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甘蔗(一)(1/2)

办完捐款的事情,曾忆乡和嘟嘟、彭斌告别,带着卢莲花、孔媛媛、唐文有来到洪南。昨天,杨章红讲了改善农村贫困老师住房条件之事,曾忆乡就想来看看,是不是真如杨章红讲的那样好。</p>

接受资助的老师名单都在唐文有这里。</p>

曾忆乡指着一个老师的名字,说,“就去这里。”唐文有一看,是李在林,这个老师居住在长信镇红杏村。小冯打开导航,直奔红杏村。</p>

从洪南到长信镇的路还算好走,但是接着继续前往红杏村的路就有点麻烦。由于长信镇位于洪南区的东北边,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区洼地。镇内村村通公路是全区最差的一个乡镇,有一半以上的村村公路还未水泥硬化。从洪南到长信镇用了20分钟,但是从长信镇到红杏村却用了30分钟。道路崎岖狭窄,中途遇到两次会车,耽搁了不少时间。</p>

费了不少劲,终于赶到红杏村。在一个村民的带领下,一行人转了一个弯就瞧见一栋白色外墙的小青瓦房。走近了就看清楚当面有四间房,最左边拐了一间房,形成一个“l”型布局。戎州人把这种布局的小青瓦房叫做“转耳房”。</p>

一个小姑娘坐在堂屋内做作业,好奇的看着家门口的几个人,问:“你们找谁?”</p>

唐文有很客气的对小姑娘说:“小妹妹,我们找李在林,李老师,请问他在家吗?”</p>

“李老师是我爸爸,他现在在山上。”小姑娘回答。</p>

唐文有继续问:“哦,你爸爸在山上,在山上干什么呀?”</p>

“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在山上干农活。”小姑娘指着对面一座山说。</p>

长信镇这地方平地很少,80以上的农民都是依山开垦。因此,不管什么农作物的亩产都低于平均水平。长信镇没有工业,镇上唯一一家私人酒厂,不知什么原因倒闭了。说到底,长信镇经济一直上不来,是由他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决定的。</p>

“小姑娘,我们来找你爸爸了解点事,你能不能帮我们一下,叫你爸爸回来一趟?”唐文有说。</p>

“好的”,小姑娘一溜烟跑出去了。</p>

约摸半个小时,小姑娘带着一个人回来了,那人手里拿着一捆甘蔗。“爸爸,他们找你。”小姑娘指着唐文有说。</p>

唐文有:“您是李在林老师?”</p>

男子放下甘蔗说,拍拍手说:“对,我就是,你们……”</p>

“很抱歉,李老师,我们今天来打扰您,是想对您进行实地调查。我们是向您提供资助建房的代表,这是我的名片。”唐文又亮明身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