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两难(1/1)
李治其实很清楚父皇给妹妹准备了多少嫁妆,因为有不少嫁妆还是他负责采买的。 他也知道父皇将一半母后的体己给妹妹,对此他没有任何意见。 如果不是想将留下母后的遗物作为怀念,他甚至可以全都给妹妹。 虽然母后留下的体己价值不菲,但是他要继承的是父皇的江山,所以母后留下的体己其实也不算什么。 李世民笑道:“这个傻丫头,觉得自己的嫁妆比高阳多很多,两人接连出嫁会影响不好。” 高阳她凭什么能跟妹妹比? 一个是婕妤所出,一个是皇后所出,这中间还差着四妃九嫔呢,高阳没有母亲留下的丰厚体己,这能怪得了别人? 李治有些不解道:“你比高阳的嫁妆,这不很正常吗?” 是很正常,但是超出太多倍就不正常了,怕是比当初长乐姐姐出嫁时的嫁妆还要多的多呢。 晋阳公主娇哼道:“稚奴哥哥,你知道为何父皇要给我准备那么多嫁妆吗?因为怕你以后对我不好。” 李治听完后汗都出来了,很是无语道:“我怎么可能对你不好?这又是从何说起?哪怕是只有一口吃的,我也会先让给你啊!” 晋阳公主笑嘻嘻道:“父皇,您听见了吧?稚奴哥哥一定会对我好的。” 李世民笑道:“朕之所以那么说只是让你别因为嫁妆多而心情不好。” 李治听了心里松了口气,宽慰道:“兕子,你值得的,你是世上最美丽最可爱最善良最尊贵的公主。” 晋阳公主笑道:“我是怕姐姐们知道后会伤心,不过,父皇说了会把母后的体己提前送到公主府的库房里。” 其他的姐姐有什么好伤心的? 人与人本就是不一样的,生下来就不一样。 晋阳是嫡出,而且还是由父皇亲手养育长大,本就和其他公主不一样。 就像他是太子,难道还怕别的皇子会嫉妒不成? 李治觉得妹妹就是太善良了,才会如此顾忌别的姐姐的心情,父皇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妹妹的善良需要他来守护! 晋阳公主突然发现话题扯的太远了,嫁妆什么的其实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婚期啊。 晋阳公主连忙问道:“父皇,您刚才说嫁妆再过一两个月就准备好了,那婚期到底定在是那么时候啊?我觉得腊月也来得及啊。” 李世民无奈道:“腊月太过仓促了,朕还想为你举办一场盛大而又完美的婚礼呢,等到开春的时候最合适,稚奴,你觉得呢?” 见到父皇和兕子同时将目光转向了自己,这一刻李治突然很想狠狠的给自己一巴掌,好把自己扇晕过去。 这简直就是一个送命题啊! 附和父皇,妹妹肯定对他有意见。 附和妹妹,父皇肯定对他有意见。 真是两难啊,他就不应该这个时候过来。 李治沉吟道:“何不让太史局根据妹妹和房遗爱的生辰八字测算出几个吉日来,到时候再决定婚期?” 李世民听了不由心中一动,连连点头道:“稚奴说的有理!” 晋阳公主听了也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叮嘱道:“父皇,您可不能干预太史局的测算结果!” 太史局测算出的吉日肯定不止一个,若是父皇给太史局一些暗示的话,太史局有可能直接把最近的吉日给去掉了。 李世民笑道:“这和你的幸福息息相关,朕岂会干预?” 说完之后,李世民看向李治,问道:“这个时间过来,有什么事吗?” 李治笑道:“儿臣也听说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父皇心里可有人选了?” 李世民笑着点头道:“朕经过再三斟酌已经有了二十四个人选,明日再与群臣议一议。你觉得该是哪二十四个功臣入选?” 李治道:“臣唯独在一个人选上犹豫不定。” 李世民诧异的问道:“谁?” 李治道:“房遗爱。” 晋阳公主听了不由吃惊的张大了小嘴,她也听说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却从未想过房遗爱也会列入其中。 没想到太子哥哥竟然觉得房遗爱也有资格列入其中! 不过,这算是朝中大事,又与房遗爱有关,晋阳公主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李世民听了也不由微微一愣,他思索的都是曾经老将、老臣,倒是没有想过房遗爱。 李世民沉吟道:“房遗爱的功劳当然不小,但是毕竟太年轻,资历太浅,没有在开国之战中立下功劳,也没有在开国之初强敌环伺的时候立下功劳,将他选入这二十四功臣只怕不能服众。” 李治道:“他确实资历的浅,但是他所立下的那些功劳却都关乎千秋万代,只看一时有些偏薄。” 晋阳公主忍不住插嘴道:“太子哥哥,若是房遗爱也选入二十四功臣,画像和其他功臣挂在凌烟阁上多么突兀啊,其他的功臣都是胡须那么长的老臣,唯独他那么年轻,显得格格不入。” 房遗爱和那些功臣根本就不是一个年代的人,他们的功绩也完全不同,将他列入其中确实突兀。 而且只选二十四个功臣,那么必然会有很多功臣没能入选,若是房遗爱入选了,那么必然会让那些人不服,甚至引起他们的敌视。 能够入选二十四功臣固然荣耀,却不值当的,短短的时间内,晋阳公主就已经想了个明白。 李世民笑道:“若是他早生二十年的话,这二十四功臣必然有他一个,现在嘛,就不要拔苗助长了。” 晋阳公主掩嘴而笑:“才不要他早生二十年呢!” 李治听了只有点头的份,不过他心里还是为房遗爱感到遗憾。 他可不觉得这是拔苗助长,要说开国二十四功臣,那房遗爱确实无法入选。 若是选开国至今对大唐贡献最大的二十四功臣,那么房遗爱必然能入选。 火炮、棉花、双季稻、热气球这些功劳加起来,不敢说和房玄龄、李靖、杜如晦等功臣相比,和唐俭、刘政会等人相比尤有胜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