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柳家家具铺(1/1)

好书推荐:

炭火烤着,整个火锅城一片暖洋洋,跟外面的寒冷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等众人涮了羊肉蘸了酱料吃到嘴里,感觉这冬天应该不会难熬了。 这一嘴下去,浑身发暖,味道也是他们没吃过的味道。 越吃越觉得这种吃法新奇有趣,越吃越觉得上瘾,叫了一盘的菜,各个是吃的热闹不已,听得外面等候的人心痒难耐。 整个火锅城热闹非凡。 苏晚晚此时也吃的很热乎,这厨子炸的肉丸子劲道有味,里面放了小茴香还有香料粉,不用涮火锅,就单吃也是吃的过瘾。 她立马让后厨炸了一些,准备一会儿给沈昭送去。 这丸子不仅她喜欢,客人们也喜欢,一个个都询问做法,听说里面掺了红薯淀粉,也明白了它为什么这么贵。 有些人也就想着带回去给家人尝尝,但是掌柜的说,这丸子凉了就比较硬,回去煮一煮,放些调料做成丸子汤才好。 这一顿饭,让众人觉得自己都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一个个吃的惊奇,出去一拨人,恨不得立马跟外头的人讲一讲这稀奇的玩意。 红烧大骨头那五桌吃的可更香了,以前觉得这骨头就是狗啃的,没想到这骨头做好了竟是这么好吃,不过就是吃起来不雅观。 但是在美味面前,雅观不雅观的也就不在意了,左右他们也不是读书人。 啃完骨头,还有里面的骨髓,嘴巴一吸溜,美味的想吞掉舌头。 吃完骨头,还能添骨头汤,然后继续涮菜。 怪不得这大骨头锅贵呢,那骨头上很多肉,啃完就半饱了,再涮些素菜,也是极美的体验。 白记火锅城一炮而红,只一个下午,便传遍了整个县城,想要来见识一番的,也不管时间,直接就来到店外头排队。 结果,苏晚晚看完沈昭回来路过这白记,就看到外面排了长长的队伍,意识进空间一看,好家伙,才下午三点。 就连沈渊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他虽然觉得火锅好吃,可是让他排这么长队就等待,他可是没功夫。 俩人又去了柳记木匠铺。 木匠铺开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这里地方宽阔些,街道虽然没有城中心的热闹,但是是来往客商经过的第一条街。 而且做这行的,需要的地方非常大,也只有这条街有合适的房子租给他们。 临街的两个屋子放了各种样品,柳叔和冯刚在后院做活,柳秋水在前头看着店铺。 柳记的名号早就打响,但是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也很少有人知道柳记已经搬到了县城,所以,这时候还有些冷清。 见到他们夫妻过来,一家几口人都非常高兴。 沈渊去后院和冯刚说事情,苏晚晚就和柳秋水在店铺里逗孩子玩。 柳秋水的女儿似乎特别喜欢苏晚晚,苏晚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招孩子的体质。 不过这小娃娃可爱,她也喜欢,就抱着逗弄。 “嫂子,我以前真是做梦都没想过我家会有这么大的店面。” 柳秋水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苏晚晚的手被小娃娃抓着,感觉心都化了。 “好好干,以后的日子会更好。” 苏晚晚看着身边的人,日子越过越好,心里也是妥帖。 这时,门外停下一个马车,一女子走了下来,看了看这店面,门口上的一个柳字,写的十分有风骨。 看到有客人,柳秋水立马迎了过去。 这一看,却是愣住了。 来人竟然是赵圆圆。 赵圆圆一身粉色绸布衣服,头上戴着白玉簪,脚穿粉色绣花鞋,身边还有一个小丫鬟伺候着,看起来竟是十分贵气逼人。 她本来就长得好看,这样一打扮,愈发衬得娇俏动人。 赵圆圆看到柳秋水,一点都没意外,反而十分热络。 “嫂子,我也是听别人说你们来县城开店铺了,正好今日有空过来瞧瞧,顺便定做两套衣柜。” 赵圆圆是特意找来的。 她在大柳树村的时候就看上了柳家做的那种衣柜,姑姑让她去买木盆,看到了就立马喜欢上了。 只是可惜,那时候他们哪里有条件去买这大物件。 现在她好不容易翻身,自己是不好意思再回大柳树村的,就托人去问了,结果才知道他们来了县城。 她不好意思去大柳树村,但是还是很乐意来故人这里炫耀一番的。 柳秋水他们迟早要回村去,就让他们回村去,告诉村里人她现在过的有多好。 她态度很好,口气也很大,直接要定做两个衣柜。 甚至摆着谱,手往一旁伸了过去,那小丫鬟立马就扶着她。 她现在俨然就是一个富家贵太太。 柳秋水都惊呆了,这人跟贺二柱成婚到了县城,怎么这么快就发家致富了,这派头 不不不,那贺二柱是个懒货,她怎么都不会信贺二柱会这么发达的。 看到柳秋水眸中的震惊,赵圆圆扶了扶头上的流苏,十分得意。 “嫂子莫不是不欢迎我?” 她开口提醒,柳秋水这才反应了过来。 既然是来买柜子的,自然也不会拒绝,立马就引着她进屋。 苏晚晚抱着小娃娃没出门就听到了赵圆圆的声音,她也不避着,稳稳地坐着逗弄孩子。 赵圆圆进了门,一眼就看到抱着娃娃的苏晚晚,也是神色一震。 她是真没想到苏晚晚这时候会在这里。 她想着就算两家关系好来祝贺,应该上午就来了。 她有点想退出去。 在柳秋水面前,她似乎还有种优越感,自己过得好就想要炫耀一番。 可是在苏晚晚面前,她总感觉有点抬不起头。 实在是苏晚晚比她漂亮,现在听说还被封了县主,是个有名号的人物。 就连她家老爷,前阵子知道她是大柳树村的,还问了很多关于苏晚晚的事情。 可是再仔细一想,苏晚晚有能耐又有啥,到底不还是在村里,就算被封了县主,那也只是个名号,不还是要在村里辛苦种地开作坊。 哪里有她现在享福,什么都不用干,还有丫鬟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