看到七郎僵直地躺在血泊之中时,心中松了一口气。 令他惊愕不已的是,七郎的手中仍然紧握着那把染血的刀。 正当县令准备停棺仔细查看时,突然,尸体猛地跳了起来! 恐怖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只见七郎挥舞着手中的刀,以惊人的速度砍掉了县令的首级。 随后,尸体又重重地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 衙官们惊恐万分,立刻开始追捕七郎的母亲和儿子。 他们早已逃走了好几天,踪迹全无。 武承休得知七郎已死的消息,心如刀绞,急忙策马疾驰而来,痛哭哀悼。 众人纷纷指责他指使七郎杀人,武承休百口莫辩。 无奈之下,他只能倾尽家产贿赂当权者,才勉强逃脱了罪责。 七郎的尸体被弃置在荒野中长达一个多月,无人问津。 令人惊奇的是,飞禽走兽却始终围绕在尸体周围,仿佛在守护着它。 这些奇异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七郎虽死,但其侠义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武承休将七郎厚葬,并亲自为其立碑。 七郎的儿子流落到登州后,便改姓为佟。 在军中,他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才能,凭借着赫赫战功渐露头角,最终荣升为同知将军。 当他重返辽东时,武承休已年过八旬,但仍健在。 武承休见到故人之子,感慨万分,遂指引他找到了父亲七郎的墓地。 异史氏说: “不轻易接受一文钱,正是因为一顿饭也不敢忘记的缘故。 多么贤惠的母亲啊! 七郎,愤恨未能完全消解,死了还要伸张正义,又是何等神奇! 假使荆轲能够这样,那么千古就不会留下遗憾了。 如果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就可以弥补天网的漏洞。 世间茫茫,像七郎这样的人太少了。 可悲啊!” 《田七郎》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