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再苦一苦士绅朱元璋:慈烺你登基为帝吧(1/1)

好书推荐:

常州,一处宅院之内,一个身穿儒袍之人,情绪激动的与另外一人说着话。 说到神情激动处,一把就将头上的帽子给扯了下来了。 “什么?你说的这是真的?!” 而那位被称作吴兄的人,这个时候猛然听到这炸裂般的消息,一下子就大惊失色。 整个人都变得不淡定了。 “吴兄,就是真的! 狗皇帝不给咱们活路了! 不仅要摊丁入亩,还要把火耗归公,在今后还要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些都推行出来了,咱们这些人还怎么活? 咱们费尽心思往上爬,求这一身功名,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升官发财,就是能够高人一等,出人头地! 就是为了能够获得该有的荣耀,远超常人一头。 咱们为什么在这乡里之间,这般受人尊重? 是因为咱们身上的功名吗? 确实是因为如此。 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咱们考取了功名之后,就有着诸多的特权。 很多人都要求到咱们头上,想要得到咱们的庇佑。 所以咱们才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 结果现在,这狗皇帝一下子就把咱们的,诸多权利都给弄没了。 这是在拿着刀子我从咱们身上疯狂的割肉,要咱们的命啊! 今后,咱们这么多人都需要交粮纳税。 家里面的土地这么多,一年得给朝廷交多少啊? 这都是咱们的钱! 想想都让人心疼! 还有,那众多的泥腿子,卑贱之人,为什么要求着把田地挂到咱们名下? 愿意到咱们这边为奴为婢? 不就是因为咱们有权利,让他们交比交给官府更少的钱粮。 甚至于还能够让他们不当差。 现在朝廷那边,直接来了这样一手。 等于是那些卑贱的泥腿子们,要和咱们平起平坐了。 当差纳粮这些,都不需要再通过咱们。 不用再向咱们寻求庇护。 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泥腿子们,自然会对咱们大大的不尊敬。 很多都要一哄而散了。 这事儿,若真的让朝廷弄成,那咱们这些人的脸面可就都掉在地上! 根基都必然会被动摇! 狗皇帝这是不给咱们活路了!” 这人越说情绪越激动,一张脸都有些红。 提及皇帝之时出口就骂,要多忿怒就有多愤怒。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话果然是对的。 虽然他们的财路,本身就是不正经的财路。 是从朝廷身上获取的利益。 可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 这个时候朝廷要是动了,那就是在要他们的命! “张贤弟,这事到底真不真?皇帝不可能这般愚蠢吧?” 这位被称为吴兄的人,虽然极度震惊。 但是在震惊之后,却眉头提出了质疑。 不是说他不相信这位的话,实在是这事儿过于重大,也过于离谱。 “这当皇帝的,不知道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吗? 天下都已经丢了一多半了,没有出现大乱的只有咱们江南这边。 皇帝可全靠着咱们这边撑着呢! 如果江南也乱了,整个大明就彻底都完了! 现在这事儿可与之前皇帝那边,杀朝廷大员,不怎么尊重士人,有着天差地别。 之前那些,朝廷强势,天下诸多士人,或许还能够忍一忍,不和他们鱼死网破。 可是现在,如果真的敢弄出这三条,并实施。 那是动了无数人的利益,往咱们的命根子上来砍! 众人都要给他拼命的! 他这个皇帝,怕是嫌命长了吧? 眼下最应该做的,不是应该集合力量,打鞑子吗? 我看那些被朝廷蛊惑了的愚蠢之人,不停宣传的就是团结各方。 要救亡图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怎么现在,这当皇帝的却要这样做了? 朱元璋不是个傻子吧? 他是个开国皇帝,做出了诸多事情来,自然能够认清形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种事儿,肯定不会乱来。” 听了这吴兄的话,这位姓张的人叹口气道:“吴兄,你这么想很正常。 我在此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总觉得这种事儿,绝对不可能发生。 只要当皇帝的,但凡有些脑子,还想要这个大明江山,就绝对不敢如此作。 如今天下都乱成这样了。 当皇帝的再这般乱来,那大明是真的没救了! 可是……可是这种消息就是真的。 消息来源绝对可靠……” 他说着,就压低声音说了几句,似乎是涉及到了什么地位比较高的人。 听到此人压低声音所说的这话后,这位吴兄的面色,顿时就变了! 神色显得很难看。 同时还有着诸多的震惊。 “朱元璋居然来真的! 正在准备实行这三条? 这……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真的不想要这江山了?!” “我看他确实是不想要了!不过朱元璋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也能让人理解。 毕竟这狗东西,历史之上就不善待士人。 而且,还觉得他是什么太祖高皇帝,大明的缔造者。 所以就不将咱们放在眼里,高高在上,目空一切。 觉得当初他能够做出一些事情来,来到了咱们这边,还能做出来。 他是在想屁吃!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没有什么可比性。 咱们这些人可不会任由他拿捏! 所以说,咱们必须要反! 之前狗皇帝,做出那些不尊重士人的事儿,咱们还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多做计较。 可是现在,这狗皇帝越来越过分。 连这等事情都做出来了,那绝对不能忍! 要是再有所忍让,这些狗东西绝对会把咱们看扁了! 把咱们敲骨吸髓!” 听到他如此说,这位吴兄,也同样是显得有些愤慨。 “对,咱们这次绝对不能再让! 必须要反它娘的! 不反不行,得给这朱元璋一些颜色看看,让他明白如今大明之天下,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咱们这些人,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可以随意的拿捏!” “对!吴兄!你说的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听到这吴兄,终于变得硬气起来了。 这位姓张的人,情绪变得更为激动。 猛的一把,将被他扯在手中的帽子,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出声道:“哪些人不是说,岂让儒冠误此生吗? 咱们就抛下这儒冠,多联合一些忠臣义士,反它娘的! 来个遍地烽烟! 让朱元璋看看,现在到底是谁说了算! 见识了咱们的能量之后,这狗皇帝就没那么猖狂了! 接下来,还得恭恭敬敬的顺着咱们。 不仅要顺着咱们,还要再给咱们多一些优待才行! 江南不乱,可全靠着咱们这些人撑着! 现在天下间风起云涌,豪杰并起。 咱们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大明的人。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当皇帝的不在乎咱们这些人,那咱们这些人也并非需要一直心向大明! 凭借咱们这些人的能力,别管是张献忠,还是李自成,亦或者是那建奴,今后都得恭敬的对着咱们。 就比如那元鞑子,是不是很残忍? 可是咱们这些广大的士绅日子,在元朝时,过得可都挺好! 远比在大明过得更好。 如今这外面的建奴人数,和当年的元鞑子有的一拼。 他们这些人想要坐稳江山,牢牢的控制住,没有咱们这些人帮忙是不行的。 今后就算取得了江山,也同样要重用咱们这些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清那里才是咱们这些人最好的选择。 那些建奴,在夺去了江山后,肯定要好好的待咱们。 得指望咱们给他们统治天下呢!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说的就是咱们这些人之心。 这天下,谁离开了咱们都玩不转! 不管是朱元璋,亦或者是外面的建奴,都没有任何的例外。 “对!这事就该这么干!” 吴兄声音,显得有些激昂的说道。 “不过,这事儿先等一等,别着急。 这段时间咱们也可以多打听一些情况,看看这皇帝究竟,会不会真的将这极其愚蠢的,将这极其要命的三条给推出来。 这三条干系重大,朝廷当中肯定也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说不定这事儿,到了后面就不了了之了。 真这样的话,那咱们这边倒也没必要拼个鱼死网破。 只静静的看着风起云涌就行。 今后谁胜利,咱们跟谁才是最为稳妥的。 若那朱元璋真愚蠢的无可救药,自大自狂,不将咱们放在眼里。 那在接下来,再给他一些教训也不迟。 这事,只靠三两个人是没用的。 需要这皇帝将这几条正式颁布,并正式推行。 令的广大江南地区,民怨沸腾。 我等众多忠臣义士一起出手,方才能形成,江南处处烽烟的局面。 才能让这皇帝,认识到他的错误!” “吴兄说的在理,确实需要再等一等。 希望那朱元璋是个识相的,不然,接下来谁都别体面了! 他这个太祖高皇帝,来到了这边也一样不成。 需要给咱们足够的尊重。” 这位吴兄点了点头,而后又道:“不过有些事,咱们却可以提前谋划一下。 我看这朱元璋现在手里面的兵不少,为人也还是挺凶残。 他若真的推行这等事,接下来我等进行反抗之时,一开始必然会遭受到这狗东西的残酷打压。 仅靠咱们的力量还不行。 我觉得,可以在今后派遣一些人秘密的前去大清那边联系大清。 也可以派人联系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人。 来个里应外合,借助他们的力量共同施压。 用他们来牵制狗皇帝的力量,让这朱元璋知道形势有多危急。 不过,在我看来,咱们最好的求助对象还是那大清。 正如张贤弟你所说的那般,大清那边缺人才,懂得治理天下的人不多。 今后入主了中原,夺取了天下,最终还是要仰仗咱们这些人统治地方。 比如那元朝,直接就弄了个包税制……各方面管理的稀烂。 那个时候,我等士绅生活的是真美妙。 哪一个不是土皇帝? 咱们这些人,只可惜错过了那等好时候,晚生了两三百年。 不过现在,机会来了。 没生到那个时候,却又一次迎来了异族入侵。 蛮夷之辈打打杀杀还行,在其余事情上面可就差远了。 所以还得依照咱们。 咱们这边要多和大清那里进行联系,若是事情做得好了,也不是不可以,直接就趁此机会立下大功。 和大清相互配合着,把腐朽不堪的大明给颠覆。 推倒这昏暗腐朽的大明,立下功劳! 到了那时,咱们这些人肯定会受到大清贵人的青睐。 从而荣华富贵不绝。 绝对要比现在更加的荣耀,富足!” “吴兄,你说的对!确实如此! 管它鞑子入主中原,还是我汉人在这里坐江山,对于咱们来说没什么区别。 谁坐稳了这天下,谁对咱们好,那咱们肯定是要听谁的,要帮助谁! 如今大明这做皇帝的人,不把咱们当人看,要把咱们往死里整。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肯定有帮着大清,不必听那外面的人唧唧歪歪,说什么亡国亡天下之分,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骗人的! 这亡不亡的,与咱们也没什么关系。 朱家人接着做皇帝,对咱们也没有啥好处。 反而处处都向咱们捅刀子。 那咱们肯定要找一个待咱们好的。 咱们这样做,也不是咱们不懂什么家国大义。 都是朱元璋这帮狗贼,把咱们给逼的了! 是他先不做人了。 他做初一,就别怪咱们做十五! 大明到时候亡了,责任在他不在咱们!” 这两个人在这里,越说越起劲,越说越觉得他们受了很大的委屈。 做这些事是天经地义。 所以在接下来的谈论之中,就越发的开始在畅想,今后大明灭亡,大清入主主宰天下之后,他们的美好日子。 在他们看来,这种美好生活一定会到来。 不会有任何的意外。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抱着他们这种心态的人也同样很多。 他们很多人都期待的大清,掌控了天下之后,对待他们手段可强硬的很。 直接就是死要钱! 所以很快,那些投降了大清的人,就发现的他们心目中的圣主明君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仅仅没有尊重他们,还用尽一切办法,侮辱他们。 各种要他们的东西。 而且,不仅仅要的多,还要命! 杀起人来,那也是一批接着一批的杀。 手段极其强硬。 于是,无数人开始怀念当初大明还在时的逍遥日子。 和他们之前所盼望的大清相比,被他们厌恶的大明才是最好的…… 但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现在这两人,在这里盘算的如此好。 也不知道,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只怕和那些在此之前喜迎闯王,然后被闯王李自成给来了一番拷饷的人的心态,没差多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关于推行这三项政策的事儿,朱元璋也没有特别的进行严格保密。 所以有不少人,都提前听到了风声。 许多的人心里面,都升起了诸多的情绪。 很多人都想要酝酿着一些什么。 如同一个平静的湖面,被投进了一颗万斤巨石一样,泛起巨大的涟漪! 发生在常州这处宅院里的,只是这样众多涟漪当中的一个缩影。 现在只不过是有一些风声传出,就已经令得众多的人,有了这等反应。 可想而知,等到这些政策真的开始施行之时,又将会是何等的场景, 江南这边的众多人,那肯定是要反了! 这些人,这么多年以来,早就已经被大明对他们的优待了给惯坏了。 觉得朝廷给他们这些就是应该的。 他们就该获得这些特权。 哪管大明是死是活? 只要他们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就行。 甚至于,在这等国家艰难的时刻,他们反而还上下其手,趁机获得了更多。 完全不顾国家生死。 有不少人,甚至于都在盼望着越乱越好…… 对于这些变化,朱元璋都收入眼中,能够察觉到。 他不仅没有任何的慌乱,相反还变的越发的兴奋起来。 看着锦衣卫指挥使毛骧送来的,从各处得来的一些情报汇总,脸上的笑容变得很冷。 “先不要理会他们,接着打探消息,争取摸清更多人的底细。 并提前在他们身边做出一些布置。 这江南,确实要乱一乱。 他们不乱,咱这边还不好光明正大的对他们出手。 不好获得众多的钱财。 让他们乱吧!越乱越好! 等他们乱了之后,就该咱重拳出击之时!” 朱元璋对毛骧出声交代。 毛骧闻言对朱元璋行礼,将之应下,便出去安排工作了。 毛骧对于朱元璋,那是无比的恭敬。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朱元璋是开国皇帝,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毛骧其实可以说,算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给养大的。 打天下之时,朱元璋手下的很多人都战死了。 毛骧的父母也一样如此。 在他少年时,就已经成为了孤儿。 朱元璋把很多孤儿们,给抚养成人。 在这种情况下,毛骧对于朱元璋这个皇帝,肯定有着一些特殊的感情和尊敬。 这同样也是毛骧,能够成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