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赵匡胤血压爆表(1/1)

好书推荐:

“有,他还杀了你的儿子。” 朱元璋一句话,直接就把宋太祖赵匡胤,给整懵在了当场。 一时之间,只觉得天雷滚滚。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劲爆,太突然,也太过于刺激了! 话说,在得知了是这个畜生,把自己给谋害了,当上了皇帝之后。 赵匡胤心里面,不是没有为自己的儿子担心过。 但是,通过韩成他们在此之前的讲述,他能够知道,这家伙在他当上皇帝后,并没有对自己儿子动手。 还对自己皇后说一切没事儿,有他在,别怕。 韩成他们所讲述的,在的。 事。 太平兴国三年冬天,加任检校太尉。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赵德芳病逝,年仅二十三岁。 赵光义亲临哭祭,废朝五日。 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 后来加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 宋徽宗时,改追封为秦王……” 朱元璋声音响起,给赵匡胤讲述他另外一个儿子的命运。 畜生! 这个畜生!! 赵匡胤怒火攻心。 他怎么敢! 自己身体这么好,自己儿子身体也不差。 年纪轻轻,二十三岁就因病去世了 他是真不相信! 为何得病去世的,只是自己儿子,不死他儿子 这狗东西就是心虚! 就是丝毫的情份都不念! 疯狂的打压针对自己儿子。 他是怕了,怕今后自己儿子当上皇帝。 怕自己儿子,今后对他进行清算,会把他夺取江山给再弄回去。 自己儿子在一天,他就会一天不安心,睡不着觉! 这有一部分原因,是赵光义那畜生成为驴车战神,率众逃走,被将士喊着,要拥立德昭为皇帝之时,让他越来越担心。 所以对德芳也下手了! 若非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后世,听到了这些人对自己所言。 自己怎么想都想不到,这家伙竟是如此之畜生!! 他是真痛心!真愤怒! 他一生只有四个儿子。 老大和老三两个都是早夭,只剩下了老二和老四。 结果他们两个也都没有善终。 等于他自己去世才几年之后,自己两个儿子人都没了! 自己父子三人,都被这畜生给害了性命! 赵匡胤的心情,显然已经是暴怒到了极致! 看着赵匡胤的这个反应,韩成很能理解他现在的心情。 毕竟对于他这样的雄主而言,这个时候,忽然之间就得到了这些消息。 知道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人,变成什么样子,被人夺走了性命,还是自己亲弟弟下的手,那要是心情能够好受,才是怪事儿! 沉默了好一会儿,强行上自己不要昏过去了赵匡胤,再一次望着韩成和朱元璋两个人询问,赵光义还有没有在做其余的畜生事儿。 “太祖皇帝,要不……咱歇一歇,缓一缓,等一下再问” 韩成望着赵匡胤他出声说道。 他真怕继续说下去,赵匡胤会顶不住,从而人没了。 比原本的历史更早去世。 他还期待着赵匡胤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可以返回去改变命运。 不让着烛影斧声再发生。 这个时候,他若是气的人没了,那这事儿可就大条了。 就大宋现在的那一摊子事,赵匡胤人若是没有了,那么在接下来了,当皇帝的人依然还会是赵光义这个家伙。 不会是赵匡胤的儿子。 别管怎么说,赵光义这狗东西有着雄心壮志,但无能。 打仗上面虽然拉胯,但是在政治上面的手段,还是有的。 威望也比赵德昭他们大。 在加上赵匡胤在此之前,有意栽培这个弟弟,让他在朝中有着不小的势力。 而赵匡胤的儿子,此时不论是性格,还有手段,都比不上赵光义。 而且,通过恋人系统也已经知道,来到他这边的皇帝,若是在大明这个时空人没了,那也是真就没。 在其原本的时空,将会彻底的死亡! 不会如同自己,带着老朱他们前往大明的其余时空那般,人没了不算真正的死亡。 只是会自动被传送回洪武时空。 因此,还是小心点好。 可不能真把赵匡胤给整没有了。 “放心吧,只管说,我没事儿。 我就是要继续听一听,这么一个狗东西,到底都能干出多少畜生的事儿!” 赵匡胤咬着牙出声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朱元璋,朱标,韩成他们,也就不再多言,决定要按照他的要求接着讲。 就在这个时候,有敲门声响起。 与此同时,马皇后和宁国公主二人的声音也传了进来。 朱元璋和韩成他们,顿时止住了话头。 “先稍等一下。” 朱元璋说着,就去开门。 “哈哈!妹子,有容!你们来了! 快点儿来看看,眼前这个汉子便是宋太祖赵匡胤。 善使盘龙棍的那个。 以往只在书本里,在别人嘴里面听过他的名字,知道他干出来的事。 这次,可算见到活的了! 说什么都要好好的看一看。” 朱元璋笑呵呵的,向马皇后还有宁国公主她们两个人出声招呼。 声音里面都带着一些抑制不住的兴奋之情。 而马皇后和宁国公主她们两人。 这个时候过来,自然而然也同样是为了看一看,这传说之中的宋太祖赵匡胤。 听到朱元璋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赵匡胤神色一滞,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 他想起了了开封街头耍猴的艺人。 这个时候,怎么看起来自己这么像是被围观的猴子呢 虽然迫切的想要知道,那个畜生还干出来了什么畜生事儿。 但是这个时候,情况特殊,从他们的称呼里,已经明白前来的这人是谁。 一个是现在大明的皇后,另外一个则是公主。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这个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且不说眼前这位大明的皇帝,可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把燕云十六州都给收了回来的人,他也觉得很顺眼,很钦佩。 仅仅只是自己这个时候,还有求于人,接下来还想要从他们口中,继续知道一些大宋的消息,那自己这个时候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 该给的面子,必然是要给的。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赵匡胤因虽然是从五代十国,那等乱世里一路走过来,结束五代十国的乱世,成为了皇帝的人。 但是,在那等时刻里,仅仅只靠着个人勇武,想要达到这样的成就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调整自己的心情,挤出来一个笑容。 对着宁国公主和马皇后他们点头,主动打招呼。 马皇后,和宁国公主则向前对他行礼,称后世之人见过宋太祖。 虽然自己现在还活着,就被别人给称为太祖,这个事儿听起来总是觉得有些怪怪的。 但考虑到现在是几百年之后,自己在他们眼中,确确实实就是已经没了的人,也就将之给默认了。 且还向马皇后和宁国公主她们还礼。 在这里说了几句话,看了看这宋太祖,是一个什么样子之后。 马皇后和宁国公主两人,也没有在这里多待。 很快便从这里离去。 又把门给关上了,把空间留给了朱元璋他们。 而随着马皇后和宁国公主他们的离去,之前的话题则再一次开始继续。 不等宋太祖赵匡胤在此询问,韩成便率先开了口。 “赵光义所弄的这些事儿里,算起来的话,还有一件影响特别的深远,特别的恶劣。 若是历史上面,以及对后世的意义而言。 简直要比把你这个兄长给弄没了,阴谋篡位。 且打了两次大败仗,又把你儿子给弄没了还要严重。” 竟然……如此之严重吗! 赵匡胤闻言,一下子变得警觉起来。 牙齿都咬的咯吱吱响。 这畜生,都干的是什么畜生事啊! 原本以为,他干的那些事,就够离谱,够畜生的了! 哪能想到,居然还有更离谱的! 他满心的杀意,都已经要抑制不住了。 此时,只想要返回去,把那个畜生给千刀万剐了! 在他如此想着的时候,韩成的声音继续响起。 “这件事就是,疯狂的打压武将!” 听到韩成这话后,赵匡胤心中微微动了一下。 因为这事,他也有干。 韩成道:“太祖皇帝你做的和他做的不一样。 我知道,你当时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五代十国乱世,各种事情各种事情频出,武将权力太大,不服管教,扰乱天下! 你立国之后,吸取教训,抑制武将,做的其实是对的。 你也只是,通过一些办法,来限制武将的权力,不让武将如同之前那般,权力大到没边,各种的胡作非为。 这些,都有一个度,属于正常的范畴。 但是到赵光义的时候,事情可就完全变了。 这家伙,更加的变本加厉。 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发生了有人要拥立你儿子当皇帝的事情之后,更是如此。 他对武将进行百般的打压。 直接弄了个以文御武。 疯狂抬升武文官地位,打压武将与相应的将士。 赵光义即位后,逐步将宿将转为虚职、闲差。 并起用了资望俱浅的武将,来掌管禁军,以达到既铲除你遗留的禁军将帅的目的。 又获得降低高级将领影响力的好处。 还能提拔培养一些自己的将领。 太平兴国二年,下诏将各地节度使子弟调入京城,给予他们殿前承旨的武职头衔。 实际上等于将其变为人质,以制约四方将领。 在北伐幽州失败后,赵光义不仅逼死了皇侄赵德昭。 而且,还通过贬责从征的重要将领石守信、刘遇等人,严厉地教训了带兵武将 雍熙元年,赵光义还亲自考核禁军各级军官。 皆按名籍参考劳绩而升黜之,凡逾月而毕。 值得注意的是,其要求武臣的主要标准,在于“循谨”的条件。 比如‘朕选擢将校,先取其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自是,率循其制’……” 赵匡胤刚刚平复下来的一些呼吸,这个时候又变的有些急促了。 这还真就是把武将往死里打压啊! 选拔武将的标准,勇武能力这些变成了其次,听话成了最为重要的。 这办法,确实愚蠢至极! 自己在的时候,可没敢这么做过! 若是天下太平,一统江山了,那怎么都好说。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嘛! 可关键,现在才到了哪里 幽云十六州都还没有收服,辽国还在北方虎视眈眈,正是需要将士命之时! 结果这狗东西,却在这个时候开始动手,疯狂的限制打压武将。 那今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怪不得终宋一朝三百年,都没把燕云十六州给打下来。 就他这样的阉割之法,哪里能让自己大宋变得强大 “由于对武将的猜忌心,进一步加剧。 赵光义对武将处处设防,实施“将从中御”之法。 如怂恿监军牵制、甚至欺压将帅。 更多地使用“阵图”约束战场指挥官的行动等等。 太宗还对兵家学说,及兵武气息表现出贬损,和怀疑的态度。 据李攸《宋朝事实》记载: 上览兵法《阴符经》,叹曰:‘此诡诈奇巧,不足以训善,奸雄之志也。’ 至论《道德经》,则曰:‘朕每读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 王者虽以武功克敌,终须以文德致治。” 而且,据《宋史》记载,猛将呼延赞满门投身抗辽大业之中,但赵光义对其并不欣赏。 在亲征幽州时,仅仅因为厌恶呼延赞装束的缘故,竟几乎将其斩首! 在打压武将群体的同时,另一方面,他则大张旗鼓地推行“崇文”的一系列事情。 如赵光义在位期间,率领群臣三谒文宣王庙,以表示对儒学的尊重。 而对象征武学宗师的武成王庙,则从未光顾…… 赵光义即位,初便亲自操持科考,录取进士、诸科及特奏名达五百多人。 不仅人数大大超过以往,又对他们超等任官。 甚至连执政大臣都觉得过分…… 此后,科举得到空前发展。 大批举子由此步入仕途,成为官僚队伍的主力军。 赵光义对号称天下文渊之薮的昭文馆、集贤院和史馆进行迁址和大规模重建,又亲赐名为“崇文院”,以示“崇文”的态度 以知府,知州这些,来代替节度使。 而知府知州,则绝大部分由文人来担任。 也就是说从这里开始,地方上面的武备等这些,都由文官来主导,以文御武……” 赵匡胤听着韩成的讲述,一阵阵的血压飙升。 这畜生都干的什么好事儿! 这么下去,自己大宋哪里还有半分勇武之气 自己虽然也在打压武将,限制他们的权利。 可并不是说,直接把他们给彻底废了。 只是不让他们今后掌控那么大的权力。 他这是做了什么事 地方上的武备这些,全部都由文官来接手。 文官会打仗吗 里面有几个能打的 今后大宋地方上遇到了紧急的事情,莫非要让这些文官们,拎着刀子前去杀敌吗 如此不重视武备,疯狂打压武将,今后到了大战之时,将士们又岂能用命 当他以为这些,便已经达到了极致之时,却听得韩成又说出来了一个,更为刺激的消息。 “不仅是地方上,用文官大量的替换武将。 朝堂上面也一样是如此。 从他开始,枢密院的枢密使一职,就由文官来担任,把武将从中踢出去。 除了狄青这个开了先河的武将之外,枢密使都是正使,都是由文官担任……” 枢密使,可是武将的最高顶尖的职位。 结果,这等职位居然让文官来担任!! 赵匡胤只觉得天雷滚滚,一时间血压都爆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