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胜捷报频传(1/1)

很快,扩廓帖木儿派人前去叫阵,不管怎么叫,徐达都稳健不出,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这让扩廓帖木儿内心更加焦急,更加愤怒。 可徐达就是堵着门不出战,让他无可奈何。 强行进攻,简直就是找死,明军的大炮可是说着玩的。 当天夜里,徐达早就联系了扩廓帖木儿大军之内的人为内应。 在晚上徐达突出奇兵,夜袭扩廓帖木儿军营,有了内应,更容易成事。 之所以徐达有信心,就是因为有内应存在。 徐达身先士卒,骑着乌骓马,黑夜中犹如天降神兵,所向披靡。 “什么声音?” “不好,是敌袭?” “该死的。” 扩廓帖木儿正在读兵书,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突然发觉明军袭来,内心骇然,仓促奔出营门。 此时的扩廓帖木儿,只穿了一只靴子就跨马逃走,身后只剩下了十八个骑兵跟随。 剩余的四万大军都被徐达俘虏。 洪武二年(1367年)四月十八日,徐达彻底收服了山西,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彻底击溃了王保保大军。 扩廓帖木儿先逃到大同,徐达派遣冯胜带兵追至忻州,没有追上,毕竟追十九个人,他们的骑兵更快一些。 最终扩廓帖木儿直奔甘肃,不敢再西进。 徐达击败了扩廓帖木儿之后,率军进军甘肃。 扩廓帖木儿逃到大同,由大同移军定西,再次召集大军,率军围攻明军,在兰州开战。 而此时,徐达率主力正好赶到,在定西以北,和元军对垒。 这次徐达决定与王保保决战,双方交锋之下,徐达动用了马克沁机枪,不费一兵一卒,全歼王保保军八万多人,王保保仅带了妻儿亲兵数人,逃了出去,至于去向不是很明了。 徐达挥师西渡黄河,大军进抵鹿台,元将张思道闻风而逃。 之后势如破竹,徐达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宁远、巩昌,派大将冯胜进逼临洮,元将李思齐不战而降。 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张思道逃奔宁夏。 而汤和率军渡河进入潼关,分兵径直奔向泾州,派部将招降了张良臣。 可张良臣听见了扩廓帖木儿的声援,觉得可能有希望打赢这场仗,不久又反叛离去。 汤和内心无比愤怒,立刻率领大军围攻庆阳。 不久,庆阳直接断粮,张良臣的部将觉得战斗无望,直接绑了张良臣父子,打开城迎降。 徐达和汤和等人带领大军冲入城中,擒斩张良臣父子。 至此,陕西也在徐达的手中平定。 而常遇春这边,元顺帝乘明军主力长驱秦晋之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扑,兵锋已抵通州。 而常遇春故意让他们来到通州,之后四面合围,也速看见明朝大军,差点被吓死,看见大军围了上来,立刻指挥大军往后撤退,全军出击。 混乱之下也速得意冲出包围圈,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 常遇春追杀千里,就是为了覆其巢穴,最终帮助明朝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 之后立刻率领九万大军径取元上都开平,元顺帝听见常遇春甩饼前来开平,大惊失色,再次进入了逃亡之旅,率领妃子和皇子们逃到应昌府。 洪武二年(1367年)十一月八日。 由于元顺帝再一次逃跑,常遇春轻而易举的夺取了开平,全歼留守元军,将所有的元军斩尽杀绝,屠杀殆尽。 这也是为何,常遇春会留下变成凶悍的代表,屠杀元军,他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这一次常遇春缴获无数财富,填装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因为常遇春这一次,元顺帝内心极为恐惧。 之后元顺帝无兵可用,无将可派,只能够封扩廓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希望他能够帮帮忙。 并且屡次召他入援应昌府,生怕常遇春再次啥来。 但扩廓帖木儿全部都婉拒了,一直滞留西北,听调不听宣,并未奔赴上都与应昌。 不仅如此,扩廓帖木儿还劝元顺帝尽早弃应昌北逃和林。 奉天殿内。 “报!” “八百里捷报。” 一个士卒举着手中的战报,满脸兴奋。 “快快呈上来。” 朱元璋内心一喜,立刻让宦官将其呈递上来。 “哈哈哈!” “好,真是太好了。” “这么短的时间,三弟四弟就已经将陕西和山西全部都收服了。” “并且还攻占了元廷的上都,好。” “好啊!” “哈哈哈!” 朱元璋大为高兴,看见手中的战报,十分的兴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纷纷跪地叩拜,高声呼喊。 如今攻占了山西等地,朱元璋的版图可就庞大了起来,才算是真正的一统华夏。 长安等地也全部都拿下了,他们的南北版图已经真正的呈现了出来。 “哈哈哈!” “总算是将这些元军赶出去了。” “三弟四弟,厉害,厉害啊!” 朱元璋接连接到战报,最终北伐胜利,内心大喜过望。 “爹,如今北方大定,又到了封赏的时候了。” 朱标看向朱元璋,微微一笑。 “对啊?” “又得封赏了,还真是麻烦。” “标儿,你说,现在这些人,应该怎么封赏?” 朱元璋微微一愣,高兴之余,又突然愁眉苦脸起来。 对于将帅的分封,一直以来都是他最大的难题。 现在又到了分封将帅的时候了,这真是难为他了。 “爹,现在您一直都没有确认丞相之位。” “不如如此。” “现在文臣之中威望最高的是李善长,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内定的丞相。” “而李善长的能力和功劳,确实也能够担当此任。” “李善长此人还有些用处,暂时还能够发挥出一些余热。” “就封李善长为左丞相,兼任太子少师。” 朱标嘴角上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