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李自成两路求援(1/1)

姜镶带2000伤兵进城,李自成感觉就像是吃了一个绿头苍蝇一样恶心。 不过,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他仍然忍住愤怒和不满,率领刘宗敏、牛金星、李岩、李过一众文臣武将,下城迎接。 众文臣武将如变脸一般,把姜镶和两千伤兵,像迎接英雄功勋一样,迎接入城。 “姜镶将军,你能回来,本王太高兴了。”李自成扶着姜镶的肩膀,看着姜镶包裹的双手,感慨道: “姜镶将军,你可知道,本王做梦,都想着姜镶将军呐。” “啊”姜镶一怔。 大喜! 李自成如此表态,那他就有两条路,两个选择。 不管是投靠崇祯、献西门清远门纳投名状,还是继续跟着李自成、留在大顺,他都可以有一席之地。 “大王,末将日夜忧心如焚,日夜盼着大王,想着大王呐。” “大王,末将生是大王的人,死是大王的鬼。” “哈哈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 李自成呵呵笑着,还恬不知耻,走上高台,发表了一通热血沸腾的演讲: 诸位兄弟,崇祯老儿,他不是人,是魔鬼,是昏君,是活阎王。 兄弟们受伤,他不给医治,不恤病痛,还虐待、折磨,强驱兄弟们行200里。他……他这是想把兄弟们害死啊 兄弟们别怕,你们回到大同,重归大顺,本王甚喜,诸位大臣将军甚喜,张双臂以迎。 兄弟们放一百个宽心,好生休养几日,待恢复差不多了。本王派张将军,送兄弟们回太原,给兄弟们分地、分房、分婆姨。” “本王,一定恩养兄弟们一辈子。 …… “大王万岁……” “大王万年……” “大王威武……” …… 武定门内,一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欢呼声! 先前在门外等候的委屈、恐惧、不满,连同额头的阴霾,也一扫而空,消失不见! 李自成微笑扭头,看向牛金星:“牛丞相。” “臣在。” “快带姜镶将军和兄弟们,到内城休息。” “臣遵令。” 李自成说完,特意使了一个眼神。 牛金星点头,秒懂! 牛金星带一众伤兵走后,李自成又带着其他将领,登上武定门城头,开始绕城巡视。 边巡视,边忧心! “张天琳。” “末将在。” “大同,还有多少守军?” “禀报大王,大同的将士,末将大多带去了宣府。” “留守大同的,一共只有柯天相将军、张黑脸将军率领的一万二千老弱病残。” “前夜,咱们一路西撤。三万大军,大多落下被俘、或者被明军冲散。跟着大王一起冲回大同的,不足三千人。” “现如今,加起来,满打满算,大同就只有一万五千兵,兵力严重不足啊。” 李自成叹息一声:“唉这可如何是好?” “大王,大不了冲出城去,跟崇祯老儿拼了”刘宗敏提着短柄大刀,异常气愤。 被明军追着跑了一天两夜,连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杀回马枪李自成又不让。 越往前逃,兵溃败的越多,就越怕被关宁军咬住。 唉他很久,没尝过这种屈辱的滋味了。 刘宗敏的气话,军师宋献策、文谕院院长顾君恩、礼政府侍郎杨永裕三大谋士,都面面相觑,一个不敢接话。 关宁铁骑、明军三大营,差不多六万大军围城。 一万五千人,守城都不够。此时冲杀出去,那就是以卵击石:找死! 看众臣不说话,李岩干咳两声,又走上前来。 “大王,大同城只有四门,比宣府城的七门,好守多了。” “大同城城高墙厚,底部足有18米宽。崇祯老儿的大炮,绝难轰塌。” “现如今,大同缺的,就是兵。” “大王可趁明军立足未稳,合围之前,派出两路传令兵。” “一路奔向太原,传令山西节度使韩文铨、巡按李若星,让他们火速带10万大军勤王,救援大同。太原离大同较近,不三日,必抵达。” “另一路奔向河北,传令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右营制将军刘西尧。令南路军兵分两路,由右营制将军刘西尧继续攻打保定,左营制将军刘芳亮率10万大军,回师勤王。不出十日,也必定到达。” “大王只需率大同军民,坚守城池。等韩文铨、刘芳亮大军一到。臣估计,满清多尔衮也将兵临北京城了。” “呵呵到时候,明军军心自乱,咱们再里应外合,一举击败明军、收复宣府、占据居庸关,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岩一席话,有理有据,有目标、可操作,让一脸忧愁的李自成、刘宗敏、张天琳、宋献策、顾君恩、杨永裕、陈永福、李过、张鼐、白广恩、白邦政、柯天相、张黑脸一群文臣武将,顿时豁然开朗。 李自成瞬间大喜,“李将军,果然妙计!果然大顺第一谋士!” “谢大王谬赞!”李岩嘿嘿一笑。 “李将军。” “末将在。” “迅速下两份军令。” “一令左营制将军刘芳亮,火速带十万大军支援大同;令右营制将军刘希尧继续进军保定,务求克城。” “二令山西节度使韩文铨,火速带十万大军支援大同;令巡按李若星斩杀晋王全族,尽收晋王府财货土地,招兵买马,坚壁清野,以防万一。” “末将遵令。” 李岩急忙下城头,拟写军令,安排传令兵去了。 “宋军师。” “臣在。” “告诉牛丞相,崇祯老儿送来这两千伤兵,还是按先前之法,继续分开管理。” “明日一早,留下老营兄弟,把剩下的,交给张天琳将军,一起带去朔州,过宁武关,回太原。” “臣遵令。” 宋献策拱手告退,回内城,协助牛金星甄别俘虏去了。 “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 “末将在。” 张天琳带柯天相、张黑脸两员大将出列。 “朕命你们,领一千人马,明日一早,带上投降过来的明军伤兵一千五百人,迅速前往朔州。” “务必收拢朔州兵马,坚壁清野,重兵驻守宁武关,接应山西节度使韩文铨的太原援军。” “到时候,合兵一起,迅速北上,救援大同。” “末将遵令。” “张天琳,宁武关是大顺撤回太原的唯一关隘,也是守护大顺山西、陕西基业的最前沿关隘,切不容有失。” “大王,末将深知。”张天琳郑重道。 “好张将军,本王的后路,大顺的归路,就交给你了。” “有你守朔州和宁武关,本王必以必胜决心,坚守大同。” 张天琳感动再拜,随即,转身,带着柯天相、张黑脸两员大将下城楼,安排大事去了。 外事安排完,就该安排内事。 李自成看着挺立面前,雄赳赳、气昂昂、威风凛凛的五员大将,又信心倍增。