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怒火(1/1)
他们温家的嫡长孙女,若是能成为皇族龙孙的干女儿,那于他们温家不可谓不是幸事,前途同样一片光明。 想通这一点,温老太太眼里的笑意顿时溢出了眼角,慈爱的神情更添几分亲切:‘婉儿姑娘可别这么说,咱们小妞妞能得婉儿姑娘这个干娘,是她的福气,何况又是你们两姐妹闺中约定,老太婆我不是那不明事理之人,若是婉儿姑娘和徐家都愿意,我温家自然是求之不得。’ 徐婉笑得真诚:‘我母亲是看着苏姐姐长大的,对对待苏姐姐的心意也如半个女儿般心疼,知道我能有小妞妞这么个可爱的干女儿,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不我前脚进了苏姐姐院子,后脚母亲就备了一些礼物,怕我第一次做人家干娘,认亲礼送得不周到 ,她零零总总备了些送了过来,还希望苏姐姐不要嫌弃呢!’最后一句是对着苏丽娟说的。 苏丽娟将女儿脖子上的璎珞推了推,道:‘婉儿妹妹客气了,这么贵重的璎珞还叫不周到么,你看小妞妞喜欢得可都不愿摘下来了。’ 大曾孙女脖子上的璎珞老太太早就注意到了,还以为是孙媳妇专门为小妞妞准备,故意想要在府里看不上她的那些人面前彰显财气,却没想到会是徐大小姐所赐,一时不免多看了几眼。 随后老太太将从她们进屋就一直握在手里转动的佛珠放在茶几上,伸手从苏丽娟手里抱过妞妞,‘哎呀,咱们妞妞可真是有福气,干娘送的璎珞戴着真好看,以后可要好好孝顺干娘哟。’小妞妞也不认生,见祖奶奶逗笑,也跟着咧嘴笑,把温老太太也稀罕住了。 温太太满腔怒火的冲到儿媳妇的院子 ,不曾想,苏丽娟和徐婉去了老太太那边,看着苏丽娟屋里堆积的礼盒物品,她又火冒三丈的赶去老太太院子。 走到老太太院里,听得屋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她额头青筋直跳,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按耐住脾气爆发,毕竟是在老太太屋里,她这个做媳妇的可不敢放肆。 ‘哟,我当是谁能逗得了母亲心情如此开心,原来是儿媳妇和徐大小姐呀!’温太太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徐婉和苏丽娟忙起身给温太太行礼,温太太颔首倒没为难她们,只堆了笑脸跟温老太太行礼。 温老太太指了对面的炕,道:‘’你来了,坐吧!’ 徐婉懂事的退到一边,苏丽娟上前扶着温太太坐到炕上,又和婢女一起帮着切了新茶给婆婆奉上。 看儿媳妇这么懂事,温太太心中熨帖,可一想到儿媳妇屋里堆积的东西,眼里又掩饰不住怒意,她斜视着苏丽娟,道:‘听说你收了徐大小姐送来的礼物。’ 苏丽娟笑道:‘本来是要着人去告知母亲的,儿媳一时高兴过了头,忘了此事,还让母亲亲自来问,实是儿媳的错,儿媳…’ 温太太皱眉:‘知道错了,你还收,这要传出去…’ 温老太太咳嗽一声,打断温太太的话:‘言斌他娘,看你说的什么话,婉儿姑娘认了咱们大姐儿做干女儿,这当干娘的送些东西给干女儿,有什么不能收的,婉儿姑娘和丽娟姐妹情深,咱们做长辈的支持就好,可不能做那不明事理的恶婆婆,拦着两孩子交往。’ 温太太闻言脸色一惊,一会白,一会红,一会青的,好不精彩,‘母亲是说徐姑娘认了大姐儿做干女儿?’ 温老太太道:‘这还有假,你看你大孙女脖子上还带着她干娘送的认亲礼呢!’ 小妞妞穿着暖和的夹袄正躺在温老太太身边的炕上,她不哭不闹,一会儿看看说话的人,一会儿又看看房顶,自顾自的玩的乖巧。 脖子上璎珞项圈的珍珠流苏已在她的晃动下略有些凌乱,可和田玉和东珠的光泽却丝毫不减,特别是那几颗红宝石,反而随着她的动作偶尔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徐婉没有在温家用晚膳,冬日天黑得早,她得赶在天黑前回家,苏丽娟亲自送她到大门。 站在温家大宅门的石阶上,寒风吹得徐婉的额前的青丝飞舞,徐婉催促道苏丽娟:‘苏姐姐快别送了,回去吧,外面冷,别受了寒。’ 苏丽娟摇摇头:‘今日你帮我这么多,就让我再送送你吧,我看着你上了马车就回。’ 徐婉说:‘我不过是搭了个梯子,以后的路还得你自己走。’ 苏丽娟点点头:‘我知道,妹妹的大恩姐姐记在心里,从明日起,我以后每天都去老太太跟前尽孝,把小妞妞也带上,她父亲奶奶不喜欢她不要紧,能争取到她祖奶奶的疼爱,也是她的造化。以后的路我会好好走下去,不会再让妹妹跟着替我操心破费。’ 多去温老太太跟前尽孝,徐婉很赞同,‘姐姐聪慧过人,我相信姐姐可以做得很好,至于说破费,妹妹其他本事没有,也只有破点费了。’ 苏丽娟戏谑道:‘妹妹还叫没本事,今日借起汉王府的势把姐姐都吓了一跳。’ 徐婉苦笑:‘也只有这一次,以后可不敢在扯汉王府的大旗。’虽然笺文一事被破坏,但和汉王府划清界限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 苏丽娟点点头,确实不能,若是让汉王府的人知道了,恐惹她们不喜婉儿妹妹,今日婉儿妹妹真真是为了她和小妞妞冒大险了。 徐婉知道苏丽娟误会她的意思了,思忖道:‘苏姐姐,婉儿从小和姐姐一起长大,情同姐妹,不论最后嫁没嫁去汉王府,我对姐姐的情意都不会减,今日因妹妹与汉王府的婚约帮着给姐姐撑了面子,假如以后妹妹失了这场姻缘,还望姐姐不要怪妹妹拖累了小妞妞。’ 苏丽娟大惊失色,忙捂住徐婉的嘴:‘说什么傻话呢,妹妹和王府的婚约整个汉城人都知道,可别说什么失了婚约不吉利话,快呸呸。’ 苏丽娟一边说一边又见徐婉眼中含有郁色,心里咯噔一下,忧心的问:‘是不是王府那边有什么话传出,那今日之举会不会害了妹妹?’若是汉王府反悔悔婚,婉儿妹妹可怎么办? 想到这里,苏丽娟顿时急上心头,她倒不是担心什么女儿受不受拖累,她是担心若是婉儿妹妹被王府退亲,哪家还敢娶她,她后半辈子该怎么办? 徐婉见苏丽娟着急,忙解释道:‘没有传出什么话,是妹妹自己,觉得就算与王府定了亲,但嫁入王府时间还早,只是想着以后的事又有说得清呢,所以有感而发。’ ‘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是这样。’ 看徐婉语气肯定,确实不像安慰她的样子,苏丽娟放下心来,说道:‘姐姐对妹妹的情意也是一样,不管以后怎么变,姐姐和妹妹的姐妹情永远都不会变。’ 温老太太的宴息室里,伺候温老太太的老仆人将火塘里的炭火拨了拨,炭火燃得越烈,不一会儿屋里更加暖和。原本闭目养神的温老太太缓缓睁开眼,‘你去打听一下,徐大小姐都送了些什么物品给言斌媳妇儿。’ 能让曾氏在她面前对儿媳妇发难,可见那些东西恐怕是有些不妥。 老妈妈应诺,轻声退了出去。 另有小丫头进来给温老太太斟茶,不过两盏茶时间,老仆人回身进屋,对老太太回禀:‘徐大小姐送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些大姐儿日常用得上的起居用品和玩耍的小玩意,足足拉了一车送给大奶奶,其中还有几十个鸡蛋大小的竹编红柿子,颜色红艳,小巧精致,老奴去的时候大奶奶院子里小厮丫鬟正搭了梯子往银杏树上挂呢!’ 温老太太听懂了老仆人的弦外之音,问:‘那另外小部分呢,是些什么?’ 老仆人神色有些迟疑,但还是据实回答道:‘另有小部分药材、布匹和十几筐银丝炭用以供给大奶奶院里日常使用。’ 温老太太闻言,神色微变,‘徐大小姐送了十几筐银丝炭来?’ 老仆人心里也叹大太太做事不周全,前几天才为厨房怠慢亲家太太闹得阖府不安,今日又克扣大奶奶屋里的银丝炭。不过这也不是她一个下人可以置喙的,只能将她打听到的信息都告诉温老太太:‘听说府里银丝炭不够用,大奶奶屋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筐花炭,大奶奶不得已把大姐儿安排和自己住一屋,以便节约火炭,估计徐大小姐也是心疼大姐儿。’ 温老太太脸色寒冷,问:‘你说徐大小姐送了几十个竹编红柿子,大奶奶将她挂院子银杏树上是怎么回事?’ 老仆人回答:‘听说是徐大小姐的意思,说大姐儿一天天长大,逐渐耳聪目明,大奶奶屋里的窗棂望出去正好看到院子里的银杏树,又恰巧银杏树在冬季无花无叶,光是树枝看着冷清,所以特意从聚宝斋里选了些竹编饰品挂银杏树上装点景色,以愉大姐儿之目。’ 温老太太沉吟不语,老仆人抬眉望去,茶水的雾气一缕一缕向上飘散,映衬得眉头紧皱的温老太太神色有些若隐若现,过了一会儿,又见温老太太眉头舒展开来,恢复了一贯的慈祥:‘将我屋里的银丝炭分五筐出来,给言斌媳妇儿送去,就说是我这个做祖奶奶的疼爱曾孙女。’ 老仆人吓一大跳,忙道:‘使不得啊,咱们屋里也只得二十来框,您一向惧寒,若是…’ 温老太太打断老仆人的话,‘不碍事,你照我说的去做就是,温家再是不济,也不能短了嫡长孙女的缺不是。’语带嘲讽,却神色镇定,显然心中自有定数。 又喃喃低语道:‘原本以为那徐大小姐只是替小姐妹出头,现在看来,对我们大姐儿倒是真心疼爱。’ 温太太回到自己屋里,人还有些恍惚,虽然老太太没有直接斥责她,但是话里话外无不帮着孙媳妇说话,她这个儿媳妇今日倒是险些有些没脸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孙女能认徐姑娘做干娘,于他们温家都有利,老太太急着维护那两姐妹也属正常。 又想着自己没弄清楚就跑去责问儿媳,确实有些不妥。 想到这里,她叫了大丫鬟进来悄声吩咐:‘你去查查,今日徐姑娘送东西给大奶奶的消息是谁提起,怎么大奶奶那边还未清点记录,咱们院里都清楚送了些什么,不但知道种类,连数量都一清二楚。’ 大丫鬟领命出去悄悄查问,不一会儿就查清楚了:‘说是表小姐那边的大丫鬟来给咱们院里扫院子的三等丫鬟春香递的话,春香得了那边二两银子。’ 温太太大怒:‘春香那死丫头眼皮子也忒浅了,把她调去浆洗房。’ 顿了顿,又怒斥小曾氏:‘她算什么表小姐,一个靠勾引爷们做妾的贱人,给她点颜色,她倒是把手伸到我院里来了,把她早晚的燕窝雪蛤停了。’ 温太太这边正气得脑仁疼,不想另一个婢女又进来禀报,老太太那边拨了五筐银丝炭给大奶奶,大奶奶又从自己的陪家里选了一块适合做大氅的水貂毛皮送去老太太屋里。 温太太听完急火攻心,两眼一黑,整个人险些摔倒,大丫鬟眼疾手快,忙伸手扶住,温太太呲牙欲裂的怒吼道:‘快,找个理由,将春香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打一顿发卖了,还有那个上蹿下跳的挑事精,把她给我禁足,吃食份例以后都只照一般侍妾供给。’ 徐婉并不知道温家内宅里的人仰马翻。她回府后向母亲细说了苏丽娟的近况,又说认了妞妞做干女儿,张氏也心疼苏丽娟,知道两姐妹关系好,对认亲和送那一马车东西这些都无异议,唯一就是有点心疼那件璎珞,想着毕竟是女儿十岁生辰父亲送的生辰礼。 不过已经送了也不能要回来,只得叮嘱女儿,明年父亲母亲送的及笄礼要收好,不能在送人了。 徐婉紧紧挽着母亲的手臂,脑袋如小米啄鸡般点头答应,想着母亲的通情达理,父亲的疼爱有加,徐婉心里觉得自己投生在徐家真是幸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