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海运(2/2)

好书推荐:

孟浚则向水师大将沈廷杨,询问可否阻拦清军沉船,能否保障大军粮道的安全。</p>

沈廷杨拱手施礼,神色凝重,出言道:“大王,察此情势,运河蜿蜒,水道漫长,实非人力所能尽控,清军狡黠,若欲再次潜行沉舟,以其小巧之舟,匿踪于夜色之中,确实难防。”</p>

沈廷杨的话让孟浚皱起眉头,多尔衮沉船倒也不是不能清理,可这沉船容易,想清理可就难多了,就算全力施行,恐怕也要日时间才能勉力完成。</p>

沈廷杨见孟浚眉头紧锁,对着孟浚沉声道:“大王,臣有一策,可解多尔衮之计!”</p>

“沈将军请说!”</p>

沈廷杨正色的说道:“我军之粮草可走海路,经淮安出海,运至天津,耗时不过半月时间,较之运河,用时更短,损耗更低。”</p>

这时柏永馥出言问道:“沈将军,听闻海上波涛汹涌,随时有覆船之险,这是不是有些不妥?”</p>

沈廷扬摇摇头,笑着说道:“不,海上漕运从前元时,朱清便已开创海上漕运制度,崇祯十二年,吾曾向烈帝献上海运图,其中有详细的路线规划,崇祯十三年,吾亲在乘坐两艘装载了数百石大米的船只,自淮安出发,驶向天津,即使途中遭遇了短暂的逆风,导致航程延误了两日,但依然仅用了十二日时间便顺利抵达天津。”</p>

此时的周军已经抵达静海,距离天津不过八十里路程,正常行军也就两日多的路程,就算继续沿着先前的战略,也就七八天的时间。</p>

孟浚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了沈廷杨的建议。</p>

多尔衮的沉船计策无疑给周军的粮草补给带来了严峻挑战,而沈廷杨之提议,则给了孟浚另一个选择。</p>

虽说海运更快,但是海上运粮不比内河,稍有不慎,以如今这个时代的船只,沉没也是常有之事。</p>

而沈廷杨的回答显然很周全,他不仅提到前元海上漕运的成功案例,还提及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又有海运图可做参考。</p>

尤其是目前周军的紧迫形势,即便有风险,也可以接受,总好过于受制于敌人之手。</p>

而多尔衮在沉船后,细作回报周军大船确实过不去,周军一面用小船转运,一面正在清理沉船。</p>

对此多尔衮呵呵一笑,道:“那就看看是你捞的快,还是本王沉的快!”</p>

随后多尔衮再次命令苏克萨哈南下,再择一地,沉船,阻隔周军水师。</p>

喜欢南明义军请大家收藏:()南明义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