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别看这一个(2/2)
到漳州开会,徐今强是要推广福建省永春化肥厂、长春化肥厂等单位利用本地煤炭资源,制作碳化煤球,自力更生解决小氮肥原料问题的经验。当他们一行来到漳州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代表已会集此地。福建省委书记谭启龙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会议明确提出了一整套解决小氨肥原料问题的方针政策:“就地取材,有啥吃啥,粗粮细作,吃饱吃好。”看起来似乎平常的16个字,可它倾注了徐今强的许多心血。</p>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永春、长泰的经验,被推广了到全国。小氮肥能吃粉煤了,小氮肥能“吃饱了”。全国千余家小氮肥厂,有800多家使用了碳化煤球。实践的经验,正确的政策,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典型的力量是巨大的。小氮肥厂吃饱了,不再忍饥挨“饿”了,不再开开停停了。愁眉苦脸的小氮肥厂厂长乐了。</p>
虽然小氮肥能吃粉煤了,小氮肥能“吃饱了”,可是消耗高、亏损大,管理混乱,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小氮肥厂前进的步伐,因而亟待巩固提高。他们认为:“要吃饱管好,重点是管好。”</p>
浙江桐乡化肥厂创造出了“三管一算”(原料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经济核算)的先进管理经验,节能降耗成果尤为突出,盈利逐年递增。</p>
一组组准确无误的节能数据,使专家们心悦诚服。为推广桐化的经验,徐今强派燃化部小氮肥处孔祥琳等人写成专着《小氮肥生产及节能》,推广桐化典型经验。众多小氮肥厂到桐化取经,燃化部拨款20万元给桐化建了座培训楼,迎接八方来客,使桐化的经验在全行业开花结果。</p>
03</p>
要抓就抓到底</p>
</p>
1973年3月、12月,徐今强两次南下,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小氮肥生产经验交流会。交流会进一步推广“吃饱吃好”的典型经验,完善小化肥的发展政策。</p>
小氮肥厂的发展,是一部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历史。1973年后,燃化部召开了10次小氮肥技术进步会议。每次都有一个新的侧重点,解决一个新问题,总结一个新经验。第一次会议,是解决小氮肥的小改小革,成龙配套,填平补齐;第二次会议,是强化生产管理;第三次会议,是原料改造,锅炉改造;第四次会议,是余热发电;……第六次会议,是节能降耗四十条;……第八次会议,是研究设备定型意见;……第十次会议,是推广蒸汽自给和两水闭路循环技术。</p>
这一系列貌似枯燥的条文,倾注了徐今强和许许多多小氮肥工作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干部的无数心血,是千百万次实践的总结,是众多智慧的结晶。</p>
1974年1月,燃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化肥会议,贯彻国务院领导的批示:“还是横下一条心,今年生产3000万吨化肥。靠自己,不靠进口。”会上,小氮肥厂豪迈地提出:“化肥不进口,全靠自己干。横下一条心,拿下三千万,小厂挑一半。”小氮肥厂言必行,行必果。他们艰苦奋斗,顽强进取。经过努力,小氮肥厂终于撑起了中国氮肥工业的一片天。</p>
喜欢带着空间穿七零,赚钱搞事样样行请大家收藏:()带着空间穿七零,赚钱搞事样样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