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新皇上任三把烈火要么成为中兴圣君要么成为亡国之君(1/1)

好书推荐:

崇祯皇帝禅让,成为太上皇。 皇太子朱慈烺登基称帝,年号为再兴。 从下一年开始,就将崇祯年,给改为再兴元年。 在登基的当天,宣布迎娶吴襄之女,吴三桂之妹,吴三妹。 并将其立为皇后。 吴家可谓是一下子飞到枝头变了凤凰。 随着这一消息的公布,吴襄,吴三桂二人心头的石头,都彻底的落了地。 话说虽然在此之前,他们都得到了来自于太祖高皇帝的承诺。 并且以圣旨的方式,将吴三妹给定为了皇太子妃。 但是来到这边后,一直有着各种事情需要忙碌。 却也没有让皇太子朱慈烺和吴三妹成婚。 吴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虽然觉得这事儿,是太祖高皇帝承诺的,并且还下了圣旨,昭告了天下,应该不会赖账。 可是来到南京城这边后,随着太祖高皇帝,各种事情不断做出。 已经逐渐的站稳了脚步,不再是如同在北平城时那般的危急。 他们吴家,也不再如同之前那般,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毕竟此时,除了他们吴家,太祖高皇帝手里,已经收拢了很多可以用的兵马。 他也不由得有些担心,太祖高皇帝到底会不会赖账。 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面,结果没有出现之前,都会让牵肠挂肚的人为之担忧。 生怕会出现什么意外。 还好,意外并没有发生。 太祖高皇帝依然信守承诺。 不仅仅是信守承诺,还一下子给的更多! 太子朱慈烺居然这么早,就提前当上了皇帝。 他的女儿也直接成为了皇后,他成为了国丈! 自己儿子,成为了国舅。 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这惊喜给的实在是太大了! 原本吴襄还觉得,依照崇祯皇帝的身体状态,以及年龄。 再活上个二十年,还是绝对没问题。 自己的准女婿,朱慈烺至少还要再当二十年太子才能成为皇帝。 自己想要成为国丈,只怕很有可能人都嗝屁了,都不一定能够当成。 可哪能想到,突然之间一切都变了。 随着太祖高皇帝一声令下,崇祯皇帝禅让,太子登基称帝。 他们一家,直接就变成了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这是什么运气! 在这种情况之下,吴襄特别感谢自己在此之下,做出来的选择。 更感谢太祖高皇帝,给的这个天大的机会。 让他们吴家成为皇亲国戚! 原本在见识了太祖高皇帝的手段之后,就已经是对大明死心踏地的吴襄。 这个时候成为了国丈,他女儿成为了皇后,对大明就更加的忠心了。 直接就下定决心,接下来一定要好好的报效大明,不顾什么得失。 不仅要自己儿子吴三桂那里,更加拼命作战。 他这边还把三儿子吴三辅,都给派出去从军作战了。 同时还直接将在此之前,被建奴那边俘虏,投降建奴的大儿子吴三凤,开除出来自己吴家……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吴襄是高兴了,但却有很多人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比如那些翘首一盼的,众多江南士绅阶层。 在得知了,崇祯皇帝将要禅让,太子朱慈烺将要登基为帝的消息后。 原本还因为摊丁入亩等弄得人心惶惶,为之愤怒的众多士绅们,一下子就变得不再担忧了。 他们都已经笃定了,这是洪武皇帝还有崇祯等人在此之前,所使用的手段。 故意放出风声,说要施行什么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三项。 引发他们的恐慌,愤怒等诸多不满的情绪。 然后再让新皇朱慈烺登基之后,主动宣布,不永远不会施行这三条。 有了之前的铺垫,在这个时候再将之给宣布出来。 那效果简直比大赦天下还要好! 能够一下子,拉拢住许许多的人,安抚人心。 这招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 但是效果也是真好。 是真的能过以此来争取到,众多的士绅地主。 从而令的新登基的朱慈烺,获得巨大的声望。 有利于他的统治。 越想,他们越觉得这种猜测合情合理,就是事情的真相。 因为这三项政策,极其要命,等于说是自毁长城。 皇帝绝对不敢如此做! 所以,这等风声传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为了让他们虚惊一场,从而为朱慈烺营造声望。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等人,当真是老奸巨猾! 没花多大的价钱,只用了这么一招,虚晃一枪,就能够操纵人心,为朱慈烺获得这么大的好处! 这能力是真强! 真奸诈! 再然后,在他们满是笃定的等待里,朱慈烺就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登基的当天,便直接宣布要在整个大明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三项。 在宣布的同时,还以家国大义为纲领,从各方面来分析论证,如今大明所遇到的各种困境,以及如此做的必要性。 并且还当场宣布,在接下来政策推行之时。 以任何形式来阻挠这三项政策推行的人,都是居心叵测,心怀不轨,要亡大明之辈! 是蛀虫! 是要站在大明的对立面去! 是要被消灭的存在! 任何胆敢这样做的人,都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也成为大明的敌人! 对于这些人,不会朝廷不会有任何的留手。 将会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那些翘首以盼的江南士绅,在得到了这消息后,一下子就懵了。 怎么会如此啊? 竟然……真的宣布了? 还是在皇帝登基的时候宣布的? 朝廷那边是来真的? 朝廷一直没有将之颁布出来,不是为了让朱慈烺宣布取消,争取巨大的声望,获得自己等人的支持。 而是为了专门等着让新皇帝宣布,从而烧上三把火! 虽说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这火……烧的也太旺了吧?! 哪有这么来的? 他们这是想要让朱慈烺这个皇帝,当亡国之君! 一时之间,整个江南为之震动。 发生了大地震一般的强烈的效应! 很多人都被整懵了! 懵了之后,就是为之大怒。 觉得这皇帝,还有这朝廷,简直是不想活了! 不过,这些人所猜测的有一点倒是对的。 那就是朱元璋在此之前,放出风声却一直没有推行,就是专门等着朱慈烺来推行的。 这当然并不是说,让朱慈烺背黑锅。 从而让朱慈烺被无数人恨,让朱慈烺成为亡国之君。 而是朱元璋准备用这样的手段,来给朱慈烺增加砝码。 让他赢得天下民心! 朱元璋太清楚,这三条政策颁布并推行下去之后,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大明都会因此而产生脱胎变骨的变化! 同时,受益的人也是真多。 将会有无数百姓从中受益。 这虽然会导致很多士绅官吏,痛恨朱慈烺。 但是也同样会得到,无数生活变好的百姓们衷心爱戴。 那些士绅们,终究只是少部分的人。 而且,接下来还有许多,都是要被打倒被消灭的对象。 他们的怨恨并不重要。 朱慈烺只要赢得那众多百姓们的心也就是了。 这样的一波事情做成之后,朱慈烺的皇位,将会变得无可动摇! 虽然确实会有一些风险,但是这是无论如何都要进行的一步。 让朱慈烺登基之后,宣布这些并实施这些,总比要让崇祯在位的时候宣布、并做这三件事儿更加有利。 只要这事情,是由朱慈烺这个新任的皇帝给宣布出来的。 接下来自己这边,再通过各种布局,将其给完成了。 那么诸多荣耀,都将会归于朱慈烺之身。 在今后,大明江山将会变得铁桶一块! 而朱慈烺也会因此而受到无数人的爱戴。 无人可以取代! 皇位稳固如山。 就算是崇祯这个太上皇,在今后想要搞些什么事情,也绝对搞不赢! 朱元璋为了能够让朱慈烺坐好江山,可真的是苦心孤诣。 这是正儿八经的扶上马,再推一把,送上一程。 而在宣布了这些事情的之前,朱元璋这边便已经提前做出了诸多的布置。 为迎接接下来的、众多江南士绅的反扑,做了准备。 相论起作战,朱元璋没有怕过谁。 陈友谅,张士诚那些人,都不是对手。 更不要说这些江南士绅文人了! 他们算个屁! 在这政策宣布了的同时,也紧锣密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