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毛骧的童年(1/1)
而另一边的毛骧,却是五味杂陈。 作为锦衣卫的都堂大人,他很忙,非常忙。 可他今天却不想那么忙。 他抱着膀子,就像个大头兵一样的在街上晃悠。 马上要过年了,天上零星的飘着雪花。 他感觉他的心,和簌簌飘落的雪花一样冷。 雪花打湿了他的肩头,也沁湿了他的头发。 说实在话,他不喜欢冬天。 作为一个南人,他喜欢深秋。 每次的秋天,都可以让他想起了前半生。 他出自一个小村,那是个世外桃源一样的村子。 毛家有个族叔,在当地很有名望,有他的关照,他们这个村子一直没有受到奸猾小吏的盘剥。 凉丝丝的天,荒山遍野的跑着,打着厚厚的绑腿,也不用担心被任何的荆刺棘草划伤。 累了就在村头的小溪里洗一把脸,躺在枯草地上数着天上的白云或者星星。 还有候鸟,深秋的每一天都能看到数不清的大雁和白鹭呼啸着穿村飞过。 趁着它们停下来歇脚,用弹弓射下一只打牙祭。 真香啊… 他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在山间溪林里奔跑,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儿子、他的孙子也会在山间溪林里奔跑。 可意外总会发生,石人一只眼,天下皆反。 乱兵来了。 他们烧了林子,毁了山村,也弄脏了小溪。 一片疮痍和狼藉。 “反了吧!” 吃人的世道,毛骧也要反。 可怎么反呢? 嗯…听说和州有个朱大帅,他的大军势力雄壮,骁勇善战,战必胜,功必取。 并且他的大军军纪严明,比起其他的义军,他攻占县城后,会开仓放粮。 很多乡邻都在说,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奉了昊天上帝的命令来拯救他们这些苦难人。 朱大帅是不是星宿下凡,毛骧不知道。 但是他敏锐的觉察到,朱大帅有人主之姿。 所以,他带着村子上的一些族人,投了朱大帅。 军旅的生涯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打仗喝酒嫖娼,嫖娼之后接着打仗。 不过也是在这连年与女人、男人的打仗中,他当了千总。 千总就要有些心眼儿了。 这些年摸爬滚打,也让他琢磨出来了。 朱大帅是有本事,可他的官儿却不大。 有个皇帝在上面管着他,叫什么小明王? 听说他还是宋徽宗的九世孙。 号称什么…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可毛骧有些不解,为什么大宋皇帝的九世孙姓韩不姓赵。 他不知道,他也不敢问。 不过这不重要,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小明王。 皇帝嘛…自然不是他们这些泥腿子能见的。 可袍泽们都对这个皇帝不以为然。 当兵吃粮,谁给他们粮食,他们就给谁卖命。 这个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朱大帅老岳丈的亲儿子与妻弟张天佑,他们兵招不来,粮找不到,仗也打不赢,只知道争名夺利,挤兑朱大帅。 这两个草包! 他们只会把弟兄们往坑里带。 他不想死,起码不能死的那么窝囊。 所以他一咬牙,纠集了几个袍泽,准备趁着夜色,去敲了张天佑和郭天叙的脑壳。 他算过了,有心打无备,足有八成胜算。 可刚找到一个机会,就被常遇春大将军拦住了。 常遇春大将军没说别的,只是让他们回去。 事虽然没办,可他分明觉得从那之后,朱大帅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了。 他觉得是好事,起码不那么坏。 他猜对了。 他又升官了,做了朱大帅的亲兵佥事官。 朱大帅的亲兵都是老人,可领亲兵的官,却换的很勤。 而那些人,卸了职之后,无不受到重用。 坐镇一方,生杀予夺。 他也如同那些人一样,浑浑噩噩的打仗,浑浑噩噩的升官。 从定中原、平滕州段士雄,擢指挥使,浙东捕倭,再进大都督府。 再到后来,朱大帅功高震主,并且成功的震死了小明王。 朱大帅做了皇帝。 他再次敏锐的感觉到,皇帝的心思,从外患移到了内忧上。 拱卫司改亲军都尉府。 一批一批的探子、检校、细作,有的是他亲手调教,有的是从军中剥离。 这些人散落在大明的各地,甚至还有皇帝的儿子,秦王府、晋王府和燕王府… 再后来皇帝决定要拾掇胡惟庸。 嗨…胡惟庸算什么东西… 在外人眼里,他是行事霸道、翻手为云的宰相,可在他们手里,查都不用查,要他说什么,他就得说什么。 他是武人出身,习惯的服从军令。 他以为,他努力的为皇帝干活,顺着皇帝的意思把案件掀的足够大,圣眷就会经久不衰。 “唉…”想到这,毛骧叹了一口气。 他站住脚抬头望望天,又四下的看了看。 下着雪,四周的民居都是门房紧闭,仅有的几个路人也是行色匆匆。 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赫赫有名、小儿止啼的锦衣卫指挥使大人。 他琢磨着皇帝交代的事情,又掉头往回走。 皇帝的事情让他害怕了,不然也不会在街上瞎溜达。 从锦衣卫得到的信儿来看,这次的案件,从六部到九卿,到各地的按察司与布政司,再到府衙、州衙、县衙… 这些以往跺跺脚,大明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牵连… 开国才十几年,悍将能臣数不胜数… 当官的近水楼台,想借手里的权力沾些便宜,再正常不过了。 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皇帝要想较真,这就是罪。 前朝的余孽,本朝的功臣,各地的豪强、前元的弊政… 皇帝已经下决心清算,要捅一捅这个马蜂窝。 尚书、侍郎他不是没拿过,可他没拿过这么多… 说实话他不想办这个案子,这种案子谁办谁死… 按照皇帝的意思,上到满朝公卿,下到乡间小吏,朝野要死一半… 甚至还有陛下的女婿,牛城… “这个王八蛋…”毛骧有些无奈。 他对牛城不陌生。 毕竟他当了牛城一年的房东。 可想起牛城,他又是深深的懊恼。 一个爹不疼娘不亲的货…皇家赐了婚,你就老老实实混吃等死呗… 崇宁公主还怀着身孕…你往那种狗屁倒灶的事上掺和什么… 嘴里嘀咕着,毛骧又有些不平… 都说他们锦衣卫办的一水儿冤假错案… 谄媚君王,霍乱朝纲… 可这些熊玩意,还用的着老子屈打成招吗? 连陛下赏给太孙的府库,你们他妈的都敢伸手,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可他没有办法。 他再次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跺了跺脚上的泥泞和积雪,他决定进宫。 …… 他来的时候,朱元璋依旧在喋喋不休的对朱雄英说着当年的事情。 作为开国的皇帝,他的身上有些特殊的魅力,每一句话都可以让朱雄英深深的陷入其中。 他说道: “天府之国,可自从明玉珍死了之后,大夏就支不住这个摊子了…” “可那时候咱忙着北伐,抽不出手拾掇他,所以就问他要些买命钱…” “什么修宫殿的梁柱呀、石板呀还有瓷器、玉石、丝绸、棉布…” “只要缺的,咱都问他要…不缺的,咱也问他要…” 说着,他伸手往外一指: “哦对,现在大善殿用的还是明升送来的木头呐…” 朱雄英眨眨眼: “您这么欺负他,不怕他跟您翻脸呀?” “翻脸?哈!”朱元璋冷笑一声,又撇撇嘴: “他是指着咱北伐打输呐!” “咱不输,他永远也不敢跟咱翻脸!” 他脸上有些笑意的接着说道: “明升虽然小,可他娘垂帘听政,那骚娘们儿嗯…那婆娘可不是个善茬子!” “成天逼着她那个儿子,背那个啥隆中对…牙都快把咱笑掉了…” 朱雄英瞥了一眼忙着批奏疏的朱标,又忽略掉老爷子嘴里的骚娘们,再次问道: “诸葛武侯那个隆中对?” “对…”朱元璋点点头,接着说道: “咱没见过他们,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算盘…” “要是咱北伐赢了,他就上表称臣,再不济也能凭巴蜀天险与咱僵持…以待天时,再途大举!” “可只要咱大军受挫,成都大军必将出关,或直取汉中,或经略江陵,剑锋直指襄阳…” 说着他又一拍大腿: “可咱说啥来着?” “老娘们当家,房倒屋塌…” “咱北伐赢了!” “所以他们又重提旧事,要上表称臣…” 朱雄英摇摇头。 这种缓兵之计无异于饮鸩止渴,谁能放心在眼皮子底下有个政权… 尤其是这种趁他病要他命的时机并不好找。 要换了他,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在他们国力恢复前大军压境… 朱元璋接着说道: “说实话,咱也在踅摸,将士们连年打仗,要不要歇一歇再说…” “可见到那个使臣,咱就打定主意要伐蜀,并且要快,刚开了春咱就誓师,大军开拔…” 他似笑非笑的摇摇头,解释道: “咱一眼就瞅出来,那是个草包,空筒子样子货” “拾掇的怪排场,可见了咱,他不说他们的国君英明,也不说他们的百姓富庶,只说他们那有天险” “谁家使臣会这样给主子脸上抹粪…扯淡一样…” “使臣都不济事,主子就更不济事了,所以积雪未化咱就尽起三军,就打他的天险!” 朱雄英有些出神。 这次他真的意外了。 抛去豪气与战略观,老爷子的思维方式也跟正常人不太一样,尤其是对战局的敏锐和小心,绝大多数的开国皇帝都比不上… 他说道: “唔…窥一斑而知全豹,皇爷爷真…” 朱雄英的话还没说完,朴仁勇弓着身子走进来,在门口停下: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求见…” 朱元璋点点头示意知道了,又摆摆手让他出去。 他不复方才的话痨模样,大殿也没有方才热闹了。 朱标看了一眼面容骤然冷峻的朱元璋与一脸好奇的朱雄英,他放下笔不动声色的问道: “父皇,这些时候,毛骧…似乎进宫的有些勤快了…” 他最近老是有种不好的预感,老爷子多半要干大活了… 朱元璋没搭理他。 看朱元璋没吭声,朱雄英就笑了笑,接住他的话茬: “嗨…大明的官儿来见大明的皇帝,这多正常…”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嘛…”朱元璋笑着捏了捏朱雄英的脸,又扭头看着朱标: “想套咱的话?你有那道行吗?”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