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龙国一百个神话故事(1/1)
“雷局?” 余笙问道。 “对,昨天处理结果就出来了。” 何柱说道。 “有什么可问的,肯定是一抹到底,估计这辈子,都穿不了警服了。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是判十年,还是无期,与我没有关系,只要不烦我,不惹我就行了。” 余笙说道。 “你这家伙,以后恐怕要跟着你混饭了。” 何柱说道。 余笙顿时来了兴趣。 “怎么?不会是你去接雷局的烂摊子吧?” 何柱说道:“托你的福,是的。” 余笙问道:“不对啊,你的级别好像还不够吧?” 何柱说道:“这不刚说,托你的福啊,上面知道咱们两个合作了多次,而且还算协调,再加上现在人手实在是紧张,所以就破格把我提了过去,接替雷局。 上面只有一个要求,打击罪恶,为小金山保驾护航,大力发展经济。 封阳市这两年虽然也发展的不错,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你提那个小金山发展规划设想,黄总提交上去之后,当天就通过了,因为还要有手续要走,才没有通知你们。 看来,上面要把小金山建成一个封阳市经济起飞的龙头。 你说,上面重视吗?” 余笙没想到,封阳市这一次的魄力如此大。 前天提出的设想,昨天就通过了。 还把何柱给调了过来。 封阳市的领导,表达了足够的诚意。 看来,他还真要捆绑到这里了。 “你看,我就是说谢谢,也传不到上面去,那就祝你高升了,何局!” 余笙端起了咖啡:“来,碰一个。” 何柱也端起咖啡:“没见过如此抠门的老板,拿咖啡来祝贺。 关键是这咖啡钱,还得我自己出,余老板,够精明的。” 余笙说道:“等你去魔都,我再请你,这是你的地盘,不好喧宾夺主。” 何柱说道:“少来,你现在也算是半个封阳人了。” 两个人碰了一下杯子。 远处的几个年轻人,对他们两个露出了讥讽的表情。 余笙回到酒店,四个小苦瓜,全部在外面玩。 封阳市的景点非常多。 按照封阳市人自己的说法,一个封阳市,半个中原省。 其他地方都不用去。 余笙正好做自己的事情。 随着状元出版社剽窃,侵犯雨露出版社版权的事情发酵,《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声名大震。 各地催书的电话,把雨露出版社都打爆了。 本来,状元出版社倒了,其他家还想着,可以瓜分一下状元出版社的教辅用书这一块的蛋糕。 没想到,状元出版社的份额,几乎全部被雨露出版社占了不说,而且,他们自己的份额,也丢失了一大半。 现在,不管是学生,老师,家长,只要用到教辅书的,已经形成了一个观点,非《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不买。 其他家的教辅用书这一块,只能从小学那里抢了。 他们现在,就怕雨露出版社也开始向小学出手。 毕竟,很多家长都在呼吁,让雨露出版社赶快编写小学的教辅用书。 叶宽也在问,他们什么时候着手编写。 余笙告诉他,目前不会。 他们要做的,是为孩子们出版一些比较好的文学用书。 叶宽就泄气了。 儿童文学,是龙国的一个软肋。 比其他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余笙想趁着这几天,再次施展乾坤大挪移,把蓝星上的一些优秀儿童文学,神话故事搬过来。 用了三天时间,余笙把一百个神话故事,分为上下两册,编写好了。 随后,就发给了邱涵,让她负责审校。 接下来的十天,余笙几乎没有出过房间,一直在不停的码字。 他现在打字的速度,一分钟可以达到二百字以上。 一个小时,妥妥的超过一万字。 余安他们知道余笙在忙正事,都不去打扰他。 十天,余笙足足打了二百万字。 虽然他每天也会抽出时间锻炼,但等他走出房间的时候,还是感到自己有点虚。 与此同时,雨露出版社出版的“想知道系列书之一:《龙国一百个神话故事》”正式出版了。 因为雨露出版社太出名了,热度还没有消退,所以一经推出,立刻火爆大卖。 等到余笙出关,刚开售三天,就已经大卖二百多万套。 并且好评如潮,引起了轰动。 几乎所有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各种网站,都在第一时间对《龙国一百个神话故事》给出了极高的赞誉。 央视甚至评价为“三十年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不知道什么原因,龙国上古的历史,一直就是一个迷。 连神话故事,传说都很少。 比如,当大家读到“仓颉造字”的故事时,立刻就就接受这个说法。 更有学者高呼,填补了龙国文字的一大空白。 因为通过这些神话故事,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忽然变得明朗起来。 许多史学家说,《龙国一百个神话故事》,极大是弥补了龙国历史的缺失。 把龙国的历史,文明,向前推进几千年。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整个龙国都在打听,这个作者星河是谁。 央视甚至多次给雨露出版社打电话,要采访作者星河。 雨露出版社给出的答复是,作者星河,现在不接受任何采访。 京城大学联合京城的历史学家,考古界联系不到星河,只好发出联合邀请函,在各个平台刊登,邀请星河到京城参加学术探讨会议。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震动,也是因为京城大学最有名的考古界专家季成赢教授,根据燧人取火神话故事中提到的山顶洞人,竟然真的找到了一万八千年前人类活动的遗址。 人们说,《龙国一百个神话故事》,给考古界,历史学家指明了新的方向。 季成赢说,《龙国一百个神话故事》的作者,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考古专家,历史学家。 把余笙夸的差一点不好意思。 他本来是想休息一阵的,一看大家这么捧场,一激动,又花了五天,把《山海经》给全部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