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 金夏保卫战(三)(1/1)

斥候队的队长立刻派了五个人回去报告,而他则带着其他人迅速跑到巷口码头。 到了码头,果然一艘战船也没见到。 斥候队长已经确信这是一座空岛,叛军都乘船跑了。 于是,他急忙赶回火烧屿向杨捷报告。 杨捷听斥候报告说叛军大营空了,心中不禁疑惑,难道叛军真的从海上逃跑了? 于是他果断地命令汉营率先渡过浮桥登上岛内,迅速展开行动。 就在这时候,斥候队长回来了,杨捷急忙问道:“怎么样?” 斥候队长气喘吁吁地说道:“大人,港口内一艘船都没有!” 杨捷一听,心中大喜,五万汉营兵已经有一半人渡过浮桥登上了岛屿,剩下的人也正在陆续渡河。 杨捷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认为叛军肯定已经全部出海了,不会再有什么危险。 他立刻下令让汉营加快行动速度,尽快登上岛屿。 此刻,杨捷的脑海里开始构思起这场登岛作战的胜利场景,他想象着自己如何杜撰出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叛军打得落荒而逃的奏章。 想到这里,他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自己加官进爵、荣华富贵的未来。 下午五时,所有汉营和八旗兵都已经登上了夏门岛,在海滩整队出发。他们排列整齐,知道岛内已无敌军,不用拼命,个个喜笑颜开。 先头部队是汉营长福营的左军,一万名士兵排成一列列整齐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狐尾山下的大道上。他们身穿鲜亮的盔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显得威风凛凛。 紧跟其后的是长福营的右军,他们同样气势磅礴,步伐稳健。再后面就是连江罗源营的两万兵,这支庞大的军队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令人震撼。 最后压阵的是三千八旗骑兵,他们骑着高大威猛的战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如同钢铁巨兽一般。他们的出现给整个队伍增添了一份威严和霸气。 清军排着纵队行进在大道上,步伐整齐有序。 这哪里像是在作战,更像是一场大规模的行军拉练。 当最后一名骑兵进入伏击线时,参谋长朱有力举起手中的毛瑟步枪,瞄准一名八旗骑兵,扣动扳机。 \"呯\"枪声响起,清脆而响亮。这一枪如同信号弹一般,瞬间点燃了战场的气氛。紧接着,八千千支步枪齐刷刷地瞄准后面的三千八旗骑兵,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与此同时,上百台马克泌重机枪也发出怒吼,火舌喷吐,火力凶猛。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枪声响彻云霄。 这些八旗兵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但无处可逃。在密集的火力覆盖下,他们纷纷倒地身亡,鲜血染红了大地。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喊杀声和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而前方的汉营士兵们却并未遭到主动攻击,他们继续前进,走在最前面的长福营左军已经与天地军警卫团的战士相遇。 “投降不杀!” “缴械投降!” ……… 天地军的战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土地震碎。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向汉营官兵发出最后的通牒。 有些汉营官兵仍然顽抗,不肯放下武器,但当他们听到枪声响起时,立刻变得老实起来。 他们乖乖地将武器扔到地上,举起双手跪地求饶,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站在火烧屿上的杨捷听到如此密集的枪声后,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 这种枪声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曾在那天目睹过三艘铁甲舰袭击水师战船时听到过同样的声音。 杨捷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敌人的陷阱,但他并没有犹豫或惊慌失措。相反,他立刻转身向第一段浮桥跑去,希望能够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空中呼啸声再次传来。 \"轰!\"一声巨响,一颗炮弹从天而降,准确地落在浮桥附近。巨大的冲击力引发了一场高达百米的水柱,水花四溅,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而第一段浮桥也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瞬间变得支离破碎,彻底散架。 紧接着,又一发炮弹击中了第二段浮桥,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恶化。浮桥的结构被摧毁,失去了支撑力,最终解体。 远处,一艘巨舰吐着黑烟正向火烧屿驶来。 杨捷这一下彻底慌了,浮桥被炸断,他已经无路可逃,只能坐以待毙。 再看那三千八旗骑兵,人和马都已倒下,地上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由于汉营绝大多数人都已投降,山上的炮兵阵地一发炮弹都没有打出,炮兵营长直呼白忙活,这仗打得憋屈! 汉营的军官与金夏水师的军官很多都认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以前明朝卫所的人,同属福州都尉府管辖。 因此,这些汉营的俘虏们非常配合工作,自觉地将队伍里的铁杆清奴和督战队员清理了出来。 舰队司令张小龙看着这些俘虏,严肃地说:“这些被清理出来的人全部抓起来,留作苦力服刑。至于其他人,如果愿意留下,可以吸收到陆战旅和岸防旅;如果不愿意,就让他们回家去吧!” 夜幕降临,四万汉营战士中,战死的有五百人,被清理出来的有两千人,而愿意留下参军的则多达三万余人,只有寥寥数千人选择回家。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东方舰队严重超员。原本统帅定下的三万人编制,现在却多出了整整一万八千人! 面对如此情况,张小龙感到有些无奈,但他深知琉球目前同样面临着兵力短缺的问题。 毕竟琉球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兵源十分有限。 因此,这些多余的士兵正好可以作为补充力量派往琉球。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东方舰队超员的难题,又满足了琉球对兵力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